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叶雷
继续的艰辛,未尽的辉煌读《艰辛与辉煌:从新民主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
文·图/叶雷
“作者的可贵之处在于把重点放在实践探索上,而不是凭空作纯理论的论述。正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来,这几十年中发生在中国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之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以及个中的苦辣辛酸,为我们认识这一段历程及其成果,提供了最丰富最生动的资源。”——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徐惟诚
《艰辛与辉煌:从新民主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
作者:匡洪治
出版:人民出版社
匡洪治,1955年3月生,河北省东光县人,在职研究生学历。1971年12月参加工作,198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3月至今,任沧州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应该不时地回忆和追问:我从哪里来?我们从哪里来?我是如何一路走来?我们是如何一路走来?我将走向何处?我们将走向何处?我该如何走向未来?我们该如何走向未来?1921年至今,近百年的历史艰辛,我们从新民主主义走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积贫积弱的社会走到了独立自主、初现辉煌的今天。在改革再次成为时代最强音的当下,在这个新旧秩序交替、动荡不安的世界里,就如法国历史学家吕西安·费弗尔的名言所说:“唯有历史能使我们面对生活而不感到胆战心惊。”
匡洪志历时四年,完成60余万字的这本书,从1921年“理论纲领”提出与形成的上下求索,到上个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的悄然变化,到80年代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革故鼎新,到思考当下中国需要应对的十四大挑战。一方面是曲折艰辛的探索与实践,一方面是辉煌初现、挑战众多的成就与现实。以史带论,重在去伪存真,还历史的本来面目;重在实践检验,分析原委,清晰规律和逻辑,着眼当下,绸缪未来。黑格尔说:“历史题材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虽然不能肯定匡洪志先生已经找到了,但他的努力是一定有价值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具有根本性的价值。读完《艰辛与辉煌》,我们再一次感悟了理论的力量,是新民主主义理论挽救了中国,是社会主义理论改变了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了中国。《艰辛与辉煌》看似以传统史著的时间为线索,将从新民主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划分为13个阶段,实际上这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并不乏味。《艰辛与辉煌》看似抛开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关注和评价,而以思想理论发展为纲,但这并不影响书的可读性,反而是它散文式的叙述,对理论提出、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点评,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段历史的磅礴雄浑,为我们打开了思考的空间。
实际上,就如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徐惟诚评价的那样:“作者的可贵之处在于把重点放在实践探索上,而不是凭空进行纯理论的论述。”恩格斯曾说过:“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是不可战胜的。” 毛泽东也不是共产国际钦定的领导者,他之所以承担起了挽救中国的历史使命,靠的不是个人的力量,而是共产党先进的理论指导,是共产党人集体的探索实践。
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在革命根据地、解放区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全国范围内,都有着成功的实践,但为什么很快又被抛弃、而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呢?中间既有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因素,也存在对列宁、斯大林过渡时期理论的误读,存在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教条化理解,存在我们党自身领导体制本身缺陷的问题。作者匡洪志不怕敏感,没有回避,甚至直言狂热年代“卫星上天”、“元帅升帐”那些荒诞性的事件。面对十年浩劫,匡洪志直言“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也是追求用何种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毛泽东并没有放弃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只是理论没有与时俱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的造反有理、阶级斗争、继续革命等元素,影响了他的思考与决策。
对近代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姓“社”姓“资”的争论、“市场经济体制”写进宪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西部大开发等重要历史,该书也花了大量篇幅进行探讨。即使是我们称为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实际上也并没有给出我们明确的规划,而只是给了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线,只是给了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只是给了我们“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勇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为必须走中国自己的路,所以是中国的;因为前无古人,无现成模式可以借鉴模仿,所以是特色的。
开创性的事业,很难一帆风顺,艰辛和曲折是正常的。面对中国的崛起,西方出现了不同的“中国论”;面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有不同的声音。对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作者提出:要妥善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要在职能转变的情况下实现政府角色的转换;要找到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最佳融合模式;要在社会分配中实现公平公正;要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中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在利益多元的情况下重建社会和谐的新机制;要在体制上构建起遏制腐败泛滥的堤防;要在推进全面小康建设中实现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要在“两难”诸多的现实环境中努力做到决策正确,从容应对;要在矛盾凸显期做到化解及时,处置得当;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解决好道德缺失的问题;要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促进和谐稳定;要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引领民族振兴;要在遵循韬光养晦战略思维中,确保经济发展的国家安全环境。
过去,由于有“中国必须独立,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自己去做主张”的信念,虽然艰辛,但成就了中国独立的辉煌;未来,虽然依将艰辛,但由于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有8000万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有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所以也将更加辉煌。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合作单位:上海图书馆 文/朱曦 图/吴建明
英国议会往事:议会不是一天开成的
作者:孙骁骥
出版:中国法制出版社
本书没有满足于介绍英国议会历史的花絮,那是最讨巧的做法,省力又容易叫好、叫座;相反,作者的兴趣在于系统介绍英国议会从无到有的历史,重在制度反思。在作者看来,英国的国情,似乎也不是那么适合君主立宪,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用了几百年时间,君主出尔反尔,“大宪章”时常形同废纸。《权利法案》颁布之后,议会也并未从此走上康庄大道,而是走过一段乌烟瘴气的弯路。所以,作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除了现实的维度以外,民主的细节也有历史维度,也有前因后果。一个现在的人们习以为常的政治惯例,哪怕再微不足道,都能从历史之中寻找到它的踪迹,一个国家有什么样子的政治传统就会产生出相应的民主形态,这是谁也逃不掉的历史宿命。
美国宪法的基督教背景:开国先父的信仰和选择
作者:约翰·艾兹摩尔(美) 译者:李婉玲 牛玥 杨光
出版:全国百佳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1787年5月14日,美国的精英齐聚费城独立大厅参加制宪大会,共商美国政府变革蓝图。他们踌躇满志,期冀发挥他们的学识智慧,采撷历史上各种政府制度和思想之精华,以图最终能迸发出新思想的火花并付诸实施。但会议一开始便问题丛生,从第一刻起,参加会议的代表就陷入了互不信任、互不相让的困难处境中。正如书中所说那样“基于人有罪的观点,清教徒拒绝给予个人过多的权力。权力有腐败趋势,并且可以被用来打压别人。因此,统治者的权力必须予以妥善地监督。”正是由于对人性的缺乏信心,对于人性恶的充分意识,对于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的坚信不移,才最终使得这些人在政见不同、思想不同的情况下具有了一致性,那就是相信他们不是在依赖自己聪明才智而是在上帝的引导下才有可能克服自身的缺陷,为美国的未来带来希望。
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
作者: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法) 译者:车槿山
出版:三联书店
在这本书出版30年后再来看这本书,后现代主义的术语浪潮已经散去,但时间仿佛仍然在游戏。如作者所说,“所谓现代科学,仍然与正统的叙事学说有着显而易见的一致性,以‘后设论’的方式使之合法化。例如,在叙述者与聆听者之间,一句含有真理要素的话,要通过‘共识原则’才能被接受,必须要在理性心灵之间,尽可能获得一致性认同,这句话方可生效。”于是我们不难理解,作者认为那些典章制度在设立之前与设立那一刻,它们并不具有合法性,这种合法性是在制度成立后后设的,同时,原作者认为“后现代”就是对“后设论”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