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和兵
学习语言必须在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存状态,关注学生领悟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情感世界的满足和精神世界的构建。
一、构建情感的课堂
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穿透语言表义,深入文本深层,探究个中滋味,这样才能在生命的律动中真正完成与作者灵魂的亲切对话,在忘我的投入与同化之境中达到心灵之间的自然契合。
如于永正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于老师首先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语音沉重,表情严肃,并引导学生:“如果你读了课文后,心情会更加沉重。”然后布置学生自读课文,默读静思,并在书上做记号,留下思考的痕迹。学生读后,于老师问学生:“读了课文,你心里的滋味怎么样?”学生有的说“愤怒”,有的说“憎恨英法联军,憎恨清朝政府”,有的说“惋惜”。请看于老师小结:只见他奋笔疾书,在黑板上快速地写下了“憎恨”这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告诉学生规规矩矩的楷书不足以表现他此时的愤恨,引导学生“把我们的恨、我们的怒统统读出来,把怒和恨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脸上”。学生在于老师的引导下入情入境地读,把满腔的愤慨和憎恨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于老师评价:“读书要饱含深情,会读书的人能把一个个字读成一幅幅画面,能把几段话读成一句话……”
课将结束,于老师说:“同学们,面对这残垣断壁,你难道不想对所有的中国人、对霸权主义者说几句话吗?”学生们竞相发言。“我将永远记住1860年10月6日,圆明园毁灭仅仅是一种损失吗?不,我们失去的还有家园的尊严,这是国耻。”“课文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只有国力强盛,祖国才有尊严。”“如果历史能倒退,我一定拿起纸笔,拿起武器和英法联军浴血奋战。”从这节课的教学,我们可以领略到于老师倡导的“有情有义的语文教学”。情自文中来,情自口中出,激发学生的情感,酝酿文中的情感,并通过朗读,说话表达自己领悟的情感。
二、构建对话的课堂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实质昭示着平等、民主,尊重学生学习的主权。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时,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师:同学们,李白和孟浩然依依不舍,不忍离别,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他们终究要分开。轻声读饮酒话别这一段,想象当时的情景,看谁读得最认真最投入。
(生轻声练习朗读)
师:下面,我们交流学习情况,读的同学用心朗读,听的同学细心倾听,想一想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深情厚谊。
生1:我来读一读。我从“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看出李白对孟浩然的尊敬和崇拜。
生2:“我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可以反映出他们的深厚情谊。
师:对,用诗中的词概括,可以称对方为——
生3:良师益友。
师:说得好。(板书:良师益友)
生4:我从“一饮而尽”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看出他们真诚纯洁的友谊。
师:对,这友谊就像什么?
生5:就像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我还想到李白的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想得也很好。我们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李白、孟浩然,表演给大家看,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6:要留意提示语。
生7:要饱含真情,可以加一些动作。
生8:要通过读书表现珍藏在人物心中的情。
(师生朗读体验,共同评议)
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试着和文中人物对话,引起碰撞和共鸣,通过自己的体验读懂、读好课文,把课文的语言消化为自己有生命的语言。
三、构建感悟的课堂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活动,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特级教师金明东执教《鸬鹚》一课,听课教师印象深刻的是教学“渔人拿起竹篙往船舷上一抹”这一段。金老师引导学生自己读书,研究问题:“抹”好在哪里,你能读懂什么?小组合作学习,比一比哪一组成果最多,哪一组想得最周到。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交流后得出:“‘抹写出了渔人对鸬鹚的爱”,“‘抹写出了渔人的悠闲”,“‘一抹可以把鸬鹚全赶到水中去了,说明这些鸬鹚训练有素”。继而,金老师引导学生感悟与想象:“‘一抹抹出了哪些景象,抹出了什么样的世界?”学生的思维被点燃:“‘一抹抹出了粼粼波纹和朵朵浪花”,“‘一抹抹出了许多鱼虾”,“‘一抹抹出了渔人的忙不过来”,“‘一抹抹出了渔人很多幸福和快乐”。教师小结:“人和动物是好朋友,是和谐统一的。练习读,选出自己喜欢的地方反复读几遍,美美地读出来,让大家享受到鸬鹚捕鱼的动态美。”学生练习朗读,读得声情并茂。
教师要创造条件去激活、展示生命的灵动与飞扬,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构建情感的课堂、对话的课堂、感悟的课堂,使语言学习的过程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成长气息,成为学生完善生命、润泽生命的愉悦历程。
(作者单位:贵州省大方县牛场乡牛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