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慧芳
“坏孩子”的礼物
□ 王慧芳
从我当教师那天,屈指算来,过教师节也有近十年的历史。这些年收到很多学生送的礼物,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年那个坏孩子送的一束鲜花。
他是我所教学生中最不用功的孩子。听别的学生说,上初中时,他就转了好几次学,要么是因为成绩不好,要么是因为逃课,或者就是打架斗殴。中招时没有考上高中,就托关系来到了我所在的职业高中。
他来之后,依旧我行我素,不仅公然在课堂上揪女生的辫子,和其他调皮男生打闹,还把纸条前后左右来回传,尽管遭到老师的多次批评,他仍恶习不改。上我的课时也是如此,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生,耽误上课时间,有时,对于他的捣乱我都装作没看见,心想这样的垃圾学生由他自生自灭吧。
可是有一次,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记得那是期中考试,别人都在认真做题,我看他时,他竟然在低头看书。刚开始我以为他在抄书,谁知,他竟然连头都没有抬。我走到他跟前,问他看的什么书?他看了我一眼,说:“《神雕侠侣》,金庸的。”我很生气:“现在考试,你还有心看小说?拿出来!”他递给我,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我觉得自己受到轻视,作为老师的尊严受到玷污,心里气愤极了,拿起那本书,一页页撕起来。那本书实在太厚,最后累得实在撕不动了,就直接顺着窗户扔到了外边。全班人也不做题了,惊讶地看着我。这时,他站起来说:“你赔我的书。”我说:“我凭什么赔你?你考试看这种垃圾小说,根据考场制度,我想怎么着都行!”他蔑视地笑了,还声明两点:一、考场制度我刚才听了,没有说不允许看小说;二、《神雕侠侣》不是垃圾小说,它其中情节的描写、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古典文化的运用,是当代其他小说无法企及的。它不仅仅是一部武侠小说,还是一个问题少年的成长史,有很多关于青春和时代的鲜明记忆。直到那时,我才发现,相比同龄人,他更成熟,最重要的是,他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我连忙翻考试制度,确实没有“不允许看小说”的条款。我不再理他,走了出去,站在走廊上看着远处的飘逸的白云出神。学生们都不敢吭声,以为我已经愤怒出离了。其实,我没有生气,而是在思索他刚才说的话。不知过了多久,班长将卷子收好放在我面前。
再上他们班的课,已经是三天以后了。我走到讲台上,对学生们说:“上课之前,我要向任志明同学公开道歉,我不该当众撕毁他的书。今天,我要还给他一本新的《神雕侠侣》,还有,我个人也非常喜欢这本书,并且同意他的观点,《神雕侠侣》是一本优秀的小说。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理想的权利,而任何人都不应该阻止这种对理想的追求。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够像任志明同学那样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主见。”听了我的一番话,全班学生惊呆了,而任志明,明显很激动,眼角含着泪花,上课时就规矩很多。从此以后,在我的课上,他再也没有捣过乱。
教师节那天,任志明,那个我心目中的“坏孩子”,买了一束浓香馥郁的康乃馨送给我。他的贺卡上写道:“王老师,没有老师跟我道过歉,您是第一位;也没有老师向我说过那样的话,您是第一位。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朝着自己的目标勇敢迈进。”后来,他考上了大学。
我很欣慰,能够用另一种方式教育学生。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生是不尽相同的,我们不能总是同一种教育模式生搬硬套。教育,应加以区分,加以甄别;教师,一定要懂得因材施教。正是这个“坏孩子”改变了我的看法,我也应该感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