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的给药途径研究

2012-06-21 08:16王江敏
中外医疗 2012年33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皮下低血糖

王江敏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53

糖尿病是临床当中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中老年人多见,其发病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者是绝对不足以及胰升糖素的活性不断增高造成的代谢紊乱,患者常常伴有蛋白质、脂肪以及糖代谢失常的病症,临床特征主要有乏力、消瘦、烦渴、多尿以及多饮等症状[1]。糖尿病治疗的药物主要是胰岛素,目前胰岛素的给药方法主要有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以及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现对2009年1月—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胰岛素两种给药途径进行治疗,并对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胰岛素给药途径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9~75岁,平均57岁;病程10 d~11年,平均5.5年。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0~74岁,平均57岁;病程10 d~12年,平均6年。80例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均没有明显的心脑血管疾病,没有酮症酸中毒、尿路感染等疾病;排除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官功能不全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以及运动常规治疗方法。在饮食方面,要多食用富含纤维素、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食物,合理地安排膳食,三餐的热量可以按照早餐1/5、午餐2/5以及晚餐2/5的比例进行。在运动方面,嘱患者每天运动20~45 min的时间,运动方式以打太极拳、慢跑、散步以及骑自行车等为主。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在三餐之前皮下注射甘舒霖R,睡前皮下注射甘舒霖N,通过血糖监测仪来监测患者的血糖值,根据患者每天指尖的血糖情况来对胰岛素的使用剂量进行调整。

1.2.2 观察组 该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进行治疗,胰岛素泵为韩国丹纳胰岛素泵,胰岛素为诺和灵R,连续导管将针头与进行泵连接起来,将针头埋置皮下24 h输入基础胰岛素量,在进餐的时候要追加餐前的胰岛素,患者全天胰岛素用量为0.5 U/(kg·d),其中 1/2作为基础用量,另 1/2 作为追加用量,在 3餐之前进行平均分配,通过血糖监测仪来监测患者的血糖值,按照血糖值对基础用量以及三餐前的追加用量进行调节。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岛素的平均用量、血糖的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空腹血糖值<6.2 mmol/L,三餐之后2 h血糖值<8.0 mmoL,患者的血糖≤3.8 mmol/L则视为低血糖。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

2 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岛素的平均用量、血糖的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胰岛素的平均用量(U/d)血糖的达标时间(d)低血糖发生率[n(%)]观察组对照组40 40 6.79±1.85 7.89±1.91 10.18±0.58 13.45±4.13 33.1±8.5 42.6±10.1 3.0±0.9 7.6±1.3 0(0.00)3(7.50)

3 讨论

糖尿病为一组主要是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不断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的话会出现多系统损害,导致患者肾脏、心脏、神经系统、血管等组织出现慢性进行性的病理改变,最终会引起功能缺陷以及脏器官衰竭,患者的死亡率较高[2]。因此,及早治疗对于病情以及并发症控制有着重要意义。目前,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饮食习惯的变化,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方面主要是以运动治疗以及控制饮食等为主,病情稍重的患者则给予口服药物来进行治疗,当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往往采取皮下注射胰岛素方式进行治疗。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以及对胰岛素给药途径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胰岛素泵是通过1条软管与人体相连接,24 h向患者体内持续性输注胰岛素的一套装置,它通过模拟人体健康的胰腺胰岛分泌素生理模式,严格按照人体所需要的剂量持续性地将胰岛素推注到患者的皮下组织当中,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全天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之下,实现治疗的目的[3]。而且胰岛素泵在夜间的还可以输出少量的胰岛素,有效补充了患者体内的胰岛素,降低了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同时,在后半夜的时候还可以自动增加输出胰岛素的量,降低了凌晨时候高血糖的发生率。通过这样模拟人体健康的胰腺胰岛分泌素生理模式,减少了胰岛素全天的使用量,也减少了餐前胰岛素的使用量,有效避免了由于大剂量短效以及中效胰岛素注射之后在患者体内的出现重叠作用,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率。同时,通过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也避免了胰岛素多次注射带给患者麻烦,减轻了多次注射带给患者的痛苦。它通过模拟岛素分泌曲线,避免了其对β-细胞所造成的毒性作用,及时地使受到损害的胰岛功能可以得到适当得恢复,有效缓解了胰岛素的抵抗状态[4]。

通过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来看,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岛素的平均用量、血糖的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要优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效果,降低了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缩短了患者血糖的达标时间,减少了胰岛素的平均用量,而且由于持续性给药,观察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而且胰岛素泵携带方便,对患者的生活没有太大影响。但是,由于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的医疗费用要比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高,对于患者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因此在使用的时候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不少患者会选择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式来进行治疗[5]。

综上所述,两种给药途径相比较,虽然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也可以很好地控制患者的病情,但是治疗效果要低于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

[1]吴伟敏,姜敏炎.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0,6(11):1220-1221.

[2]万静波,华飞,戈敏娟.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15(5):306-308.

[3]张陵武,李金明,刘琛.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7):1936-1937.

[4]张光全,程泰熙,李玲,等.胰岛素给药途径及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11,11(13):57.

[5]李军,张建军,邹荣,等.不同胰岛素给药途径在 DKA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9,20(9):555-556.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皮下低血糖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不同内镜术治疗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