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景荣
(黑龙江省引嫩工程管理处,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引嫩渠道总长245 km,其中渠首11 km坐落在嫩江滩地上,地质组成为沙土及砾石,为强渗漏段。如能准确测定渠道各段渗漏损失数量,对渠道运行管理和供水调度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介绍几种渠道损失的测定方法。
选定一典型渠段,分别测量渠道进水断面和出水断面的流量,二者的差值即为该渠段的渗漏损失量,常以每公里损失流量占该渠段流量的百分数表示,即:
式中:δ为每公里损失的流量占进入该渠段流量的百分数;Qj为进水断面的流量,m3/s;Qc为出水断面的流量,m3/s;L为渠段长度,km。
选择典型渠段时,渠道类别、大小和水文地质条件要有代表性,渠段要顺直完整,断面要规则。并有足够的长度。当正常流量 Q <1m3/s时,渠段长度 L≥1km;当 Q=1~10m3/s时,L≥3km;当Q=10~30m3/s时,L≥5km;当Q=30~100m3/s时,L≥10km.对于透水性弱或有防渗层的渠道,L应更长一些。
同一渠道在不同季节和通过不同流量时,其渗漏损失也不同,因此,应分别测定不同季节、不同流量下的渗漏损失。此外,渠道渗漏损失还随渗漏过程中所处的渗漏阶段不同而不同。因此,需考渠道虑渗漏强度随使用时间的变化,最好是测定渠道从出渗到稳渗的全过程,绘出渗漏损失过程线进行分析。由初渗到稳渗的时间,一般是3~5 d,也有的是5~7 d或更长。
测流期间渠道水位必须保持不变,以免过水断面发生变化,造成误差。此外,还应将渠道上的分水口和泄水口严密封闭,以保证进、出水断面流量的差值纯系渠段的渗漏损失;否则,就要把渠段内所有分出和泄走的水量准确测量,计入出水部分;从周围地带进入渠段的水量也要准确测量,计入进水部分。渗漏损失很小的渠道,流程上的蒸发量应与渠道流量测量同步进行,并计入出水部分。渠段降水量也应与流量测量同步进行,计入进水部分。
实测断面流量,有流速仪、量水堰、量水槽等方法,近年超声波流量仪也多有使用。实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一般大型渠道多用流速仪法、小型渠道用量水堰法测流。
在渠道运用过程中,也可以利用渠系建筑物(如水闸、涵洞、渡槽、跌水等)测流,确定两个建筑物之间的渗漏损失。方法是在渠道运行期间,记录进入上游建筑物的流量,流入各分水渠道的流量以及通过下游建筑物的流量,按下式计算该渠段渗漏损失:
式中:Si为该渠段渗漏损失流量,m3/s;Qj为进入上游建筑物的流量,m3/s;Qc为通过下游建筑物的流量,m3/s;ΣQf为流入各分水渠道流量的总和,m3/s;δ为每公里损失的流量占进入该渠段流量的百分数,%;L为渠段长度,km。
在测流期间,渠道水位应尽量保持稳定,如果渠道水位有变化,则上、下游建筑物和各分水口测流的时间必须和水的流程时间相适应。
动水测定法简单易行,对渠道正常的运行影响不大,适用于渠段较长或渗漏损失大的渠道。在小型渠道上用量水堰测流。简单方便,精度很高,利于测定渠系水的渗漏损失,但测流人员要有熟练的技术,如此才能得出应有的精度。
按渠道类别、断面大小和水文地质条件等选择具有代表性、渠段顺直完整、断面规则、具备水源和交通条件,并具有暂时停水测渗可能的典型渠段,长度一般为30~50 m,两端修筑横隔堤及渗漏平衡区,渠道中间和两端分别设立水尺或水位测针,然后向渠段和渗漏平衡区中同时注水至设计水位,每隔一定时段Δt,观测水位下降值Δh,每次观测后随即加水补充至设计水位;或每隔一定时间段Δt,加入水量Δw,维持其设计水位。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达到稳渗阶段位置。其渗漏损失按下式计算
