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琦
王琦:女,本科,主管护师
甘露醇是一种强效高渗脱水剂,因其对血管壁刺激性强,给药速度快,在快速输注时会出现注射部位及沿血管走向部位出现疼痛、麻木等症状。如护理不当易引起药液外渗,局部组织出现红肿,甚至变性、坏死,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有些患者也因此要求减慢滴速,甚至拒绝输液,不利于临床治疗的持续进行。因此,做好甘露醇的静脉用药护理非常重要。我科常应用甘露醇静脉输入治疗四肢、脊柱骨折后引起的肿痛,在用药期间,护士应加强责任心,除及时巡视,严密观察病情。笔者2011年5~12月采用金黄散外敷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本组采用甘露醇输液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0~77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一次性7,9号头皮针,宜选用粗大、直、弹性良好的静脉血管,避免多次在同一血管内穿刺,穿刺部位要求易于固定,尽量一次成功。静脉输注甘露醇250 ml,20~30 min内输完,输注过程中确保液体无外渗。观察组取适量金黄散加入蜂蜜搅拌成糊状置于干燥容器内,先用0.5%碘伏消毒局部皮肤,待干,避开穿刺点1.5 cm,将调制好的金黄散均匀涂于6.0 cm×13 cm无菌干燥纱布上,外敷于静脉穿刺上方,胶布固定,调制的敷药厚薄适宜,现配现用。输液结束2 h后将敷药用湿巾或清洁湿毛巾擦拭干净,动作应轻柔。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
1.3 观察指标
1.3.1 疼痛的评价标准 静脉滴注时疼痛的评估方法采用文字描述评分法(VDS),把一条直线分成5等分。0为无痛,1为微痛,2为中度疼痛,3为重度疼痛,4为剧痛,患者按照自己的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数字描述[1]。
1.3.2 静脉炎判断标准 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制定的标准[2]:Ⅰ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无硬结;Ⅱ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静脉炎程度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 α =0.05。
2.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发生静脉炎程度比较(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静脉炎程度比较(例)
甘露醇是骨科临床最常用的高渗性脱水剂,主要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而起到脱水作用,其对静脉的损伤机制与药理特性有关。甘露醇进入血管后血浆渗透压升高致使组织渗透压随之升高,进而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静脉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浸润而产生炎性病变,释放组织胺使静脉收缩,导致注射部位及沿血管走向部位出现疼痛和麻木[3]。
预防静脉炎的产生,选择静脉是非常重要的[4]。血管弹性的好坏与粗细是影响静脉炎发生的因素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应认真选择血管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熟悉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合理有计划地使用静脉,加强责任心,多巡视病房,尤其对年老反应差、儿童及表达能力差的患者要经常检查输液部位,同时做好宣教工作。在输注高渗药物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要求患者及家属自我观察,如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力争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祖国医学认为,静脉炎的发生机制在于气滞血瘀,毒结凝滞于血脉所致。“脉中血液不畅,则血脉凝结而成”,治疗以清湿热、化瘀血、散结脉为主。金黄散为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天花粉、黄柏、大黄、白芷、姜黄等,具有清热解毒、消毒止痛的功效,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药物继发性损伤、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血管通透性、迅速恢复血管弹性等特点,尚可激活巨噬细胞,从而达到灭菌作用,除了单纯的收敛作用外,还有较强的抗炎、止痛、减轻水肿的作用。蜂蜜主要成分有葡萄糖、果糖、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微量抗菌药物、氧化酶及过氧化酶,有解毒、缓解疼痛、杀菌之功效,可提高免疫力、改善微循环[5]。两者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散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效,并具有渗透性好、药性温和、见效快、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由表1、表2可见,观察组疼痛程度、静脉炎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用金黄散外敷可以减轻静脉滴注甘露醇时的疼痛以及静脉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严宝霞主编.临床药学各论[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87.
[2]吕玉芳,林金香,王晓珍,等.湿热敷在预防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5):1391.
[3]张 琴,焦富莲,周鹏程.中药熨贴预防甘露醇所致局部反应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7,22(1):36 -37.
[4]陆玉全.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A):62-63.
[5]齐 斌.蜂蜜大黄膏治疗褥疮11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5,13(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