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及护理

2012-06-19 17:45张玉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5期
关键词:导尿管盆腔炎药液

张玉梅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中医院,十堰442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及护理

张玉梅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中医院,十堰44210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将94例慢性盆腔炎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7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瘀解毒汤保留灌肠。治疗20 d后比较2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对照组为66.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标本兼治的特点,效果明显。

中西医结合;慢性盆腔炎;化瘀解毒汤;保留灌肠;护理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性病变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可一处或多处同时发生。一般用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并不理想,病情较顽固,慢性盆腔炎属祖国医学痛经,带下病,腹痛之范畴,临床颇为多见。我科为综合内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两年共收治的94例慢性盆腔炎病人中47例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湿通络中药组成化瘀解毒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综合内科病房收治的慢性盆腔炎病人94例,年龄18~57岁;病程6个月至12年,病情反复发作;下腹疼痛72例,兼腰痛36例,兼肛门坠胀43例,盆腔包快10例,不孕12例;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7例,2组病人年龄、病程、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组成的化瘀解毒汤保留灌肠。所有病人2周前停用其他药物,随后进行20 d的治疗和3个月的随访,比较2组病人的治疗效果。

1.2.1 治疗方法①常规治疗。用头孢曲松钠4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替硝唑200ml静脉输注,每天1次,连用7d;口服妇科千金片(珠江千金药业有限公司),每次6片,每日3次,连用20d;同时注意休息、保暖、不食生冷、增加营养等。②化瘀解毒汤保留灌肠。药方组成:丹参30g,赤芍15g,鱼腥草30g,红藤30g,蒲公英30g,半桂莲30g,黄柏15g,桂枝10g。炎性包快或附件增厚,加三棱15g,莪术15g;腹痛严重,加延胡索10g。由我院药房统一配药,专人煎制成200ml袋装。用法每晚1次保留灌肠,入睡前使用为佳。用18号导尿管插入直肠,深度15cm~20cm,药液温度39~41℃,先慢后快,30min滴完,以病人无不适感为宜,平卧1h~2 h或直接入眠。连用20d后评定疗效,经期停用。

1.2.2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症状、体征及妇科检查均恢复正常,B型超声提示子宫附件正常,盆腔无包块及积液;有效:症状消失或好转,妇科检查有明显改善,B型超声提示子宫正常,盆腔包块及积液减少或消失;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妇科检查局部病变未改善,B型超声提示盆腔情况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 组病人慢性盆腔炎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2 组疗效比较(n,%)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慢性盆腔炎一般病程较长,大多数病人因反复发病,心情焦虑和急躁,对身心健康影响很大。故在护理工作中要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听取病人主诉,经常巡视病房,与病人交谈,介绍本病发生机制、主要表现及诱发和加重因素,为其分析病情,介绍治疗方案及治疗成功的病例,并介绍与治愈者交流,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安慰体贴病人,消除其烦恼、忧虑,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并能及时准确地把治疗的体会、效果作出反馈,以利整理和总结;介绍中药灌肠治疗的好处及已取得的经验和疗效,以增加病人对中药灌肠治疗及治愈疾病的信心。对住院病人出院后电话跟踪随访,及时掌握病人的感受及体会。

3.2 灌肠护理灌肠前向病人解释灌肠的目的、方法、配合注意事项。嘱病人排空大小便,向其说明灌肠药液量少,药液温度与体温相仿,解除其对灌肠的顾虑,以消除紧张情绪。灌肠时用屏风遮挡病人并关好门窗,以防病人受凉,注意保护病人隐私。病人取左侧卧位,臀部适当抬高,臀下垫小中单,用液状石蜡润滑导尿管前端,将导尿管轻轻插入肛门15cm~20cm,插管时嘱病人深吸气,保持肛门肌肉放松,操作要熟练、动作轻柔,减少因插管带来的不适。灌肠液温度(39℃~41℃)不可过高或过低,量要适中,灌肠后嘱病人平卧休息1h~2h,或直接入眠(本研究灌肠时间多在晚上,临睡前执行效果为佳),尽量延长中药在体内的保留时间以利吸收。灌肠结束后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加盖衣被保温,注意避免直接吹风,病室宜温忌寒。

3.3 病情观察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后反应及效果,住院病人随时观察腹部症状及体征并记录,比较病情改善情况。每3d观察记录下腹疼痛、腰痛、白带量、肛坠等主要症状变化情况1次;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盆腔B型超声及白细胞计数检查,以综合判定疗效。

3.4 输液护理做好“三查七对一注意”,输液前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告知病人药物名称,向病人讲解所用药物的作用、用药时间和用药时的注意事项,使病人心中有数。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有无输液反应,确保输液安全,观察用药后的效果。

3.5 饮食护理历代医家对“食疗”“食养”有很多论述,饮食的宜忌对疾病的恢复很重要,饮食护理得当可以起到扶正祛邪、恢复健康的作用。因此,在饮食护理中指导病人忌食生冷、辛辣及寒凉性质食物,宜进食高维生素、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如排骨汤、瘦肉汤、鱼汤、新鲜蔬菜等。可指导病人多选用核桃、黑芝麻、银耳、动物肾脏等以补益肝肾。

3.6 健康教育注意个人卫生,尤其在经期要注意会阴部清洁,可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会阴部,每日1次或2次;每日换清洁内裤;嘱病人节制房事;平时多进行户外锻炼,增强体质,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4 讨论

慢性盆腔炎多因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因病人体质差,病情迁延所致。属中医学“腹痛”“带下”“不孕”等范畴。中医学认为以湿热型多见,其主要病机是气滞血瘀,湿热之邪乘虚入侵,淤积胞宫,阻滞气血,不通则痛,故瘀血是慢性盆腔炎的病理基础[2];治则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湿为主。方中赤芍清热凉血散瘀,红藤活血散结;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三棱长于破血行气,莪术长于消积止痛,两者相须为用,功效倍增,一可破气中之血,一可行血中之气;鱼腥草、蒲公英、半桂莲清热解毒,黄柏清热燥湿,延胡索散瘀止痛,桂枝温通经络,矫正凉药偏性[3]。本方总体偏于凉性,阳虚体质不宜应用。

药理研究证实,活血化瘀中药能使血流加速,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况,加强新陈代谢,以利炎症吸收和消退,促进组织的修复和松解粘连的结缔组织;再加上盆腔内有很丰富的静脉丛相互交通,通过直肠滴注温热的药液保留灌肠,使药液直接通过直肠、结肠的吸收到达病灶部位,同时温热的药液对周围组织也起到热敷的作用,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增加了药液进入盆腔组织,从而能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促使气血运行,进而加强局部组织营养,提高了局部组织免疫力,利于炎症进一步局限吸收,组织修复。另外,护士应采用了双腔导尿管替代传统的肛管进行保留灌肠,用导尿管前端气囊充气将导尿管固定在直肠内,既使导管不易滑脱,又封堵药液不外溢,确保了药液量和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以此优化了灌肠药物的功能。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对照组为66.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标本兼治的特点,疗效确切。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243253.

[2]刘敏如,谭万信.中医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46850.

[3]孔增科.实用中药手册[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093,278292, 369370.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5.105

1672-2779(2012)-05-0150-02

:韩世辉

2012-01-11)

猜你喜欢
导尿管盆腔炎药液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治斑秃
治慢性支气管炎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48例反复发作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