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婉昭
摘要:本文通过广州聚芳园景观设计分析,体现了该园以“生态优先”为理念,在园林布局方面充分利用原有地形、景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持原有自然生态景观。在植物配置的功能、园林绿地植物材料选择方面,以乡土树种为主综合协调开发改造原则,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良性循环发展,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聚芳园;景观设计;广州市
广州聚芳园为广州白云山风景游览区麓湖公园中的一个主题园中园,位于麓湖北畔,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园内有植谊亭(原名翠山亭)鸿鹄楼、荫生植物观赏区、荷香池等景点。占地面积约40万m2。
1公园概况
公园地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一年内冬夏季风交替,具有光能充裕、暖热少寒、雨量充沛等气候特征,园里土壤为赤红壤和山地赤红壤,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显酸性,结构较好,具有较好的保水肥力,自然基础条件良好。正是这种气候条件,该园内植物品种丰富,生长良好,植物多样化,生态感强,园内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但由于人为的活动建设,原生林已不复存在,为次生林和人工林。绝大部分为乡土树种,主要是马尾松、柠檬桉、台湾相思、阴香、榄仁、火力楠、朴树等乔木造林为主以及大王椰子、南洋杉、大花紫薇、人面子、桃花心木、蒲葵、鸡蛋花、鱼尾葵等为主要造景树种。灌木以红绒球、红背桂、尖叶木犀榄、杜鹃、含笑、假连翘、九里香、红花檵木、变叶木、朱蕉等为主。地被植物为台湾草、白蝴蝶、蜘蛛抱蛋、水鬼蕉、彩叶草等。该园原为一荫生植物主题展示园,荫生植物丰富,植物生长良好。园内优美的绿化环境,为动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园内动物主要有鸟类、蜻蜒、蝴蝶,以及其它种类的昆虫动物,其中以鸟类和蝴蝶为该园一大特色。 园内空气质量较好,基本没有被城市废气所污染,空气中负离子含量丰富,被当地居民称为城市里的森林氧吧。园内地形变化较大,最高达到109. 93m,在山顶处能远眺广州城区天际线,以及白云山风景,景色优美。园内林木苍翠,鸟语花香,与麓湖公园的廊、桥、树、花、草相映成趣,构成一组优美开阔的自然景色。
2 景点分析与建议
依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9年11月10日联合发布、2000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拟定的风景资源分类体系,本园区风景资源如下:
2.1 自然景观
地景:山体(大鸿鹄山);水景:睡莲池;生景:疏林草地、鸟类观赏、植物群;人文景观:风景建筑(鸿鹄楼、植谊亭原翠云亭);胜迹:景石题刻(白云芳草)。
2.2 总体特征
山体景观资源:大鸿鹄山,本园范围内面积约为6697hm2,山体景观虽无雄伟之姿,仍具灵蕴的气势,视线上和白云山连成一脉,最高点海拔为109m,山顶景观视线良好,植物生长状况良好。
水体景观资源:睡莲池,面积约为1313m2,池内设喷泉,水质状况良好。植物景观资源:园内植物景观丰富,有疏林草地、南洋杉林、竹林。动物景观资源:园内鸟类较多,生长良好。
2.3 公园入口正门
公园正门为仿古大门,沿着斜坡进入东侧平台,平台上各种各样的植物生长得十分茂盛,供游人休闲静坐、谈心、观景,而且这平台的景观十分良好,可观看园内的人工湖和湖面上的景石,更可眺望园内的山体,郁郁葱葱的树木满布眼前,还有一个良好的视线吸引点,就是蓝天白云下的古塔——鸿鹊楼,视野十分开阔。
2.4 鸿鹄楼
建于园内大鸿鹄山顶,为五层的楼阁,总面积548m2,该楼雄伟壮观,登高远眺,羊城景色尽收眼底,楼上刻有“宣雨宜晴麓湖鸿鹄成双壁,揖风揖月珠水云山第一楼”楹联,楼名是取其“北有黄鹤,南有鸿鹄”之意。为公园最重要的景点,游人必到之处。由于山体地形较高,最高点约为110m,北可观白云山之秀,南可赏现代化的广州大都市建设。公园周边的高尔夫球场以及雕塑公园、麓湖等景观成为山顶处良好借景资源,为游客们所喜爱之处。该山体面积较为大,但景点只有两处(鸿鹄楼和翠云亭),游览景点相对较少,为进一步吸引游客,增强其可游可观性,建议根据山体视觉条件和地形条件。结合观鸟活动,适当的增加的部分景点。
