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裁员高发病期,传统IT制造业何去何从?

2012-06-24 05:07吴勇毅
上海企业 2012年7期
关键词:惠普裁员苹果

吴勇毅

全球IT业进入裁员高发病期

全球IT业似乎进入裁员高发病期,曾经风光无限、旱涝保收的IT人才如今接连遭遇史来未有的饭碗难保的困境。

近日,全球第一大PC制造商惠普宣布其自成立73年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计划,将裁撤2.7万名员工,以期在2014财年后,每年为公司节省30亿至35亿美元开支。仅仅一年多就两轮“大血洗”,惠普怎么了?

而就在惠普宣布大裁员,全球最大半导体厂商瑞萨也计划裁员1万人,黑莓则“磨拳擦掌”预计再裁2000人时,松下“下手也狠”,将在本年度内对总公司7000人中裁员50%。此波裁员潮一波接一波,一浪比一浪大,引发全球IT业震惊与极大关注。

管理不善、创新不够、投资失利、经济萧条、业绩下滑,在诸多难题的困扰下,许多昔日IT巨头的日子尤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机。柯达甚至破产,香消玉殒。

而惠普更是似乎衰到了极点,甚至陷入分拆PC、“卖血求生”的境地。数据显示,惠普2011财年净利润为70.74亿美元,同比下降19%,而截至2012年4月30日,惠普第二财季营业收入为307亿美元,同比下降3%,净利润为16亿美元,同比下降31%。这已经是惠普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

研究机构ID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惠普占全球PC市场份额约16%,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其竞争对手联想的市场份额则达到14%,逼近惠普。而与惠普尴尬的数据相比,苹果今年第1季度成为了全球移动PC市场头号厂商,其iPad年增长率高达162%。

传统IT制造业“夕阳西下”?

曾经让世人仰视的许多IT巨人如今走到靠大裁员压缩成本以扭转经营颓势之境地,令人不胜嘘唏。究竟是什么让他们过早迈入“夕阳”?

究其原因,内外因素使然。以惠普为例,这个曾创造无数神话的硅谷老牌IT企业近两三年来无论在战略还是在管理上都为业内所诟病。从计划分拆售卖PC业务部门、停止WebOS运营,到两任CEO被快速“炒鱿鱼”,再到新任CEO惠特曼痛定思痛收回之前“分拆”和“停运”,以及近年两次大裁员,让惠普陷于动摇飘荡的十字路口中。知名IT观察家刘步尘称“这两年,惠普实际和雅虎一样,都在做无用功,而对手苹果、谷歌、英特尔却在不断成长。”

随着科技产业风向迅速转化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逐步转移,如今计算机业已经由桌面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产品加快迁移,并不断吞食传统PC业空间,然而惠普似乎还沉醉在过去的辉煌中,还抱着传统PC固步自封,仍没强烈意识到如今社会已迈进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看出,整个惠普基础研究和应用结构失衡,在软件、服务、商业模式等的作用与日俱增的云计算、移动互联时代,显然已经落伍,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了。

更令人担忧的是,惠普至今都没有真正找准自己的战略定位,时而弃“硬”从“软”,时而弃“软”从“硬”,政策飘忽不定,这就注定其要无奈地面对营收下滑和市场萎缩的窘境。

其实惠普如今面临的困境,是当前全球传统PC业低迷的现实缩影,也是包括惠普在内的各大传统IT制造商不得不面临的困局。拓 产业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指出,全球计算机业已进入“后PC”时代,其特征包括低价化效应弥漫整个PC产业,产业链每个环节的成本都被压缩到极小,迈入微利时代。DCCI创始人胡延平称,硬件已经越来越不具有优势,虽然惠普长期占据全球PC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但这是一个只有占有率、越来越不具备利润和价值的市场。早在2002年,担任IBM首席执行官的彭明盛就曾预言:“PC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未来将是感应器和智能手机的天下。”而去年接替乔布斯、任苹果CEO蒂姆库克也表示,“PC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更加方便、便携的设备将成为主流。”

从整个移动互联网兴起来看,苹果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不但革了摩托罗拉、索尼、诺基亚等许多传统IT制造商的命,而且也给惠普为代表的传统PC机生产商们敲响了警钟。而云计算的蓬勃发展,让全球IT产业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拐点,让包括惠普在内专门研发推广传统服务器的各大IT制造商一时手足无措,不知要坚守原有阵地,还是投入重兵重新布局新战略?于是在新一代高科技产品咄咄逼人的“围剿”下,那些坚守原阵地的厂商节节败退就不足为奇。

当然,我们也并不能全责怪惠普等老一代IT厂商没有一点与时俱进的意识、积极创新的精神,而是因“慢半拍”、“差一度”,就会让新商业机会失之交臂。随着新IT商业领域进入门槛越来越高,IT研发难度不断提高,要求企业对其投入也要不断的增加,那随之必然会对IT企业的资金实力、抗风险力、技术水平有更高的要求。企业如果不能承受这些压力达到要求,以更高的标准投入去尝试,而只是浅尝辄止,就容易面临落伍、被淘汰的局面,而不管你以前曾是多么辉煌。

传统IT制造业,何去何从?

