教师教育实验与实训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2-07-10 08:53徐敬标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19期
关键词:实训室师范生实训

徐敬标

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江苏南京 211171

近年来,我国高师院校在进行“开放性”“一体化”“高学历化”“信息化”等结构性调整的基础上,正进行着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从而培养出适应性强、课程面宽的跨学科复合型师资。

我校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师教育过程中,一直寻找新的办学模式。2012年年初,学校将师范教育各专业聚合在一起,组成了下设学前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中学人文教育专业、中学科学教育专业、应用心理专业的二级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为了使这座“航空母舰”有更好的实践平台,教师教育实验与实训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成为我校改革教师教育模式的一种新探索。

1 教师教育实验与实训中心建设的现状

我校实验与实训中心是在原南京晓庄师范学校(中师)实验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两次搬迁,多次人员调整,通过十余年的建设,已初步建立起了实验与实训教学管理体系,从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确定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但实验与实训中心建设尚未达到师范教育实验与实训要求。具体表现在:

(1)认识误区。认为在高师中培养教师,应注重的是学生学科专业知识能力,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等为“小儿科”。

(2)规划缺乏系统性。实验与实训室仍是以院系、学科建制,各自为政、布局分散、规模小、水平低,没有把性质、功能相近的实验与实训室合并、重组,形成规模较大的实验与实训中心。

(3)办学思维封闭。这种思维仍旧影响着实验与实训中心建设,没有体现师范教育应有的“小中见大”特色,没有考虑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

(4)硬件条件欠缺。场地、设备等严重不足。

(5)实验室未能充分利用,形式主义严重,经不起考验。

(6)管理体系不健全。实验教学人员思想不集中,专业定位不明确,学科优势不突出,在现有实验人员的培养提高上,缺少统一的长远规划和明确的培训制度。

2 教师教育实验与实训中心建设思路

2.1 了解教师教育实验与实训教学的特点

(1)在功能上,师范教育实验与实训室既可以进行验证、演示性实验,又可以进行研究、设计、创新性实验。

(2)在使用对象上,既要面向师范教育在校学生,面向愿意接受实践技能培养的学生,也要面向中小学校在职骨干教师和中小学生。

(3)在使用方法上,既可以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常规实验或非常规实验,也可以向校内外开放,作为中小学生夏令营实践基地。

2.2 明确教师教育实验与实训中心建设思想

(1)在建设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力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场所。实验与实训室的设置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主线,创建的实验与实训室要具有不可替代的特色。

(2)践行“教学做合一”思想,适应开放式的实验与实训教学。学生走进实验与实训室,能激起探究欲;教师以“参与、互动”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探究综合性的实验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其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新的教育理念。

(3)适应教师职前职后培养的需要,适应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综合性、示范性等突出特点,集教学、实践、科研、示范功能为一体,成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的示范基地。

2.3 确立教师教育实验与实训中心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实验与实训室的建立和完善,将有力推进教师教育各专业的跨越式发展,使教师教育学院逐步成为地方中小学教师培养与培训中心、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心、中小学教育信息中心、中小学教育实验实践中心。

建设标准:功能实用—密切围绕教学、科研的中心工作,准确、完整地实现学校学科建设规划的中心思想;运行稳定—保证实验室7×24全时工作状态,随时投入工作运行;操作易用—轻松掌握专业化操作;管理开放—给管理和使用人员以充分的自由,对实验参数、实验列表、实验人员以及实验环境变量进行个性化设置。

3 教师教育实验与实训中心建设内容

3.1 建设原则

(1)教师教育的实践性原则。职前师范教育重视学术思维与学术素养的训练,但是学术思维与素养的训练内容应重点关注中小学生、中小学教师以及中小学校的发展,应以学术的方式关注中小学实践。给师范生提供一个实训平台,让他们通过远程教育进行虚拟教育实践;给他们提供一个讨论平台,让他们明辨教师教育的真伪命题;给他们一个实验平台,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设计课程……这些都有利于师范生形成教师教育的实践学习取向。

