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媒介形象分析

2012-06-18 09:24孔燕,李越,姚超
今传媒 2012年6期
关键词:媒介形象中国青年报

孔燕,李越,姚超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02年至2011年十年期间《中国青年报》上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内容的39个文本进行研究,发现《中国青年报》对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关注点集中在对教育革新的促进和高考加分两方面。同时,对于大赛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方面,《中国青年报》持赞扬、乐观态度;而对于大赛促使获奖者所持有的保送资格、加分资格方面,《中国青年报》又持有否定、怀疑的态度。

关键词: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媒介形象;《中国青年报》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6-0010-03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国家建设的重任,青少年时期又是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青少年创新意识的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科学素养的提高,对于我国建设创新性国家至关重要。于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文中简称“大赛”)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的初衷下应运而生。1982年中国科协牵头举办的 “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以及2000年与“全国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合办的改革;经过20年的发展“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经成为我国国内面向学校中小学生开展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1]。从2002年开始每年一届的大赛更是我国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盛会。大赛的活动内容包括两个系列,一个是竞赛系列,一个是展示系列。竞赛系列活动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和优秀科技教师评选。展示系列活动包括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展览、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获奖作品展览等[2]。

2002年开始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的一、二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具有高校招生保送资格。2012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取消大赛获奖者的保送资格。但应届毕业当年可以增加不超过20分向高校投档,同时,有关获奖学生拟参加2012年高考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的,在同等条件下高校应优先考虑给予参加考核资格。笔者在中国期刊网检索“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发现关于此大赛的研究较少,多是关于大赛选题方面的研究,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赛课题状况调查》[3]、《学会在创新活动中继续创新——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选题途径的可持续探讨》[4]、《试述研究性学习选题的科学性——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的视角探讨》[5]等。但是作为一个举办了20多年并且有着较强影响力的大赛,媒体到底构建了怎样的形象?是否对大赛进行了错误的解读?这些都是应该着力研究的。

一、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笔者选择《中国青年报》的纸媒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中国青年报》是隶属团中央的一份综合性报纸,其新闻报道内容准确、全面,报道体裁丰富,从而可以确保本研究所收集资料的权威性和连贯性。二是《中国青年报》作为一份具有鲜明青年特色的全国性报纸,必定对于这个青少年科技类比赛呈现出較高的关注度。由于2002年大赛开始以统一的名称,固定每年8月份相继在全国各地举办;而从2002年开始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的一、二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具有保送资格,使得大赛的社会关注度得以提高。故笔者认为,样本日期从2002年开始是恰当的,足以反映规律。

(二)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量化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篇数、频数的统计与分析得出《中国青年报》对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报道的数量和比例。同时,通过对报道文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得出这些统计数据所代表的属性和意义。

(三)样本采集。自2002年以后,主办方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大赛正式名称,且没有其他的简称形式,因此笔者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关键词在“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http://lib.ncu.edu.cn/dbportal/dbs/cnki- ccnd.shtm)进行内容搜索,共得出39篇相关报道。在具体的收集资料过程中,本研究以“篇数”为基本单位,以每年为时间单位,对于数据库中出现“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相关的每个文本,按照发表时间、版面、报道倾向、报道主题等四个方面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二、分析结果

(一)篇数统计。如表1所示,2002年2篇报道,此后除了2008年的1篇新闻外,其余年份均为5篇左右。这种变化反映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因其不断的规范化以及与高考的紧密联系,而逐渐获得人们的关注。特别是2006年,澳门作为大赛的举办地,使得大赛的规格提高,成为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2007年开始,《中国青年报》不再登有关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办与闭幕的动态消息,到了2008年只有1篇报道提及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这说明比赛自身的话题意义开始下降,从而在媒体上淡出。但从2010年开始,高考保送与加分制度的改革等话题的热议,又将大赛重新拉回公众的视野中。

表12002~2011年十年间的发表篇数和频率

(二)版面位置。由于《中国青年报》的实际版面名称较为繁杂,为了突显特征,笔者在统计的过程中对于有些版面做了合并同类项的处理。具体为:评论观点一项包括“共青视点”、“共青观点”、“青年话题”;教育/考试新闻一项包括“教育技术”、“教育科学”、“教育考试”、“教育”、“考试”;特别报道一项包括“特别报道”、“两会特刊”、“高考中国”。

表22002~2011年十年间的相关报道的版面位置

如表2所示,教育/考试版最多,有14篇;其次,刊登在要闻版上有7篇报道;特别报道版有5篇,其中多是以高考加分、保送为主题的报道。这表明一方面,全国青少年创新能力大赛有两个最重要的受关注点:即一是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教育和培养,以及城乡教育的差异;另一个则是与教育相关的高考话题。另外,要闻版上的报道大多数是关于全国青少年创新能力大赛举办或者闭幕的动态消息。笔者发现其中6篇出现在2007年以前,从2007年开始此种动态消息就不再出现在报纸上,可能是因为中国青年报社创办的网络媒体“中青在线”进行相关的报道。

(三)报道倾向。在本文中,笔者将展现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促进青少年创新能力、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体现青少年的积极进取等报道归类为正面的报道;将大赛阻碍青少年成长或教育的报道归类为负面的报道。中性则是指报道的论述语气中没有明显的正负倾向或者多次出现正面以及负面的倾向,即利弊两面都论及,比较中立。

