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新华
《庄子·齐物论》中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大意是:“大知太过宽泛,小知又很琐碎;大话‘盛气凌人,碎语‘喋喋不休。睡时‘神魂交错,醒时‘四肢不宁……”读了总觉得是在描述当下的世态民情,尤其是议论文化和文化人的。
于是想到新近所读到的史中兴先生的新作《才子》,内中主人公卜晓得教授穿行于妻子、情人、师友、权贵之间,如鱼得水,而一场所谓的“大师赛”,竟将他推到“天下无人不识君”的峰巅。然而,为了这顶“大师赛”的桂冠,卜晓得毕竟劳心劳力,处心积虑,机关算尽,耗费了许多心神,最后却落了个“妻离‘妾去,独守空房,孤芳自赏”的境地。
大师原本是一种独到的文化和思想内涵的界定,但正如“快餐”已然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时尚一样,在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里,“大师”们所体现的文化不仅越来越具备了“快餐”的特点,就是“大师”们自身,也越来越成了时尚文化和娱乐文化酒桌上的一道道“佳肴美味”。
那么,身处一个越来越“急功近利”、“浮华虚荣”的时代,我们身边究竟还有没有大师?如果有,是否又确实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甚至还不得不令我们去费心选出其中的“大师冠军”呢?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当今中国许多通过几本书或几次演讲就被众多“粉丝”追捧,或者人为精心炒作而成的“大师”们,多少还是有些文化底蕴的。他们中有些人,在对某段历史和某本书、某个人的研究和阐释上,甚至还很有一些自己独到的心得和体悟。但不甘寂寞,将出镜率、见报率看得和生命一样重要,而且不失时机地将学术和“官、商”勾结,以此捞名,捞钱,捞房,捞股票……却也将他们的精神永远限制在真正的大师门外,而无可挽回地堕入“伪大师”或所谓“学术明星”的一群。
卜晓得应该就是这样一个伪“大师赛冠军”了。
这一点,书中一位商界大亨范开渠和他手下一位叫小单的人的一段对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单:“这个卜(晓得)教授也很有名,是丘陵还是大山?”
范:“一座假山吧。”
单:“董事长,您赞助大师赛,是不是想推出几个像昆仑一样的大师?”
范:“推出几座假山还差不多,大山是自生的,假山可以堆可以垒……”
这里,也就道出了一个天机——就是在我们这个似乎“无所不能”的“商业化”时代里,原来“大师”也是可以通过“财团”或“商界精英”们的“银子”造假山一样“再造”出来的。
但既然是用银子造出来的“伪大师”——就像用金粉涂抹过的金光灿灿的泥塑菩萨一样——就一定还要不断地用银子(或金粉)来维护。而精于利益算计的“商界精英”们,也一定不会做赔本的买卖。于是,反观现实,我们可以看到:所有通过炒作而诞生的伪“大师”们,后来无一不成了企业或产品的代言人,有些据此不仅获得了企业的“赠房”或“赠车”,甚至还持有了企业上市的原始股票,终于“学界”与“商界”,“大师”与“大亨”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以至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可是,这样的“大师”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于国,于家,于民,于文化,于时代精神,于社会道德伦理……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呢?
从来的文化,就本质而言,大致也就三种。一种是属于“生存技能”的文化,一种是属于“娱乐享受”的文化,一种是属于“生存智慧”的文化。
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如今所作的基本上都是“生存技能”文化的普及和提高,学生们到学校来读书的一个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毕业后可以找到一份赖以生存的“好工作”。
我们电视的“娱乐频道”,我们报纸的“娱乐版面”,我们神州大地上“灿若群星”的“洗脚店”、“夜总会”、“卡拉OK”、“按摩院”等等,所作的基本上也都是“娱乐享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那么,作为“生存智慧”的文化,除了报纸的官样文章,电视、电台的偶尔插播外,又有一些什么样的组织和个人在推动呢?如果我们不再“瞒和骗”的话,应该承认在那些最积极的践行者中,就有如常年默默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和在民间普及传统文化的组织和个人。而如果我们再细加观察,又可发现:那些践行者多是一些具有信仰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只有“生存技能”和“娱乐享受”文化的滥觞,而没有“生存智慧”的文化作为铺垫,人类是很难看清自己的方向的,同时还会因为自己的“短视”和“急功近利”而引致无可挽回的“短命”。
同样,如果我们的文化总还只是在“生存技能”和“娱乐享受”中打转转,而不对于“生存智慧”投以更多的注意力,那么,相信我们这块土地上充其量也只能永远生长出些“大匠”、“大亨”、“大腕”什么的,而想要“大师”辈出,这念头本身就不靠谱。
庄子曾有一句名言,叫做:“大道不称,大辩不言。”相信他老人家如果还能活到今天,看到或听到我们今天的“大师赛”,大约也还会说——“大师不争”吧。
感谢史中兴先生的《才子》,它激发了我有关“大师”和文化这样一些也许不合时宜的感想!
【原载2012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副刊》】
题图/帽子满天飞/王银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