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国强 谭云亮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 青岛 266510)
目前煤炭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中占65%以上,在可预见的将来,煤炭仍将作为非常重要的战略能源物资。但是煤炭企业中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过低,而且部分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没有有效的途径进行更新,这种状况对煤矿企业的绿色安全和高效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在矿业领域实行了工程硕士培养制度,工程硕士人才培养质量高低决定了煤炭工业今后的发展道路。在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学位论文的创新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学位论文选题创新,研究生必须树立强烈的前沿意识,同时必须时刻注意学术积累。矿业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创新,包括方法的创新、思想的创新和应用领域的创新等等。
方法性创新是把多种理论方法综合于一个逻辑清晰的体系之中,是一种能够合理解释特定现实的或理论问题的创新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的合理解释达到深入理解具体研究问题的目的。思想性创新是一种新思想体系,是在特定研究过程中不同思想体系的相互碰撞,不同创意理念的重叠组合,最终导致了某种创新思想的产生。应用领域的创新,针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来说,其选题可以直接来源于矿山生产与安全第一线,其选题一般与企业计划开展的研究项目或应用新技术相结合,其选题可以与导师及企业合作的研究课题相结合。
高校培养出来的工程硕士生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在他们的学位论文是否为企业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否通过几年的培养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和攻克难关的能力。可以看到通过构建矿业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创新原则,针对特定的现实或理论问题,透过某种创新方法、创新观念和创新思考来重新构建崭新的理论分析模式,尝试在一种系统化分析体系中精炼创新观点,成为学位论文撰写的价值所在。
工程硕士的学习方式采取“进校不离岗”,学位论文作为工程硕士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检验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根据实际要求,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一般采取双导师制,即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学校导师对指导工学硕士有着丰富的经验,企业里的导师实践经验丰富,校企导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的作用对工程硕士高水平高质量完成学位论文可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可以说,通过实行矿业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双导师制,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培养,可以使学生受到两种环境的教育。
当然,目前根据对“双导师制”的调查发现,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进一步完善双导师制:一是建立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遴选制度。校内外导师的指导水平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校内工程硕士导师的遴选,要根据导师的学术研究方向、课题研究方向类型,选择注重应用型研究的导师担任工程硕士导师。对校外工程硕士导师的遴选,要有专业技术职务、有稳定的研究方向、有切实的指导能力和熟悉研究生培养规律等基本素质。设立动态考核机制,定期对校内外导师进行考核,对不符合要求的导师进行淘汰。二是建立校内外导师的沟通交流机制。校内外导师可以通过定期举行座谈会,电话、E-mail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交流,共同担负起培养学生的重要职责。两位导师通过对学位论文的选题、学生实践、项目研究等情况的沟通和跟踪,因“才”施教,使双导师制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
矿业领域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要与矿山生产与安全紧密结合,应具有社会与经济效益,要体现研究生一定的科研水平,要突出体现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建立适合于矿业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内部质量保证的指标体系,以达到对工程硕士培养情况的准确衡量与评价,提高其培养质量。
表1
在确立矿业领域工程硕士内部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客观性原则,评估指标的判断和测量应该有客观合理的标准,一般对评估指标采用量化的标准,使评估的结果具有可测性。二是导向性原则,要充分顺应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指标的选取要结合实际发展的需要并要符合矿业领域工程硕士的性质、培养目标和特点。
矿业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撰写的过程和过程的严格管理对论文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应该得到一定的重视。参考当前国家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和对一般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的经验,建立适合矿业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内部质量评估体系,见表1。
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衡量矿业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要高度重视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建设,它与课程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构建矿业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创新原则、完善矿业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双导师制、建立矿业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估体系等,可以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促进矿业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创新模式发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硕士学位教育制度。
[1]洪开荣.硕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方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6).
[2]李智.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3]周红康.双导师制: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新机制[J].江苏高教,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