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图书馆藏“保钓、统运”文献整理研究

2012-06-28 13:26何玉高瑄晏凌边烨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钓鱼台清华大学刊物

□何玉 高瑄 晏凌 边烨

2007年9月,著名“保钓”人士、美国休斯顿大学退休教授周本初先生,正式将其保存了三十多年的“保钓、统运”文献资料捐赠给清华大学图书馆[1]。考虑到本批史料具有的重要历史价值以及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长远影响,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这批历史文献后,立即组织整理、编目,供研究所用。这标志着我国大陆地区收藏、研究“保钓、统运”文献的正式开始。到目前为止,在海内外老“保钓”人士的热烈响应下,清华大学图书馆已经接收了119人次的1.3万余件“保钓、统运”文献的捐赠。这场发生在30多年前的爱国运动,其参与者主要由当时留学美国、加拿大、欧洲各国的台湾、香港学生所构成,并由初期的“保卫钓鱼岛”发展为促进祖国统一的运动。由于各种原因,这段历史一直鲜为人知。随着清华大学图书馆资料收集的增多以及研究的深入,这段爱国运动的一些具体细节才开始逐渐为世人所了解。本文拟以清华大学图书馆藏“保钓、统运”文献为基础,试图对这场运动中所使用的主要宣传资料,尤其是影响力较大的一些刊物的类型与特点进行分析。

1 “保钓、统运”的历史背景

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从中国夺取了钓鱼岛(台湾习惯称为钓鱼台)。二战后,根据《波茨坦公告》,日本应将钓鱼岛自动归还中国。但是美国却将钓鱼岛的管理权私相授受给日本,这引起了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也激起了爱国留学生的强烈不满。1970年12月16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港台留学生首先成立“保卫中国领土钓鱼台行动委员会”,接着纽约、芝加哥、华盛顿、耶鲁、宾夕法尼亚、康奈尔等美国各大学的港台留学生相继成立“保卫中国领土钓鱼台行动委员会”。1971年1月29日至30日,中国留美学生2000余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外游行示威,向日本领事馆及“国民政府”领事馆递交了抗议书及其他宣言文献。“保钓”运动如同星星之火,在北美迅速燎原。各地“保钓(分)会”开始有计划地举办钓鱼岛问题座谈会,出版“保钓”刊物,撰文驳斥美、日的侵略言行,呼吁台湾当局立刻采取行动,向日本提出抗议,争回钓鱼岛主权。除了北美与台湾的保钓运动外,香港、欧洲、澳洲、日本等地,也掀起了此起彼伏的“保钓”示威游行。

这场“保钓”运动对海外与台湾岛内青年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唤醒了留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认识到要保卫钓鱼岛,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中国,并由此产生了关于“台湾前途”的大讨论。“保钓”运动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统一”运动的一部分。后人将其简称为“保钓、统运”。

图1 加美地区钓鱼台运动一览图[2]

2 “保钓、统运”文献的类型

这场历时十余年的运动衍生了内涵丰富、载体多样的文献资料。其主要构成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印刷型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手稿、信函、剪贴、会议纪要、海报、曲谱等。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的该专题印刷型文献数量庞大,期刊与报纸共计4574件,单篇文章或简报计2585件,图书86册,来往信函1008件,其他印刷型文献(包括会议纪要、海报、曲谱等)计3800余件。二是视听型文献,包括电影胶片、幻灯片、照片、录像带、有声影片等。清华大学图书馆藏该类型文献数量颇多,仅幻灯片就有2300余张,照片数百张。三是实物资料,包括游行示威的徽章、袖章、额带、电影放映机等。这类资料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的绝对数量较小,但都颇具特色。这些文献载体各不相同,立体地呈现了20世纪70年代“保钓、统运”的历史风貌。

2.1 印刷型文献

印刷型文献是“保钓、统运”文献的主体,主要由非正式出版物构成,其中油印刊物占“保钓、统运”文献的绝大多数。例如,芝加哥大学保卫钓鱼台行动委员会发行的《钓鱼台快讯》,从1971年3月坚持到1978年5月,全部采用油印方式。由于海外“保钓、统运”文献中刊物种类众多,数量庞大,40余年来,分存于运动参与者手中,因此就馆藏而言,很多刊物卷期本身并不完整,有些卷期由多人捐赠,会有很多复本。针对此类文献的特点,清华大学图书馆制定了非正式出版物的整理规范,进行了规范而有效的整理[3]。

图2 《钓鱼台快讯》1973年8月封面

在印刷型文献中,除了刊物外,特种文献资料数量相当庞大。这里的特种文献主要指档案资料、笔记、图片、海报、曲谱、会议纪要、会议记录、舆图、简报等。略举几例。在游行过程中,参与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会议记录。美国东部高校中国留学生策划1971年4月在华盛顿游行示威前,来自美东13个学校社团的代表于2月14日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举行会议,详细讨论并落实了游行目的、游行日期、示威对象、游行演讲人、游行分工、工作进度、标语口号、宣传品等。这些细节的统一是后来游行成功的基础。1971年,王浩、袁旂、李我焱等人为了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刊登“致尼克森总统公开信”(An Open Letter to President Nixon)(5月23日),发起签名运动,并留有募捐公开信。在“统一”运动时期,为了介绍新中国,在放映电影的同时,他们还介绍中国近代歌曲,诸如《我的祖国》、《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二月里来春光好》等曲谱也都保留下来。杨思泽先生1978年在美国留学期间,参加“保钓”示威活动,被国民党特务打伤。他将自己在美国游行的照片、旧金山医院的病历本、住院卡以及1980年回国治疗的介绍信、X光片、医生诊断证明、处方等文件,都捐赠给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这些文献对于后来人了解这场运动的原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2 视听型文献

