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爱妞,魏家泉
(宝鸡市康复医院,陕西 宝鸡 721001)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正逐渐被人们接受。而让患者参与治疗决策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模式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患者参与治疗决策已经被西方许多国家视为良好医护治疗的一个重要标志[1]。而在我国患者参与治疗则开展相对较晚。目前,国内仅有关于癌症、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报道[2],关于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报道相对较少,而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报道更加缺乏。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对治疗结果有着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年轻的患者。我们通过对宝鸡市康复医院内的医护人员关于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调查,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将宝鸡市康复医院(二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内的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1年9月至2011年10间在宝鸡市康复医院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其中男42名,女78名;医生65名,护士55名;受教育程度:中专12名,大专29名,本科53名,硕士及以上26名;30岁以下16名,30~40岁42名,40~50岁48名,50岁以上14名;工作年限:5年以下8名,5~10年38名,10~20年48名,20~30年22名,30年以上4名。回收调查问卷118份,回收率98.33%,最终有效问卷114份,有效率为95.00%。
1.2 方法 应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医护人员关于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态度和实施进行调查。调查问卷设计主要包括医护人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知识、态度和实施。涉及内容包括让患者了解病情、诊断报告、参与制定药物选择、治疗关系等方面。共包括问题16道:其中对充权及患者参与治疗的概念理解2道题,对患者参与治疗的态度6道题,患者参与治疗的现状8道题,每题3个选项,均为单选,按1~3级评分,评分越低则医护人员对患者参与治疗的重视程度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率比较采用χ2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可能影响医护人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知识、态度和实施的因素(性别、受教育程度、年龄、工作年限)作为变量,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
2.1 医护人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知识、态度和实施现状的调查结果 知识:69.3%的调查对象对“患者参与治疗”的概念熟悉,7.0%的调查对象对“充权”的概念熟悉。态度:被调查医护人员对支持共同决策、增加治疗依从性、了解疾病知识、诊断报告、药物使用的决策、参与全程治疗支持态度分别为62.3%、79.8%、96.5%、56.1%、69.3%、41.2%。实施:被调查医护人员在接纳患者意见、主动解决困扰、主动讨论病情、诊断报告、药物使用决策、健康宣传、预后告知、参与治疗等方面实施支持的分别为50.0%、81.6%、79.8%、41.2%、24.6%、93.9%、64.0%、24.6%,见表1。
表1 医护人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知识、态度和实施现状的调查结果[例(%),n=114]
2.2 在诊断告知、药物使用决策、参与治疗程度的态度与实施的评分比较 医护人员在诊断告知、药物使用决策、参与治疗程度的态度的评分明显低于实施(P<0.01),表明医护人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实施明显低于态度,见表2。
表2 在诊断告知、药物使用决策、参与治疗程度的态度与实施的评分比较[例(%)]
2.3 影响医护人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知识、态度和实施的因素分析 医护人员对患者参与治疗的知识、态度和实施与其受教育程度、年龄及工作年限呈负相关(r=-0.28、-0.33、-0.18,P<0.0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精神卫生的关注和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我国目前有精神疾病患者1 600万人,精神疾病在我国卫生总负担中列首位[3],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重性精神病是指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症状,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4]。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转变,治疗过程变成不仅仅是临床医生给患者提供一种治疗方案。而更加注重人性化的管理,在治疗过程中应尊重患者的选择,与患者讨论治疗的基本问题。西方许多国家已经把患者参与治疗作为良好的医护质量的标志之一。通过患者参与治疗不仅仅表达对患者的尊重,同时有研究表明,患者参与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5-6]。在医学领域,我们可以用“充权”一词描述患者参与治疗的过程,即加强患者掌控自己生活的可能性[7],对精神病患者来说,就是强调患者与医护人员相互交流,共享信息的过程。充权可以使患者在治疗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更大的自主权,对于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结果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我院临床医护人员的调查,旨在调查医护人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态度和实施情况。通过调查发现,69.3%的医护人员对患者参与治疗的概念有所了解。但对充权的概念则只有7.0%的人有所了解。在对患者参与治疗的态度调查中,除让患者参与治疗全过程这一项,其余项目被调查医护人员对患者参与治疗持支持的都在50%以上,增加治疗依从性、了解疾病知识、诊断报告、药物使用的决策支持态度分别为62.3%、79.8%、96.5%、56.1%、69.3%。说明经过数十年,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经深入人心,大部分医疗护理人员已经开始重视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对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而让患者参与治疗也受到了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被调查医护人员在接纳患者意见、诊断报告、药物使用决策、参与治疗等方面实施支持的分别为41.2%、43.9%、24.6%、24.6%,远低于对患者参与治疗的态度。这可能是因为医生对精神病患者的自主能力缺乏信心,没有具体实施方法。在一项让癌症患者参与治疗的研究中,研究者指出在让患者参与治疗的实际实施中,医生虽然认为应该鼓励患者参与治疗,但实际上缺乏时间、缺少充分的依据,对患者缺少信任,影响了具体的实施。在精神卫生领域,这种现象同样存在。
在进一步对影响患者参与治疗的因素分析中,我们得出医护人员对患者参与治疗的知识、态度和实施与其受教育程度、年龄及工作年限呈负相关的结论。这对我们未来工作有一定启发,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宣传,开展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参与治疗的认识,鼓励医护人员让更多的患者参与治疗,让患者有更大的自主权,从而减轻重性精神病患者的耻辱感和自我歧视,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1]Hamann J,Cohen R,Leucht S,et a1.Do patients withschizophrenia wish to be involved in decisions about theirmedical treatment[J].Am J Psychiatry,2005,162(12):2382-2384.
[2]马丽莉,何 仲.癌症患者参与治疗、护理决策的现状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10-12.
[3]丁 媛.中国患者参与治疗决策影响因素论述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2011,11(3):166-167.
[4]黎丽燕,吴福喜,温紫娴.176例重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J].广州医药,2011,42(4):11-13.
[5]张利娟,黎荣新,李彩玲.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前家属健康教育及相关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0,21(8):123-124.
[6]钱宗鸣,朱 宁.患者在医疗决策中的作用(临床决策论坛版)[J].医学与哲学,2008,29(8):3-5.
[7]Vollmann J,Bauer A,Helmchen H,et a1.Competenceof mentally ill patients:A comparative empirical study[J].Psychol Med,2003,33(8):1463-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