(2)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原则。按照《高等教育法》,大学有课程自主开发权;按照我国现行的教师管理体制,区县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的教师培训。由于缺乏统一的教师教育国家标准体系,大学理想的教师教育课程与地方“有效”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与内容是割裂的。显然,立足于教师生涯的发展历程,建立一个师范教育与教师在职培训有机联系的终身教育体系刻不容缓。大学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是当前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一大潮流。借助于互联网资源共享的理念,开放的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可以为在职教师的知识更新、教学反思提供学术支撑与师资支持;在职教师上传的各种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实录可以为师范生专业训练提供鲜活的资源。因此,借助于开放的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平台,在大学与中小学之间,在大学教授与中小学教师之间,在大学生与中小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联系,以达成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互利、双赢”局面,实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成为必需。

(3)促进大学及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的整体改革原则。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构成与核心构成。虽然高等师范教育属于专业定向教育,基础教育属于非定向教育,但“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和“如何进行教学”则是二者都必须考虑的基本教育问题。由于高等师范教育的目标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为了保证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的科学、合理与有效,必须主动征求基础教育界对教师需求与规格的意见;同样,由于基础教育师资学术水平和专业研究深度的局限性,在进行课程与教学变革时,也必须获得高等师范教育的支持。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旨在在高等师范院校形成一个持续关注、研究与参与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教师团队,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变革中发挥引领作用;同时,通过中心的广泛联系,凝聚一批中小学专家型教师,参与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与教学变革,为促进师范生专业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献计献策。

(4)促进大学与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实质性融合原则。教育研究既是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的三大任务之一,也是当代中小学校不可或缺的工作。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研究只有走进教育实践,反映教育生活,由此获得的研究成果才富有生命力;中小学的教育研究只有在对教育经验进行抽象与概括的基础上,建构模式,揭示规律,跳出经验的局限,走向事物的背后,由此获得的研究成果才具有普适价值。实验与实训中心正是通过这一平台的搭建,鼓励与支持大学教师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在研究中明确基础教育的问题与缺失,不仅能够引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且能够规范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促进大学与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实质性融合。

3.2 基本结构

我校教师教育实验与实训中心是集教学、科研、示范、实践功能于一体的省级示范实验室,按照“大平台、模块化综合实验平台”的思路设计,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各实验室既是相对独立的子模块,能完成相应领域的任务,又可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一个集课程教学、模拟实践和创新发展为一体的多功能实验体系。

4 教师教育实验与实训中心建设的期望

(1)基于“示范中心”,师范生的专业训练更加贴近中小学实践。专业技能训练、教育实践、研究学习、名著导读、跟师学习、专业社团等类型的课程都可以得到一线教师的及时指导,以消解“知识本位”课程观的主宰和“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心的建立将使教师教育的“实践性”更加突出。

(2)基于“示范中心”,高校与中小学的围墙化为无形,区域化的教师教育培育形式得以建立,高校知识形态的资源以及智慧形态的人力资源直接为中小学服务成为可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生态直接暴露在教育研究者的视野内,这种高校与地方互动、互补和互益的区域教师教育生态环境,为“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和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育提供了条件。

(3)基于“示范中心”,高校的教师培养融合于地方基础教育实践中,将地方的教师培训与教育改革置于高校专业建设与学术研究中,消除了高校与地方在教育教学与研究上“长期隔离”的局面。

(4)基于“示范中心”,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职前与职后的一体化均成为可能,促进师范生、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高校专业教师在合作教学与研究中共同成长与发展。

(5)基于“示范中心”,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如教育理论教学团队、学科专业教学团队、教学技能训练团队、师范生导师团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等,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建成一支素质精良、爱岗敬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6)基于“示范中心”,建成功能齐备、设施先进的教师教育网络系统、教学支持系统和一批在师范生培养中起重要作用的网络课程资源、网络辅助课程资源和优质自主学习资源。

5 结束语

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成,将打破学科壁垒,实现文、理教育的大融合,为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提供条件,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培养复合型和新型教育人才创造平台,也将提升实验教学中心的研究与管理影响力。

[1] 沈剑敏,陈强,管利萍.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0):104-105.

[2] 苏文平,薛永毅.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1):121-122.

[3] 朱昌平,贾正平,黄波.构建“五位一体”实践创新立体培养体系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8-9.

猜你喜欢
实训室师范生实训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