视听型文献是“保钓、统运”文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照片可以直接阅览外,电影胶片、幻灯片、录像带等,都需要转换成电脑可以播放的文件格式。特别是电影胶片,1970年代使用的主要是8mm与16mm规格,需要特定的播放设备才能进行读取与数据转换(胶转磁)。清华大学图书馆已经将杨思泽先生、吴国祯教授、白绍康先生等人捐赠的2300余张幻灯片与电影胶片转成了光盘文件。杨思泽与吴国祯教授捐赠的幻灯片,其内容主要是1975年前后回国访问祖国大陆的见闻,具有很强的历史资料价值。2012年恰逢清华大学图书馆百年馆庆,需要查找1970年代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照片,刚好在杨思泽教授捐赠的幻灯片里找到了他1975年参观清华大学图书馆阅览室的照片,弥足珍贵。电影胶片很多是游行现场的纪录,或者是对运动参与者的访谈,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史料。

2.3 实物文献

实物资料在“保钓”运动文献中数量较少,但是视觉宣传效果特佳。清华大学图书馆目前收藏有周本初教授捐赠的游行标语“PROTECT TIAO Y TAI”、顾洵先生捐赠的游行徽章“CHINESE TIAO Y TAI”、额带“保卫钓鱼台”,这些实物资料与现场游行照片一起,呈现了鲜活的历史原貌。杨思泽先生捐赠的电影放映机,在“保钓”展室常年展出,辅以电影海报,经常引得读者频频驻足。

3 “保钓、统运”刊物的特点

在“保钓、统运”文献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类型当属运动参与者自发刊行的各种刊物。清华大学图书馆藏“保钓、统运”期刊361种、报纸67种。这些刊物的发轫、高潮、转型或沉寂,都与海外“保钓、统运”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整体而言,这批刊物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3.1 刊物分布地域广,出版持续时间长

从地域分布来看,“保钓、统运”刊物刊行的主要地区集中在北美、台湾地区与欧洲,分别为310种、76种、33种,香港地区、日本与新加坡也有少量刊物。这些刊物发行数量不一,但是普遍持续时间较长。发行时间超过4年以上的就有52种,影响力较大的有北美发行的《水牛》、《钓鱼台快讯》、《华府春秋》、《柏城青苗》、《群报》、《新中国》、《星火》、《海内外》、《新苗》、《俄州通讯》等,在欧洲影响较大的有《欧洲通讯》,每期发行量约1500份左右,对象是欧洲各国的台湾留学生和华侨。台湾岛内影响较大的刊物当属1976年2月28日在台湾创刊的《夏潮》,它“引领青年走进社会底层,为群众服务、为社会献身、为历史开路”,“对70年代沉寂、封闭的台湾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4]

自1971年9月安娜堡“国是大会”之后,参加“保钓”运动的人士分化成左、中、右三派。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有些刊物停刊,有些刊物改名,如费城保钓会刊行了《费城保钓通讯》,在1972年之后,该杂志换成比较中性的刊物名字:《台风》和《惊蛰》,希望以中性风格接触到更多的读者,以便扩大刊物影响。右派刊物由于得到了台湾当局的支持,在纸质、装帧、印刷、发行量等方面都占有一定优势。

3.2 内容主题丰富,热点文章相互转载多

“保钓、统运”刊物在内容方面,关注的主题非常丰富,不仅对“保钓”运动进行报道与反思,还关心台湾的现状与前途,了解新中国,关注妇女权益与儿童教育,关注海疆问题,关注第三世界,反对政治迫害等等。1974年,我军在西沙海域进行自卫反击战,并取得了胜利。洛杉矶、奥大中国问题研究会、加拿大雷城莎省大学莽原月刊、中西部保卫南沙委员会等机构,为了让海外华人了解西南沙问题,编辑了《南海冲突专辑》、《南海诸岛事件剪辑》、《西南沙事件资料选辑》、《中西部保卫南沙委员会特刊》等专辑与特刊,对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报道。

“保钓、统运”刊物热点文章相互转载的现象很常见。例如,比利时“保钓委员会”发行的《钓鱼台激流》,不仅转载热点文章,如《明报月刊》的五百学人致蒋总统公开信,还转载美国芝加哥大学《钓鱼台快讯》的热点动态,转载日本《朝日新闻》、台湾《大学新闻》和《中央日报》等的报道。不仅如此,这些刊物在很显著的地方都写着“欢迎转载”、“请翻印”、“请传阅、请交换”等字样。这种相互转载的方式,迅速地扩大了消息传播的范围,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稿源不足的困难。

