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2012-06-19 17:45:56周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5期
关键词:西咪替丁喜炎轮状病毒

周博

(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医院儿科,鞍山114000)

中成药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周博

(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医院儿科,鞍山114000)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联合喜炎平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注射液10mg/kg•d以及补液、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下,加用西咪替丁注射液10毫克每公斤每天和喜炎平注射液5~10毫克每公斤每天静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结论西咪替丁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西咪替丁;喜炎平;轮状病毒性肠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小儿秋冬季节腹泻的常见病,多见于6~24个月小儿,病初1~2d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个别有多器官受累等。以往多采用病毒唑加补液对症治疗,我们采用西咪替丁联合喜炎平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病儿,诊断符合全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0人。其中治疗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小于6个月4例,6个月到24个月20例,24个月到3岁6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小于6个月3例,6个月到24个月18例,24个月到3岁9例。2组在临床症状和年龄、性别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注射液抗病毒,维持水、酸碱及电解质平衡,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注射液10mg每公斤每天,喜炎平注射液5~10mg每公斤每天静脉输入。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显效:治疗72h内大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h内大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改善明显;无效:治疗72h内大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

2.2 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χ2=6.72>5.99P<0.050)。见表1。

表12 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小儿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小儿腹泻常见病,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该病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病初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轮状病毒是一种车轮样、直径为70纳米的双股RNA结构的病毒,由于RNA病毒经常发生点突变,故重复感染多见。轮状病毒性肠炎病变主要累及十二指肠和空肠,仅少数可累及胃、回肠和结肠。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坏死,其微绒毛肿胀、不规则和变短,受累的肠黏膜细胞脱落,遗留不规则的裸露病变,固有层可见淋巴细胞侵润。因此,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能力受累而形成腹泻;同时,继发性双糖酶分泌不足,使食物中的糖类消化不完全而积滞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血浆和肠内的渗透压增大,肠黏膜细胞分泌大量水分并从血浆中吸取水分进入肠腔,直到肠腔内容物被稀释成等渗为止。大量肠腔内容物促进肠蠕动,加重腹泻[2]。

西咪替丁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可明显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其次,西咪替丁为组胺H2受体拮抗剂,能够抑制组胺等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肠黏膜水肿,促进绒毛修复,恢复肠黏膜的吸收功能;西咪替丁还可以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能减轻H+对病损肠黏膜的刺激,有利于绒毛修复[3]。

喜炎平注射液的主要成份是穿心莲内酯总酯磺化物,穿心莲对腺病毒Ⅲ、流感病毒甲Ⅰ、流感病毒甲Ⅱ、流感减毒甲Ⅲ、呼吸道道合胞病毒等有灭活作用;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对金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等细菌均有明显的杀菌和抑菌作用;对多种内毒素、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的发热有解热作用。其口服300mg/kg的解热作用与同等剂量的阿司匹林相当[4]。穿心莲增强机体免疫提高血清白介素水平,增强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脾内T、B细胞密度、促进免疫球蛋白形成。总之,喜炎平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腹泻患儿临床症状,并能提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对细菌和病毒的吞噬能力,具有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促进感染恢复。

西咪替丁与喜炎平联合应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确切,有临床应用价值。

[1]方鹤松,段恕诚,董宗祈.全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

[2]叶礼燕.急性腹泻的病理机制与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9):943-944.

[3]韦立功.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现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3(2):207-封底.

[4]刘华,李丽,王成.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0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3,1(22):51-52.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5.077

1672-2779(2012)-05-0111-01

:苏玲

2012-01-20)

猜你喜欢
西咪替丁喜炎轮状病毒
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防不胜防的秋季轮状病毒腹泻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5
西咪替丁联用禁忌
家庭医学(2016年3期)2016-04-05 22:23:01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探讨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50例效果观察
哈尔滨医药(2015年2期)2015-12-01 03:57:22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手足口病77例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39
喜炎平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5例
中国药业(2014年24期)2014-05-26 09: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