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芳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85)
随着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环境空间品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工业厂房、矿山、采石场等“灰色斑块”[1]的改造与利用逐渐越来越多,在缓解当前土地稀缺的同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尤其是在2006年通过了《无锡建议》之后,我国的工业遗址改造逐渐进入高峰时期。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工业遗址的改造方法也日趋多元化和综合化,结合了生态学、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地质学等多学科发展,更多的工业遗址逐步改造成为美丽宜人的工业遗址公园。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园、美国的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等均已经成为对外开放,供人们参观、休闲、游玩的城市开放空间。我国近年来的工业遗址改造也有不少成功范例,如中山岐江公园、绍兴东湖风景区等等。
从设计的角度来说,工业遗址公园的设计应突出其历史风貌特色的展示和利用,注重对基地的历史感、文化感、场所感的保护和展示利用,因此它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我们主张因地制宜的设计,在充分认识、分析和理解基地现有特征和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对工业遗产进行价值评估,整合规划要素,结合周边场地条件分析,形成具有场所精神的遗址公园,为景观设计的多样化和传统继承提供多元选择。本文通过以襄阳岘山凤凰乐园的生态改造利用实践为例,介绍工业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意义和价值,并具体阐述相关的保护利用方法和技术措施,希望以此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具体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岘山位于襄阳市襄阳城西南1 km 处,北接城市建成区,东临汉江。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三线建设”,大批工业迁入内地。各个山谷中都有不少工矿企业分布,尤其以重污染、大排放的水泥、化工、机械、制药为主的产业迁入,开山采石、污物排放等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被提上议事日程。当地政府和人民希望通过岘山山体的生态恢复与改造,营造城市南侧的绿色生态屏障,改善城市环境,同时增加户外休闲活动空间,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006年至2007年,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与风景区规划所承接了湖北省襄阳市岘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和重点地段详细规划,其中的重点地段之一——凤凰乐园的改造是一次结合工业遗址改造的重要尝试。
凤凰乐园位于岘山森林公园的东侧,邻近207 国道,集中了岘山范围内大多数采石场。采石场岩石为凝灰岩,具有坡度大、水分、养分、土壤供给困难、立地条件极差、夏季辐射热高、气温干燥等特点,采石对山体植被和土壤结构造成毁灭性破坏,使原先的良土变成了寸草不生的废弃地,导致恢复难度大。经调查,岘山采石场由3 部分构成:垂直面(石壁)、斜面(石坡)、底面(包括水平面、废渣场及进场道路)。经过现状调研,我们发现该地块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由于近40年的采石活动,加上开采规模无序扩大,破坏性开采导致的环境问题相继出现。从207 国道和岘首山以及汉江边等重要景观点都能看到景区大面积被采挖的山体裸露岩面,严重影响岘山作为“襄阳市绿色生态屏障”的形象。
目前,由于大多数采石场的排土场几乎没有拦沙坝、挡土墙等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也未进行复垦绿化,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等生态问题,附近农田的水往采石场渗透,使农田缺水无法耕种。同时,采石场每天抽出大量的积水,也使周边农田出现塌陷现象。
现状采空区包括有襄北新生采石厂、岘山石灰厂、回民石料厂等五家采石厂,面积共有77.48 hm2,由于开采中没有采用台阶,留下的石壁陡峭,植树种草难度也很大,立面有光滑、突兀的石板,垦绿面积难度较大。加之复垦工程耗资大,致使大部分采石场的生态恢复率很低。
采矿工业被关停后,遗留下大面积的工业构筑物,包括毛石挡土墙、生产厂房等,规模大,占地多,拆除难度大。
《湖北省襄阳市岘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对凤凰乐园的定位为:利用工业遗址进行生态环境改造,以植物景观游赏为核心,结合运动休闲、科普教育等活动,成为市民户外休闲的综合游憩场所。强调其生态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带动该地区的发展活力。在规划设计中秉承以下理念:新旧置换——结合环境治理和居民游憩,完成新旧功能置换;生态恢复——分层次整合现有景观结构,改善景观生态环境;活用地形——结合并灵活利用现状地形,合理布局景区功能;利用遗存——尊重并妥善利用工业遗存,提高旅游文化价值。
在植被生态恢复的基础上将凤凰乐园划分为:景区入口区、植物景观游赏区、科普教育区、游览服务设施区、儿童游憩区、休闲运动区等6个分区(图1~图4)。
图1 凤凰乐园总平面
图2 凤凰乐园功能分区
图3 北入口鸟瞰
图4 南入口鸟瞰
景区共两个入口,北入口位于岘首山西侧,南入口位于观音阁以西。入口区主要提供游客引导、管理、后勤等服务。
位于景区南入口西侧。主要作为向青少年普及植物知识、宣传生态意识的教育基地。
有两处:一处位于音乐草坪以北,梅园以西,竹园以东;一处位于科普教育区的西部。主要提供出售花卉苗木、相关纪念品、园艺书籍、明信片等服务。同时布置茶室、餐厅、书吧等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餐饮等服务。
位于梅园东部,主要为学龄前儿童提供游戏娱乐区域。规划集中布置多项儿童娱乐设施,结合景观凉亭和景观廊等小品和各种植物,创造一处集中小型娱乐设施为一体的、极具趣味性的儿童游乐场所。
为当地居民、游客提供游憩健身场地,包括三处篮球运动场地和四处网球场地。
包括观赏植物区、特色树木区、温室花卉区三个部分,总面积50.99 hm2。
4.6.1 观赏植物区