3.3 刊物文章多用笔名,作者自我保护意识强

为避免国民党特务打小报告,给自己与家人造成困扰,“保钓、统运”刊物文章多用笔名投稿。如沈己尧先生曾用笔名“亚姚”、“余舜先”、“晓升”,刘实先生曾用笔名“老王”、“黎明”、“林阿土”,李雅明先生曾用笔名“子默”,周本初教授曾用笔名“高原”,叶先扬先生曾用笔名“中一”,谢定裕先生曾用笔名“丁一”,张系国先生曾用过笔名“诸葛四郎”等等。由于年代久远,很多笔名所对应的真名,现在考察起来已经相当困难。

3.4 刊物制作多集体完成,同期刻印笔迹各不相同

40年后,老“保钓”人士林孝信先生回忆当年发行“保钓”刊物的方式时说道:“那时候没有Email,没有传真机,连复印机都没有,要跟一群人保持联系是很不容易的。怎么办?我们就用小时候办刊物印刷的老办法:刻钢板!就是在钢板上,把通讯内容用手写的方式,刻在蜡纸上,然后用滚筒沾油墨,就可以把通讯印刷出来。这是在当时条件困难下,为了建立联系网,采用的办法”[5]。作为自发的刊物编辑人员,这些年轻人处于不同的学业阶段,流动性大,组稿不易,经常同一期刊物由多人制作完成,笔迹各异。《桥刊》第49期(1974年11月)改用打字之后,特地在封面上加以强调“自本期起本刊以打字版面出现”。

3.5 刊物受众华人为主,出版语言多为中文

虽然“保钓、统运”刊物主要在海外发行,但是其受众仍以华人为主,面向留学生与华侨。钱致榕教授将这种现象称为“关门呼喊”,他认为,整个运动期间,除了《纽约时报》刊登致美国总统公开信之外,面对美国社会的“告洋状”并不多[6]。的确,从刊物的文种与数量来看,中文刊物占绝大多数,英文刊物较少。清华大学图书馆藏该专题英文刊物45种,如Akwesasne Notes、Tiao-yu Tai Special、Tiao-Yu Tai Newsletter、Third World等,从中也能看出他们向西方世界表达诉求的种种努力。

4 结语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以“保钓、统运”文献作为主题特色资源收藏的机构,有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新竹清华大学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以及匹兹堡大学图书馆等学术单位。其中在收藏数量与种类上领先的当属两岸清华大学图书馆。近期新竹清华大学图书馆开通了专题网站“钓运文献馆”[7],反响良好。

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于2010年10月成立了“清华大学图书馆保钓资料收藏研究中心”,开辟专门的“保钓”展室与文献资料阅览室,为海内外有志于研究海外“保钓”运动的师生、学者提供资料查询服务。经常有海峡两岸的研究生来资料室查阅资料,撰写论文[8]。这些文献得到了清华大学校内外国际关系研究、台湾问题研究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清华大学图书馆还举办了多次展览与学术报告会,宣传保钓运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9]。另外,清华大学图书馆还对老“保钓”人士进行访谈,采访了70余人,积累了50余万字的口述文字材料,开通专题口述网站[10]。这些工作使得清华大学图书馆成为海内外具有影响的保钓资料收藏研究重镇,并得到了中央领导与有关部门的重视与关注。

出于“不容青史尽成灰”的使命感,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保钓资料收藏研究中心将继续深入整理、挖掘“保钓、统运”文献,为专业学者提供资料服务,并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 周本初向清华大学捐赠“保钓统运”文献.2007-09-29.[2012-06-06].http://news.sohu.com/20070929/n252438519.shtml

2 加美地区钓鱼台运动一览图.北盟快报,1971-05(2)

3 何玉.贾延霞.晏凌等.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出版物的收集与整理.图书馆建设2011(1):28-31

4 王津平.七〇年代海外保钓运动与《夏潮》杂志的启蒙运动.见:启蒙·狂飙·反思—保钓运动四十年.新竹:国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04

5 林孝信.保钓历史的渊源跟对海峡两岸社会的意义.见:启蒙·狂飙·反思—保钓运动四十年.新竹:国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7-38

6 钱致榕.还原历史,挑战今朝:保钓主权之争.见:启蒙·狂飙·反思—保钓运动四十年.新竹:国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1-12

7 钓运文献馆—1970年代台湾海外留学生刊物暨保钓运动文献.2012-02-03.[2012-06-06].http://archives.lib.nthu.edu.tw/diaoyun/

8 刘玉山.中国留美学生保钓统一运动几个问题再探讨.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2.3(1):36-46

9 何玉.边烨.海外“保钓”运动及其爱国主义教育价值.中国教师.2012(6):44-46

10 一九七〇年代“保钓·统运”口述历史.2012-04-26.[2012-06-06].http://baodiao.lib.tsinghua.edu.cn:4237/oralhistory/

猜你喜欢
钓鱼台清华大学刊物
挚友艺苑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刊物贺词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系列刊物介绍
一座钓鱼台,半部中国史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我最喜欢的刊物
稳坐“钓鱼台”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