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博物馆宣传教育活动的措施

2012-07-09 18:54张翠霞
群文天地 2012年3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阵地基地

张翠霞

摘要:宣教部是博物馆的窗口,是博物馆与观众密切接触的第一阵地。在文化建设的大潮中,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更应该锐意创新,现从博物馆阵地讲解、基地共建、创新活动等几个角度谈博物馆宣传教育活动的措施。

关键字:博物馆;宣传教育;创新;活动

博物馆作为人文遗产和自然遗产最集中的收藏场所,收藏着丰富的科学、文化、历史资源,可以满足人们学习、欣赏和娱乐的多种需求,对于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和知识积累发挥很好的作用,博物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其日益形成的强大的文化力,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应更好利用这笔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传播历史知识,服务基层大众。宣教部是博物馆的窗口,是博物馆与观众密切接触的第一阵地。在文化建设大潮中,宣教工作更应该锐意创新,以阵地讲解为基础,以宣教创新为发展,以基地共建为拓展,促进博物馆的高速、持续发展。

一、 用阵地讲解作为宣教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阵地讲解是宣教工作的基础和根本,是博物馆实现宣教功能,为观众提供服务的首要载体。阵地讲解主要包括露天文物遗址讲解和展厅讲解,在生动、准确、形象的讲解过程中与观众多交流,以热情周到的接待服务打动观众,以精彩有趣的讲解感染观众;目前,博物馆的讲解水平已经逐渐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但是在接待高层次观众、讲解队伍结构、讲解员素质等方面仍有待提高。讲解方面要做到准确、有情、精彩、因人施讲。“准确”,指充分、全面掌握陈列展览中展出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副图片背后的历史故事,能够准确回答观众提出的每个问题。“有情”,包括对讲解内容言之有情和对观众热情友善。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充满感情,才能在讲解中流露真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精彩”,指语言普通话标准、流畅、根据内容控制声调,抑扬顿挫;表情丰富而不夸张;肢体语言得体到位,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因人施讲”是讲解的最高境界,根据观众的层次、知识结构、年龄、群体等各方面因素,调整讲解内容,把握观众心理,提供出优质的讲解服务。

二、用流动博物馆架起与观众友谊的桥梁

流动博物馆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博物馆展示新理念的产物。流动博物馆以传播交流为中心,注重人文关怀,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宣传公益文化事业,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现代文化形态。它是传统博物馆的外延与扩大,是固定长期的区内外、省内外巡回展览,即走出传统不变的陈列大楼,走向社会,走向大众。这种以全新的活动形式,目的就是要让社会大众以最简便最直接的形式获取知识,认知文化,回归根本。

三、用“基地共建”延伸文化空间

基地共建可实现博物馆与共建单位之间的资源共享,通过联合举办各类活动与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达到互利互赢的目标。

通过“基地共建”的方式,走进部队、学校、企业、社区,开创宣教的新局面,不断提升博物馆的服务水平,可以增强博物馆的辐射力与影响力。例如,博物馆与企业的牵手源于“以博物馆的文化力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当前,企业的竞争来自品牌的竞争,品牌的文化也逐渐成为竞争的主体,我们牢牢的抓住企业文化建设,谋求在新一轮深化改革中推动企业全面进步,谋求企业更大发展,我们把握这一契机,通过博物馆浓厚的历史文化,培育企业员工的民族自豪感、爱岗敬业的精神文化,推动企业塑造独特的、和谐的企业文化,以文化来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引领发展。

基地共建的关系确立后,博物馆可以通过“流动博物馆”等形式开展活动,拉近彼此距离,为共建单位服务的同时,自觉宣传博物馆,制造社会效应,从而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

同时发展一批优质共建单位,确立长期性合作关系,整合双方独立优势,举办大型活动,逐渐形成大型活动的系列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大型活动成为双方的共同资源与共同品牌。基地共建工作可打破双方合作形式,逐步扩大到多方合作。

在共建对象的选择上,以周边地区中小学与2000人以上的企业为主,共同设计合作项目,探索合作模式,拟定合作的法规制度,把这几家共建单位打造成博物馆的明星级共建单位,并将总结一套成功的基地共建工作程序,为以后与其他单位的共建提供范例与参照。

四、用“品牌活动” 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

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清明”“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假日,都可以成为博物馆开展与观众互动活动的良好时机,这些活动的开展要做到宣教活动标识主体化、人群突出化、项目精品化、组织常态化、包装立体化。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人们的视野变得开阔、追求变得多元化、生活方式开始“休闲化”的今天,“教育国民、提供娱乐、充实人生”将成为今后博物馆发展的主题,只有鼓励推出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方法,努力打造博物馆的文化品牌,才能使古老的文博事业常青,才能丰富和扩展博物馆的文化,才能加强博物馆的社会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以不断满足观众多品位、多类型、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作者简介:张翠霞(1977.03-),女,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助理馆员,本科,东莞市虎门鸦片战争博馆,研究方向:博物馆宣传教育。)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阵地基地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无限追踪(二)
按图索骥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四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科学游戏孩子交往的新阵地
新时期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要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