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导入方法例谈

2012-07-09 18:38李樱
文学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父爱西湖济南

内容摘要:于漪老师说:“阅读课文的起始阶段犹如一篇文章的开头,须反复斟酌,让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的轨道。”笔者认为,好的课堂导入不但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尽快进入课堂,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联想和创造思维,唤起情感体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营造和谐、活泼、愉悦、热烈的情境,还能将学生引入佳境,启迪他们的心灵,拨动他们的心弦,调节其心志,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

关键词:启情法温故知新法图画法激趣联想

语文课堂应该怎样设计导入?设计导入应遵循什么原则呢?我认为要注意“实”——讲求实效;“精”——简明扼要;“活”——方法多样;“美”——给人美感享受,努力做到几个方面的和谐统一。其中,“实”与“活”是设计导入的关键。下面,我结合教学实例来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几种导入方法。

1.故事启情法

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以此法导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入境极快。

师:汶川地震中有这样一个世上最伟大的死亡姿势:她双膝跪地,身子前倾,双手着地支撑身体,成匍匐姿势,身体被压得变形,成为人与大自然抗争的雕像。后来,救援人员在她的身子底下发现,有个孩子还活着。人们小心翼翼地清理开她身上的废墟,从她的身下抱出被小被子裹着的孩子,约三、四个月大,娃娃完好如初,还在安静地睡着。医生准备给娃娃做身体检查,发现被子里有一部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妈妈留给娃娃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手机在人们中间传递着,每个在场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师:听完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父母的爱是我们穷极一生也报答不了的。

师:是啊,今天我们来读一读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的小说《父母的心》,感受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吧。

2.温故知新法

用已知知识做铺垫,促进知识的延伸,顺势过渡。这种方法注重知识衔接,一举多得,极有实用价值。例如《口技》的导入。

师:同学们对喻皓还有印象吗?

生:有,是《梵天寺木塔》那篇课文中的人物。

生:他在建筑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生:一个工匠师傅怕人耻笑,偷偷地派自己的老婆送金钗给喻皓的老婆,请他帮忙解决木塔晃动的问题。

师:你们的记性真是太好了!

师:《梵天寺木塔》这篇文章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代在建筑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今天我们再读一篇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文章——《口技》,看看作者如何进行描绘的。

3.图画法。

让同学们欣赏一些图片,以切身感受风景的特色和意境,尽早进入学习状态。例如《济南的冬天》导入。

师: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那么夏天的瑞士和春天的西湖风景是怎样的呢?请看几组有关的图片。(PPT展示)

生:夏天,世界著名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真正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

生: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首诗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杭州的西湖是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之一。她的春天尤其美丽:十里长堤,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

师:老舍先生为什么说“上帝把秋和冬的艺术都赐给了济南”,现在就让我们学习《济南的冬天》,感受冬天的济南的魅力吧。

4.激趣联想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所以教学过程中常常运用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得学生爱上语文这门学科,还培养了他们积极思考的习惯。如《背影》的导入。

师:桌上放着一杯牛奶,你见后想到了什么?

生:那是谁喝的?

生:假如是《猫和老鼠》的动画片中的,那它是汤姆的晚餐。

生:假设它是广告中的,那是某厂家在做广告……

生:假如它在我的写字台上,那是我妈妈送给我的夜宵。

师:是的,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往往它们就融在这些细小的事物中,你感受到了吗?朱自清先生就从父亲给他买的几个橘子中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

《语文教育心理学》有这样一段话: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火石,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以上笔者谈的几种导入方法,期望引起各位语文教师的注意,并期待更多更好的导入方法的涌现。

李樱,江苏扬州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父爱西湖济南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西湖
雪后西湖 暖阳
父爱如山
父爱在哪里?
Paving Memory Lane
沉默的父爱
徒步·丈量济南之美
西湖雪意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