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正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语文生活观”,其思想内涵可以简括为一句话,即语文教学要与生活相联系。这种思想也就是倡导全人教育,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支持。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进步教育之父帕克和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儿童经验的改造,倡导儿童中心主义,要求教育尊重儿童的本能和兴趣,在生活中、活动中发展儿童的潜能和创造性。刘国正先生的思想也是对这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对教师作了具体的要求。刘国正先生的教师学者化这一观点,“我认为中小学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写得一手好文章,说得一口普通话,写得一笔好字,极为广博的知识。”我觉得这很好的阐释了一个教师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和重任。
时代在发展,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变革,教育也要顺应历史的潮流和趋势,语文教育也要大力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老师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具有超前于学生的意识和能力。刘国正先生也曾说“语文教师自身的修养,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自身修养不够,教学方法再讲求,效果也有限;反之,则左右逢源,事半功倍。”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其重要性和意义。
很多人可能觉得教中小学用一个学者型的老师未免有点大材小用了,其实,这里可能有些是对学者型老师的误解。学者型的老师并不是说那些很搞学历的,整天都在做学问做研究那样的老师,而是除了像上面所说的这些硬件设备的一种态度,一种学者一样的学习生活态度,不断的钻研,不断的进取。
在中小学阶段正式学生学习字词打基础的阶段,因此基础知识是很重要的,这时候就显示出一个学者型老师的硬件优越性了。因为中小学生年龄较小,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尤其是在学校受到老师的影响,在学生的眼里,这时候的老师是拥有很大的权威性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所以更需要老师在各方面给学生做个榜样。
(一)写得一手好文章
首先要写的一手好文章。写作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体现,有没有较强的写作能力,是衡量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尺。
这一点对于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小学的时候,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在这方面刘国正先生主张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再写从阅读中得到的间接生活,就是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这对于小学生来说不太难,而且有东西可写,也写得有真情实感。不要在学生一接触的作文的时候就讲各种写作方法以及各种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的思维,只要学生能通过写作很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就是学习写作的第一步了。在这个阶段就应该让学生说真话、写实话,说出他们看到的,他们感觉到的和他们想要说的。文章出自天然这也是一种美。学者型的老师应该能够以一种发现的精神去发现学生写作中的优点和美,对他们作出中肯的评价,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但我们的作文课堂存在很多问题,不少学生反应不会写作文啦。这些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我们教师通常会和学生讲,作文在于积累,在于勤练笔,可这些对于学生来讲是很难得,太抽象化啦。教师应该起个带头作用,让学生写的时候自己也写一下,来体验一下学生的感受,并把自己的心得传授于他们,这无疑对学生是很有帮助的。而且语文教师经常练笔,写作能力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加游刃有余,起到示范作用。
(二)说得一口普通话
另外语言是一门艺术,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好好去阐释它的美。语文作品的欣赏离不开朗读赏析,老师用标准的普通话赋予文章灵性,会更加勾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也让学生对语言有了美的认识,有利于学生纠正发音错误、积累词汇、扩大知识面记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这些教师起着一个示范作用。关于普通话重要这一点,我有着深刻的体会,我曾经给学生上《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课,开始请学生朗读的时候,声音小,而且读音很模糊,其他学生都已经走神,窃窃私语啦,看到这种情况,我就自己朗读了,那窃窃私语在我朗读后一点一点的消失,最后只剩下我的声音,只留下我朗读的世界了。
(三)写得一笔好字
在教学过程中,上课老师要写板书;批改作业,要写批语;在作业本以及其他地方写字也是避免不了的。写,对教师来说是很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尤其是语文教师。正所谓“人如其字,字如其人”,字对语文教师的形象是很重要的,对学生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上课时的板书是很能显示一个教师的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好的板书应该书写的公正美观,布局主次分明,条理清楚,真个连起来就是一张完整的知识图,学生看了一目了然,有利于理清学习思路,能做到所学知识了然于胸。工整美观的字体不但会使学生心情愉悦,同样也可以给学生做个示范和榜样作用。教师自己的字写得不好,又怎样去要求学生把字写好呢。“为人师表,要以身作则”,这样才有权威性,学生才会信服教师。教师在学生作业上的批语也同样是很重要的,教师的字工整美观不但学生喜欢看,容易接受老师的建议,也能体现出教师认真的态度,这样也会给家长一个好印象。当然这里不是要求老师要有多么高的书法艺术,而是要把字写端正了,不写错别字,写字的过程中注意字的笔顺、笔画;其次把字的布局、间构安排的美观大方、大小得体、行距一样;最后就是字要写得主次分明,条理清楚。如果教师能够达到更高的要求,能把字写得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这不管是对教师本身还是对学生都是很有益的。
(四)广博的知识
语文是一个特殊的科目,它具有工具性。它是人们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它教的文章内包罗万象,有各种各样的知识,天文地理、内容庞杂。语文的工具性多少也影响到语文教师的定性。刘国正先生说“语文教师如果说是个什么家的话,我说应该是个杂家,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晓,文学知识、文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都应该具备。”。是的,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他不光要掌握中文专业的知识,还要涉猎更为广泛的科目的知识。因为语文所教的文章中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术的、社会的、哲学的、物理的、历史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加强语文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多读读这些方面的书和杂志,积累相关方面的知识。人是生活中的人,语文教师也应该多了解当下发生的一些鲜活的思想,一些重要的人或事件,这对于启发思维、开拓眼界很有好处,另外也有利于和学生的沟通,拉近师生间的感情。如果语文教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关注自己所研究的那一科目和课题,而不考虑如何更好的交给学生知识,那么,即使专业知识再强对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来说也是收效甚微的。这就是说,语文教师要广博的积累知识,同时也要能将知识交给学生。这就是说一个学者型的语文教师不但知道要学什么而且知道怎样教。
上面我们分析了一个学者型的老师应该具有的素质及其意义,那如何成为一个素质型的老师,刘国正先生给了一个非常中肯的建议,那就是“下水”。所谓“下水”,就是“投入其中,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只有下水才能真切的摸到鱼,给学生一个好的榜样,才能在课堂上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秦源源.刘国正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李彦蓉(1986.11-),女,安徽阜阳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