不管是电子业、半导体,还是PC业、家电业,时下均已进入微利时代,这些传统IT制造业未来一两年将遭遇面临重大考验,尤其是不少昔日IT巨人,更是面临十字路口的战略方向决择,其何去何从,选择方向对否,将决定其兴衰成败。

面对瞬息万变的新形势,传统IT制造商不能再以旧思维来思考企业战略,必须要大刀阔斧地改变组织架构,将更大力量聚焦在用户体验、便携性、应用性、行业解决方案上,通过不断推陈出新,给客户、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多的创新型应用,为企业不断注入新活力,努力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惠普去年8月曾一方面宣布剥离增长停滞的PC业务,另一方面以103亿美元巨金收购英国最大企业软件公司之一Autonomy,以专注于业务增长较快、利润较高的IT服务,脱“硬”转“软”的战略转型路线显露无疑,也折射出惠普从主机销售商向软件与服务厂商转型的重大决心。此举受到不少业界人士赞同,认为通过剥离、分拆庞大PC业务,构筑类似IBM的商业模式,即专注于企业和政府相关的软件销售及服务业务,避开苹果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上犀利无比、难于撼动的锋芒,转而与其他行业巨头展开竞争,即IBM、甲骨文和思科,获胜机会或大些。然而传统PC占据惠普1/3强的营收,剥离出PC业务,就如缺一条胳膊少一条腿似的,在董事会、股东会引起强烈争议和反弹。始乱终弃,最后去年9月底新来的CEO惠特曼又废除了分拆PC的决定,决定PC和软件业务并重。然而问题的是,利润一天天下降的惠普能有充足的现金流维系高耗费的两个部门齐头并进?

在此次大裁员计划,惠普表示,重组预计每年将节省30亿美元到35亿美元,并用节省的资金增加三大重点战略领域的创新投入:向高价值、高利润产品类进军;将惠普的焦点放在云计算、大数据和安全、软件解决方案,强化在企业、商务和政府市场的发展;增加创新投资,推动差异化。

但有专家称,相比微软、IBM、谷歌每年数百亿美元的研发推广投入,一年投入30多亿美元,显得惠普在软件投入有些寒酸。

投入多少或许并不是主要,关键的是选对路子。而今世界一个是势如破竹的移动互联网,一个是如日中天的云计算,这代表今后传统IT巨头的两大转型方向:一是走苹果的消费电子模式(以移动互联网为主的个人市场),一是走IBM的软件服务模式(政府、企业市场)。然而眼前,对手林立,障碍重重,船大难掉头,IT大象要“跳舞”、转型,谈何容易?

以惠普为例,不管是要走苹果模式,还是走IBM模式,都需要惠普拥有完整多层次的全产业链支撑和垂直整合能力。

如走苹果模式,这就要求惠普能为客户、消费者全面提供从硬件到应用、从应用到服务的全部,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应用商店、内容、售后服务等,而且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必须总是领先,然而这些恰是惠普面对竞争对手的弱点,而且短时无法改进。在此领域,目前微软联合诺基亚共建“移动生态圈”、谷歌收购摩托罗拉打造“无线新生活”,就是要强化自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垂直整合能力,而移动老大苹果更是不用说了。从当前的情况看,惠普虽然以12亿美元收购智能手机制造商Palm,但在移动互联网似乎还是新手,尚没有技术根基、实力与新老巨头同场竞技。

惠普这几年也一直试图努力脱“硬”从“软”,向软件服务商、解决方案商积极转型,曾经甩卖PC业务给中国联想、专心致力软件服务的IBM模式成为惠普学习的一大楷模,也是致力方向。但是,在这条路上,IBM、甲骨文和微软等也早已严阵以待。惠普尽管通过收购Autonomy公司修补了企业在互联网、搜索方面的差距,惠普也宣布将裁员省下的钱重点放在云计算、大数据和安全、软件解决方案上,强化在企业、商务和政府市场的发展,然而在云计算、数据库、中间件、协作软件、业务应用程序、分析软件等市场领域方面,微软、IBM、甲骨文、SAP等对手早已捷足先登,并将市场围得严不透风,惠普要进来抢得一份市场蛋糕,必然要付出数倍努力。当前留给惠普的时机也并不多了。

因此,不少业内专家认为,在“前是狼后是虎”的重重压力下,包括惠普在内等众多传统IT厂商面临的最大挑战仍是如何制定出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的经营战略,更快地从技术产品向客户需求转型,让更多创新型、适用于消费和企业两级市场、并领先行业的产品及早进入市场,或许就能“柳暗花明”,再振雄风。

猜你喜欢
惠普裁员苹果
人人车“暴力”裁员
收获苹果
拿苹果
值得安利 ZUKZ2 Pro
会说话的苹果
惠普增加裁员5%
惠普推出全新系列激光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