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献“微”传递

2012-06-30 06:03丁筱净实习生张玲玲
民生周刊 2012年24期
关键词:草莓文献图书馆

□ 本刊记者 丁筱净 实习生 张玲玲

农业文献“微”传递

□ 本刊记者 丁筱净 实习生 张玲玲

三个多月来,2700多份文献已经通过国家农业图书馆官方微博精准地“飞”到了全国各地,为广大农户提供远程科学种植知识。

三个多月来,2700多份文献已经通过国家农业图书馆官方微博精准地“飞”到了全国各地。

今年2月16日下午,国家农业图书馆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信息:“积极响应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利用本官方微博作为服务平台,为广大地方乡镇农业局、农术推广站、种植养殖企业或个人、动植物疫病防控站等机构快速提供中文农业实用技术文献查询和网络传递服务。”

截至6月1日记者采访时,全国已有140余人次接受了图书馆微博查询传递服务,共传递农业科技文献2700多份。

千里之外 草莓将被改变

在距离北京1800公里的地方,因为图书馆的微博查询传递服务,草莓正在以新的方式种植。

四川省广汉市新发果蔬专业合作社于去年成立,是专种草莓的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6名,无公害草莓种植面积达10亩。

合作社位于广汉市小汉镇峰昌村无公害草莓基地,此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草莓,至今已有25年的种植历史。“但是产量和品质一直没有突破,只能生存,没法致富。”合作社负责人向元俊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去年,他们建立合作社,决定进行“第二次创业”,对草莓品种、产量、品质进行一番改造。一年多来,向元俊和伙伴们四处收集草莓种植技术的书籍和经验,为此费了不少心血。

今年5月28日下午,向元俊在微博上看到同行分享的信息——国家农业图书馆在微博平台上免费向大家传递农业文献信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元俊向图书馆官方微博发送了“需要无公害草莓种植技术相关资料”的请求。

第二天一早,向元俊就在私信箱中收到了图书馆发来的相关文献37篇,不仅有草莓种植技术,还有施肥技术、草莓加工等相关技术。“虽然不是很系统的资料,但是非常详细、全面。”

向元俊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以前,向元俊和伙伴们都知道硼元素对于草莓的产量、品质会产生提升的作用,但是不知道如何做。他们翻遍了市面上卖的种植指导书,发现都介绍得很笼统,几乎是一句话带过。

“但是图书馆给我们发的文献中,有一篇论文就专门讲如何将硼元素用在种植上,写明了具体做法、用量、时间段等等,对我们来说非常实用,我们打算在下阶段根据这篇文章进行尝试。”

在图书馆官方微博上,记者看到,每天都有数十封资料申请从全国各地传递过来。有合作社、公司、农户、农业部门,还有自己种点小菜怡情的都市白领。他们要的资料也五花八门:米酒制作方法、有机茭白种植方式、金柚落果原因、水产养殖技术等等。

在这琐碎繁杂而专业的知识海洋中,文献信息服务部主任皮介郑和他的团队细心地服务着。

“微博控” 灵感成真

国家农业图书馆隶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是国家唯一重点支持的国家级农业图书馆,是亚洲第一大农业图书馆,世界第三大农业图书馆。

去年8月,图书馆官方认证微博正式开通,这也是农科院内部第一个上线的官方微博。微博由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部管理,日常维护更新工作主要由工作人员郭溪川负责。开始半年,微博作为图书馆的宣传平台,偶尔也会承担交流的作用。“当时就有人向我们咨询、索取文献资料,我也会零星地收集整理提供给他。”郭溪川告诉记者。

今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出台,重点推广农业科技。皮介郑觉得自己的部门也应该行动起来。部门屡次开会,鼓励大家多想点子。

刚毕业不久的郭溪川平时就有点“微博控”。加上运营半年官方微博的经验,他很快想到用微博传递文献资料的服务。此灵感被放到部门会议上讨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郭溪川就是在这个电脑前将一封封文献“放飞”的。图/丁筱净

几天之后,这项新服务诞生了。

“三个月来,已经累计为140余名网友提供服务,共传递文献2700多份。”皮介郑说。而这些数字背后,则是工作人员长时间的细心整理。

郭溪川是此项服务的幕后人员,几乎所有向读者发送的私信都出自他手。和简单的信息搜索不同,平均每为一名读者查找资料,他需要花上两小时左右的时间。由于自己是信息管理而非农学专业毕业,农业种植、加工技术,对他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网友提出的概念很多很杂,有些我以前都没听说过。每接到一个请求,我首先要查找相关的资料,自己阅读一遍,才知道应该给他们提供什么资料。”郭溪川有点腼腆地笑笑。

三个多月以来,郭溪川一直不断改善自己的服务,他称此为“质量控制”。忙不过来的时候,整个部门的同事都会帮忙。他们不只是满足网友提出的请求,还会尽量设想网友可能的潜在需要。“比如问无公害草莓种植技术,我们还会附上土壤、水培、温室、后期草莓加工的相关技术,尽可能系统、完整而全面地提供信息。”

郭溪川说,“发送请求的网友大多来自于北上广及江浙一带。广东的喜欢问水产养殖技术;上海江浙的喜欢问生态农业种植、农家乐技术;北京这里主要问陆地种植特别是绿色、有机种植技术。全国范围内问草莓种植技术的都很多。”说起这个,郭溪川一下子话多了起来。

图书馆 信息时代自救

皮介郑是图书馆学博士,也曾经在大学教书。对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发展情况,有很强的切身体会。“我们图书馆人都有危机感,被边缘化了。”他表示,在信息时代来临之前,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需要专业信息时,人们会到图书馆进行查询借阅。而网络时代,信息数量剧增,基于互联网的商业化信息服务快速发展,图书馆原有的资源优势迅速丧失。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趋多元,越来越呈现出非中介化特征,而不再仅仅依赖于图书馆这样的传统文献信息机构。

“每一个图书馆工作人员,都希望自己馆中的文献书籍被利用得越多越好,流动起来。但是近10年来,进入图书馆的读者越来越少。”说起这个,皮介郑显得有些“失落”。“图书馆面临价值的丧失和被历史淘汰的危险。”

“这种危机迫使我们必须作出顺应时代发展的变革,利用最新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和拓展服务,积极主动地贴近用户,以适应其信息行为习惯的方式满足其信息需求。”他们选择了微博——这个在中国本土诞生不到3年的新平台,如今用户数量已突破3亿,成为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社交网络,下同)领域内增长最快的平台。

其实,利用网络平台传递文献,在我国已有超过10年的历史。据记者调查了解,早在2002年,国内就成立了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核心的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现共聚集了包括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在内的全国700多家图书馆资源,网友不需要注册,只需在联盟的官网上发帖说明需求,就可以免费得到相关的资料。

据中山图书馆副馆长莫少强介绍,该联盟是全国第一个建立的网络分享平台,也是目前参与馆数最多的联盟。

然而,据国家农业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除了他们,目前国内还没有其他利用微博平台进行文献资源分享的图书馆。皮介郑和郭溪川决定将此项服务当做一次实验,测试SNS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利用效果,也计划将此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

“农科院有个口号,叫‘顶天立地’,‘顶天’是要做农业的最新最前沿的研究,要达到高度;‘立地’,就是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要让农业科技直达基层。以前我们的资源大多被高端研究人员所利用,而基层的农民获取资料还不太容易,我们作为一个资源非常丰富的机构,可以做这样一次尝试。”皮介郑说。

猜你喜欢
草莓文献图书馆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