式中:Si为该渠段渗漏损失流量,m3/s,在渗漏过程中也可称为该渠段的渗漏强度;Lm为渠段长度,m,取两端隔堤间同高程对应点距离的平均值;BW为水位下降后的渠水面平均宽度,m;Δh为Δt时间段内的水位下降值,m;Δt为观测时间间隔,s;ΔW为Δt时间段内加入的水量,m3。
显然,采用实测加入水量ΔW的方法比观测水位下降值Δh的方法成果精度高。
测渗渠段的长度,取决于加水条件、渠道断面大小、纵比降与渗漏情况等因素,以能代表测渗渠道渗漏特性为原则。一般渠道断面越大,测渗渠段越长。当渠道纵比降比较大时,测渗段长度应以渠段首末两端的水深差不超过其平均水深的10%来选定。测渗时段Δt根据水位下降值Δh的大小确定。每次水位下降值Δh以控制在测渗水深的5%左右为宜。加水设施的供水能力应大于测渗渠段最大渗漏强度的1.5倍。
横隔堤必须稳固、严密止水和防止渗漏变形,邻测渗段一侧应与渠中线垂直。对防渗渠道横隔堤必须切断防渗层,插入土基20~40 cm,并与防渗层间做止水连接。对土渠,横隔堤应插入土层30~50 cm,横隔堤与土层的接缝用黏土填塞夯实。堤顶高于测渗水位10~15 cm。为消除测渗段首末侧向绕渗的影响,应在距两端横隔堤外侧≥5倍测渗段水深的位置各加筑一道隔堤,形成渗漏平衡区,隔堤高度应高于最高测渗水位。测渗渠段内的淤积杂物、草木的应清除;渠堤顶的排水要畅通,以防止雨水流入测渗段。
观测降水量,可用自记雨量计,安设在与测渗段受雨条件相似的地方,与测渗同步进行。观测时段中,进入测渗段的降水量下式计算。
小雨,渠坡不产生径流时:
式中:P为测渗段的降水量,m3;p为平均降水强度,m/s;Δt为观测间隔时间,s;Bw为渠道水面平均宽度,m;Lm为渠段长度,m。
中雨或大雨,渠坡产生径流时:
式中:B为测渗段渠堤顶口宽,m。
渗漏量很小的渠道,蒸发量应与渗漏量同步进行观测,蒸发器皿安置在测渗段或渗漏平衡区漂浮水面的木筏上,观测时段内,测渗段水面的蒸发量用下式计算
式中:E为测渗段水面蒸发量,m3;e为测渗段平均水面蒸发强度,m/s。
当计入降水量和蒸发量时,测渗段的渗漏强度按下式计算
静水测定法,工作条件好,可测得精度较高的成果,适用于各种土、石质渠道、各种形式的防渗渠道以及渠段不够长、不便于用动水法测渗的渠道;可测的渠道从初渗到稳渗的全过程;还可进行变水位渠道渗漏量观测,获得渗漏强度与水深关系,推算一个灌溉季节或全年的渠道渗漏损失。但采用这种方法需横隔段渠道,所以只能在渠道停水后测渗,修、拆横隔堤及试验充水等,工作繁重,花费人力及经费较多,此外静水渠段的渗漏情况和动水渠道不会一样,对成果精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同心环法所用的主要设备是不同直径、同轴心的两个钢制圆环,环高30 cm,外环直径50cm,内环直径35.7 cm,面积1 000 cm2。测渗时,将同心环压入渠床土内10 cm,在内外环中同时注入清水,使水深均保持在10 cm,用水位测针测定每隔一定时间Δt的水位下降值Δh。水位下降值Δh控制在1 cm以内;每次观测后,随即加水补充,保持环内10 cm水深,如此反复进行,达到稳渗为止。为防止注水时土壤受到冲刷,可在环内放一层厚3~5 cm的细砾石。渗漏系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K为渗透系数,m/s;F为内环面积,m2;I为渗透比降,当试验水深≤10 cm时I≈1;ΔW为单位时间内的渗漏水量,m3/s,ΔW=FΔh/Δt;Δh为水位下降值,m;Δt为观测间隔时间,s;渠床土的渗漏系数测得后,即可计算渠道渗漏损失。
同心环测渗法简易灵便,适用于不同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大小的已建或拟建的土质渠道,但试验水深小,侧向绕渗较难消除,其渗漏情况和渠道不会一样,应与其他测渗方法配合使用,相互验证。
[1] 杨纪娟,倪广恒.渠道渗漏的数值模拟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