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玉清
为防止“病从口入”,近年来法国人对食品安全可以说越来越重视,法国对于食品安全的控制也一直处于世界前列。
每种食品都有“身份证”。在法国,从农田、牧场到餐桌,都给食品建立了由专门机构设立的认证和档案标志制度。每项产品从产地、品种,到成分、日期和生态状况都有详细“身份证”记录。接下来,产品的加工、运输、储存等受到严密的检查和追踪,内容包括微生物特征、储存条件、病毒残存和新鲜度等。对从第三国进口的动植物食品要通过边境检查,并对冷藏库、运输设施和生产企业进行抽查。到了销售渠道,除政府相关机构监督检查外,食品市场无论是大超市还是自由市场,所售蔬菜或各种食品都标明了各种信息、价格,以及销售商店和个人标志,以方便追踪调查。
多项法律防止污染可能。为了使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时的追溯有法可依,法国政府建立和完善了一套法律、追踪、控制和监察的食品安全体系。上世纪90年代起,法国就陆续颁布了一些可操作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对食品的生产、销售到监督都明确了责任和标准。如《农村法》规定了食品单位的生产环境、卫生检查和产品质量标准等等;《消费法》对产品的成分、标签和销售渠道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控制法》则全方位地建立了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系统。
不安全的食品绝对不吃。法国人对吃比较“挑剔”,比如不吃野生动物,不吃河里钓来的鱼虾等。对于受质疑的食品,如转基因产品是否对人体有害等,许多人宁可信其有,绝不信其无,至今仍强烈抵制。
据调查,自2008年以来,法国人对有机食品的信任度下降了20个百分点。原因在于大部分人认为,有机食品未必生态,有机食品的好与坏都缺乏透明信息,有专家认为,与现代大农业相比,生态农业的有机堆肥更有利于细菌繁殖,且因为被免检而隐藏了更多危险,所以法国人并不一味迷信广告宣传和噱头,而是更重视食品的新鲜和清洁。
(摘自《滨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