2.5植谊亭(原名翠云亭)
位于山腰处,为两层六角亭。占地面积约110m2,总建筑面积达130m2,顶高约12m,亭的造型新颖。北望白云山胜景,南望广州现代城市建设景观,并与鸿鹄楼相互成借景。山体的空气质量高,视觉效果好,使得游人往往喜爱在山上进行相关的娱乐活动,如唱歌、跳扇舞、踢毽子等。但山体现状较为缺乏活动空间,且原有景点空间较小,不适合进行活动,根据以人为本原则,根据人们的活动习惯、爱好以及心理进行适当增加活动的空间,满足游客的需要。使其在保证生态环境良好的状态下进一步满足游人的需要。
2.6 “白云芳草”大草地
一片近2万m2的大草地,与大型的石山莲池映衬,构成一组优美开阔的自然景色。用植物修剪成各类动物形象或大型球体,惟妙惟肖,点缀于草坪边缘,组成巧妙的园林布局,可供游人观赏拍照。南面:睡莲水池,与假山相伴。池畔的水石榕与水面搭配和谐。池塘中间还设有喷泉,经过水体改造后的新水景,清澈见底,四周假山、绿树、青草以及蓝天倒映在水面上,呈现出生意盎然、诗情画意的优美景观。不足之处,驳岸的处理方式比较生硬,水中及水畔的水生植物种类比较欠缺。建议在水池的周边添加一些随季节变换而改变颜色的树种,如枫香,形成色彩缤呈的秋天季相。把水池的驳岸改为自然式,使线条变得柔和,与草坪的植物景观相和谐。在水中及水边补种水生植物,如睡莲,鸢尾、菖蒲、旱伞草等。西面:有一宛然曲折的人造小溪,以山石瀑布与下游的睡莲水池相连。溪边的灌木生长良好,有自然的美态,与溪流构成了有趣的流水景观,不足之处:溪水有丰枯水期的差异,溪流的底部与地面的高差较大,难以实现亲水性,此外,溪边的石头造型略微生硬,没有完全展现出水体的自然美态。溪流附近的绿地多为棕榈科植物,应多添补一些灌木及其他科属的植物,丰富植物的垂直层次。中部:有一孤植的樟树,为草坪最受注目的植物景观之一。但是草坪上开花植物较少,建议在草坪活动区可增添些草花花境及在草坪平坦的区域种植草花花境,一来可以供观赏,二来可以招引蝴蝶,增加园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在这区域内种植1~2棵凤凰木,夏天开花的高大乔木,可以为草坪增色不少。草坪中间的樟树,(孤植樟树下的硬地)是俯瞰园区景色比较好的一个点,游人也常常驻足于此。在这树下以卵石铺设一个不规则形状的硬地供游人停留观景。草坪北部成群的开花乔木,适当改动个别乔木的位置,在立面上形成更好的景观。
2.7 阴生植物观赏区
区内种植各种蕨类、兰花、阴生植物、观叶植物,植物生长良好,但基于缺乏维护管理,现状已经较为破旧,植物较为凌乱。对于阴生植物棚架要重点保护,同样是扬长改短的做法,去除棚架内的多余杂生植物,开辟较为明确的小径,对一些生长位置不合理的植物实行适当的移植,屋顶增加攀爬植物,增强屋顶的视觉效果,根据现状主要植物种类适当增加棕榈植物,为荫棚赋予热带雨林的特色。在用途上,可作为热带植物认知园,在每种植物上挂出植物的名片,供游入学习认知。
3 结语
聚芳园面积虽小,但公园依山傍水,自然景色与园林风光相映成趣,现状植物主要为20世纪80年代建设公园期间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和植物所改造补种的植物,最大限度保护原有自然生态景观,树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人工群落层次分明,上有古木参天的大树,下有耐荫的小乔木、灌木及草本地被,中层还有附生植物和藤本;基本上以植物来分隔空间和造景,硬景与植物相得益彰,游人如身临山野之中,幽深而安静,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景观。虽然公园景观设计还有完善的地方,但是不失为园林景观可借鉴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唐学山,李雄,曹礼昆.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2伊吉光.园林植物造景[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荷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