由于长期采石,遗留下很多地势低洼的采石坑,利用这些采石坑进行改造,形成月季园、芍药园、竹园、梅园等几个植物观赏区。
采用中国传统园林的自然布局手法,通过对采石断面适当填土,营造良好的植物生境,填土较厚的采石坑外围区域种植乔木、灌木与藤蔓植物结合,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开花花卉和草坪。植物种植结合水景、建筑物等构景要素的灵活组合,创造一系列清新自然的植物景观。
在水的利用上,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和堰塘加以巧妙改造,形成一条曲折、自然式的溪流和汇水池,点缀以山石,创造天然水景。
4.6.2 特色树木区
规划分为珍稀树木园、杉树园、香果树园和银杏园四个部分。种植国家保护植物红豆杉、水杉、银杏、香果树、紫荆等。充分利用大片的缓坡,形成植物园中的一片“世外桃源”。在园区的高点上修建形态各异、风格古朴的景观亭,可以眺望四季春色。
4.6.3 温室花卉区
以温室花卉园为主,结合花园商店,主要提供室内花卉展示、培育及售卖功能。其间种植万年青、非洲菊、君子兰等宿根花卉,仙客来、大岩桐、马蹄莲等球根花卉,春兰、建兰、墨兰等兰科植物,结合水域可种植王莲、热带睡莲等水生花卉。在展示温室花卉的同时,也可为整个凤凰乐园提供幼苗培育。
采石废弃地是地上采石活动干扰下的受害生态系统,因此,废弃采石场的复垦与生态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涉及采矿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地貌学、植物学等学科。采石废弃地生态恢复应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指导思想。依石场土质条件及采矿后的立地条件不同而异,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轻废弃地水土流失,重构土壤,恢复植被,使资源开发与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改善相协调。因此,应着重贯彻以下原则:(1)重视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的关联性;(2)了解生态系统的排外性;(3)利用植被的多样性;(4)理解植被恢复评估的科学性。
植被绿化法是目前国内外采石场生态恢复的主要技术方法。但由于各地气候、经济发展水平、采石场的具体情况不同,所采用的具体技术也不同。包括有客观喷播技术、鱼鳞穴等。同时景观再造法也是目前应用较成功的方法,如绍兴东湖风景区。
针对凤凰乐园具体地块的不同,采用的恢复技术手段和方法有:
(1)对于植被良好的山体部分,保留原有植被,丰富群落层次,维持当地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循环,保护区域景观多样性,促进动物和植物种群的自然恢复。
(2)对于采石场遗留下的部分保留建筑物、构筑物,如典型厂房、设备等,可以依据建筑环境,在保留建筑周边做重点基础绿化,体现矿石开采的历史痕迹,构筑特色景观。
(3)对于矿坑坑底、坡度25°以下的二阶废弃地,属采石过程中使用过的地,土壤板结,透气性差,利用工程余土,进行复土,然后整地挖穴,进行种植。
(4)对于缓坡,现状以碎石为主,有少量的土壤,基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有一定的肥力和保水能力。可以采用鱼鳞坑整地,进行种植。
(5)对于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的采石面,采用人工培植土壤的方式,将陡峭的立面修整成合适的多级台阶,并采用爆破的方法,形成自然堆积的爆堆,并在爆堆及平台表面及坡面覆土,随后,在平台上及台阶坡面上种植速生树种,并于其间种植灌木及速生爬藤,不仅可治理水土流失还可改善自然景观,使其渐渐融合于采区外的自然生态环境中。
纵观凤凰乐园采石场的改造利用,笔者认为以下三方面的原则和思想是确保工程成功的关键。
(1)生态恢复,土地置换。以采石后形成的矿坑、山体为改造利用的基础,生态环境的恢复为下一步综合利用的前提,目的是为了改善环境,提高土地价值。同时采石场的改造不应仅仅把生态恢复作为唯一的发展目标,而应开展综合利用,为当地市民提供户外休闲活动空间,美化空间环境,提升当地居民的活动空间和质量。
(2)突出文化,区域协调。襄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凤凰乐园的改造利用着重体现大工业时期襄阳市的社会发展状况和工业特色。同时与岘山森林公园整体发展定位相协调,与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相协调,充分考虑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和综合发展,为襄阳市的总体发展做出贡献。
(3)以人为本,体现民主。根据总体规划定位,变废为宝,增加城市公共绿地,完善游览服务系统,全面免费对外开放,实现了真正的开放式城市公园。同时公园在设计中也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考虑市民的交通可达性和休闲需求,实现空间、用地和功能的彻底转变。
采石场露天作业对于襄阳市区的城市形象和岘山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凤凰乐园的生态改造再利用过程中,结合现代风景园林学、生态学、城市规划设计、植物学等多学科的发展理念和先进技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结合当地地形、地貌、土壤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从整体的功能目标定位、分区到植被生态恢复,形成一整套的改造和利用的体系。一方面改善了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有效地利用了工业废弃地,保留了城市原有的记忆,提高了土地价值,为襄阳市城市生活环境的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会相应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回报。
[1]陈圣泓.工业遗址公园[J].中国园林,2008(2)
[2]韩瑞光.大连市石灰石矿环境综合整治的可能性探讨[J].中国园林,2008(2)
[3]刘伯英,陈挥.走在生态修复的前沿——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生态措施[J].城市环境设计,2007(5):24-27
[4]李路平,关午军.浅析城市开敞空间规划中景观生态学的应用——以重庆茶园新区绿地系统规划为例[J].重庆建筑,2006(1):39-44
[5]王向荣,任京燕.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J].中国园林,2003(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