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化玲,牛丽川,黄小亚,张谷一
(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100015)
随着全球电子电气产业的发展,电子产品在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全球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影响。欧盟公布《关于限制在电子电气产品中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1](即RoHS指令)。我国也颁布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限制使用铅、汞、镉等有害物质。2011年8月实施的GB/T 26572—2011《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2]规定铅和汞的含量不得超过 0.1%(1000 mg/kg),镉的含量不得超过 0.01%(100 mg/kg)。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进样量小并且可以实现多元素同时分析,被广泛应用于RoHS指令中铅、汞、镉的确证检测。对一台ICP-OES,用户可以调节控制的参数有射频发生器的功率、等离子气流量、载气流量、雾化气流量、进样速率、观测高度等,其中,雾化气流量、等离子气流量和观测高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3]。这里主要讨论如何调节这3个参数来增大信噪比、提高检测灵敏度。
仪器:ICP-OES(PerkinElmer Optima 7300V)。
试剂:铅(GBW08619):1000 μg/mL;汞(GBW08617):1000 μg/mL;镉(GBW08612):1000 μg/mL。实验采用混合标准溶液进样(铅:1.0 μg/mL;镉:0.1 μg/mL;汞:1.0 μg/mL)。
功率:1200 W;辅助气流量:0.2 L/min;样品流速:1.5 L/min;读数延迟:60 s。
分析波长:铅(Pb)为220.353 nm;汞(Hg)为194.168 nm;镉(Cd)为228.802 nm。
1.3.1 雾化气流量的优化
设置观测高度10.0 mm,等离子气流量为12.0 L/min,雾化气流量分别设置为 0.40,0.45,0.50,0.55,0.60,0.70 L/min,记录在不同雾化气流量下的元素谱线强度(单位为c/s,即每秒的计数)。
1.3.2 等离子气流量的优化
雾化气流量为 0.50 L/min,观测高度为 10.0 mm,等离子气流量分别设置为11.0,12.0,13.0,14.0,15.0 L/min,记录在不同等离子气流量下的元素谱线强度。
1.3.3 观测高度的优化
雾化气流量为0.50 L/min,等离子气流量为12.0 L/min,设置观测高度分别为7.0,8.0,9.0,10.0,11.0,12.0 mm,记录在不同观测高度下的元素谱线强度。
雾化器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使液滴汽化为气溶胶并均匀进入等离子体,而雾化气的流量直接影响样品的雾化效果是否均匀稳定。从表1可知,元素的谱线强度随雾化气流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下降。因为雾化气流量加大,进入炬焰的样品量也增多,谱线强度增大,但达到一定值后,继续增大雾化气流量,会使进入炬焰的粒子来不及激发而冲出,同时流量过大的雾化气也使炬焰温度降低,这样发射强度也降低,信噪比变差。如果是单一元素的标准曲线,应选择谱线强度最大时的雾化气流量,若是混合溶液的标准曲线可折中考虑。本实验选择0.50 L/min,确保铅、汞、镉的谱线强度最大。
等离子气是指流经炬管外部的气体,主要是用来冷却炬管并稳定等离子体炬焰。由表2得出,铅和汞在12.0 L/min时谱线强度最大,镉元素的谱线强度随等离子气流量的增加而减小,但是对于不同型号的仪器等离子气流量有最低限,流量过低会导致外管过热而烧毁炬管,在本实验体系等离子气流量应大于11.0 L/min,由于镉元素的响应值较大,折中考虑可选择12.0 L/min,既确保炬焰稳定燃烧,又保证被测元素较大的谱线强度。
表1 雾化气流量对谱线强度的影响
表2 等离子气流量对谱线强度的影响
观测高度是观测窗中心到负载线圈上缘的垂直高度距离。分析元素经过原子化、激发、辐射等过程,不同的粒子在炬焰中的温度、电子密度、氩的各种粒子密度等参数在中心通道内有不同的轴向分布。由表3得出,在本实验体系铅、汞、镉的最佳观测高度为10.0 mm。
表3 观测高度对不同元素谱线强度的影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是大型精密分析仪器,可以实现RoHS检测中多元素同时分析,但运行条件复杂,尤其是雾化气流量、等离子气流量和观测高度对信噪比影响较大。为提高元素分析的灵敏度,分析检测的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将仪器调节到较优状态,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1]RoHS:2002/95/EC,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 令 [S/OL].[2011-10-01].http://www.cqc.com.cn/chinese/Upfiles/2007/5/200751810278429.pdf
[2]GB/T 26572—2011,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S].2011.
[3]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视原理与检测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564-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