表32002~2011年各年相关报道的报道倾向

如表3所示,总的来说,《中国青年报》对全国青少年创新能力大赛的报道中,正面和中性的报道是占绝对优势的,约占总报道的80%;负面报道8篇。笔者发现2008年到2010年,几乎不见正面报道的踪影。这3年的报道全部是高考加分方面。这表明《中国青年报》对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大赛在态度上的两面性,一方面对于大赛在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方面持赞扬、乐观态度;另一方面对于大赛获奖者所持有的保送资格、加分资格又持有否定、怀疑的态度。

(四)报道主题。从表4可以看出,关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报道主题以“高考”最多。近年来,高考加分、高考移民、高考作弊等关于高考公平和公正的话题在媒体上持续升温,而教育主管部门也多次面临着有关高考改革的追问。因此,与高考保送、加分、自主招生等有着紧密联系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必定在此方面有着较高的报道率。

另外值得主意的是,“高考”主題的15篇文章中有6篇为负面倾向的报道。报道显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似乎成为教育公平、高考公正、招生透明等方面的阻力;反过来高考加分、保送等奖励性的措施诱惑着家长、教师等成人越俎代庖,并不利于青少年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这些都引人深思。其次是教育方面的报道,这与《中国青年报》自身注重对于青年的教育、引导和服务有关,更与国家举办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设立奖项的初衷相同,即通过重视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创新性国家。

表42002~2011年十年间相关报道的报道主题分布

三、“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媒介形象发展阶段

(一)20022007年: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的试验田。虽然2002年的2篇报道的主题全是“高考”相关的,但是紧接着的2003年一直到2007年的14篇报道中,其中“教育”为主题的报道有7篇之多。《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在转换》中探讨了信息时代下教与学的关系;《为获奖还是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中描述了高校实验室对于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发挥的重要作用;《发明创造能力为何低于小论文水平》强调对于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要注重实务方面,不能只做“书面文章”;《深圳有个青少年时间展能指导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居全国首位》及《让快乐与成长同行》高度评价了深圳、北京、长沙三地对于应试教育的改革,对于青少年创新能力的重视;《我的学生太需要科技教育了!》则揭露了农村科技创新教育的缺乏,呼吁教育公平。可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对于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高功不可没;同时又对于素质教育改革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2008~2010年:特权阴影下名校入场券。2008年~2010年的8篇报道中,关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报道全部以“高考加分”或者“高校自主招生”等为主题,揭露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弊端和自身不可回避的尴尬之处:即兴趣和学业在时间上的不可调和,科技创新和高考在精力上的不得兼顾。这些报道使用“腐败通道”、“加分丑闻”、“亏待农村学生”等词语形容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被别有用心的成人操纵,利用比赛获奖得到的加分资格、自主招生名额,通过权钱交易使得不够优秀的青少年叩开名校的大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俨然已经成为阻碍教育公平、高考公正的壁垒。其中的《一个考生家长所经历的高考加分》中,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被描述为“某种天生的血统、身份或者主管机关认可”的“加分的机遇”,更被视为助长“高考制度积弊从深”的一份子。

(三)2011年:获奖者彰显不俗实力。在2011年以前 《中国青年报》 对于全国青少年创新能力大赛的获奖者没有相关的报道,只有在全国青少年创新能力大赛举办或者闭幕的动态消息中有获奖者或者参赛者的图片。图片无一例外的是获奖者或者参赛者和自己的发明创造的合照。一般为初中或高中男生,神态较严肃认真,专注于展示自己的发明,诸如此种程式化的图片新闻。在2011年的报道中出现了2篇人物通讯和1篇获奖者创业的新闻,分别是《何兴平:从丹麦王子手中领过奖牌的高中生》、《科技达人的诗意生活》及《异乡务工创业要有主动融入的心态》。文章中的何兴平、王新宇和文木源是分别第2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第2名、第25届的第2名以及第22届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专项奖高士其科普将获得者。文本展示了大赛获奖者或者坚持不懈、自信乐观,或者爱好广泛、时尚文艺,或者积极创业、融入社会等较为立体的形象。这表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教育和高考两个领域之外,对于选拔优秀人才,鼓励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梦想方面都有正面、积极的作用。当然,文本中同时强调三位青年分别因为大赛而进入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这样的“985”高校。总体来看,《中国青年报》比较客观地报道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呈现的大赛形象以正面和中性形象为主。报纸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一些报道对于比赛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一些报道对比赛的不足进行解释,非常值得借鉴。但是,对于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的报道多集中在高考这个话题上,而对于大赛自身的报道却相对较少,如优秀科技教师评选、青少年科幻画作品、科技实践活动展览等大赛的重要环节几乎只字未提;另外对于获奖者的报道也较少见,直接影响到构建更为真实立体的大赛形象。

参考文献:

[1] 翟立原.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发展历程[J].科普研究,2008(4).

[2] 李秀菊,刘恩山.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赛课题状况调查[J].科普研究,2011(5).

[3] 林泳许,魏琳.学会在创新活动中继续创新——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选题途径的可持续探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

[4] 谭志昌.试述研究性学习选题的科学性——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的视角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8).

[5]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OL].http://castic.xiaoxiaotong.org/ index.aspx.

猜你喜欢
媒介形象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艺考不易,别让“艺术升”再来折腾
新时期境外媒体对中国运动员形象的建构研究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人民日报》与《中国青年报》天津爆炸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
政治传播语境下政治人物公众形象的建构
“患者失语”与“报道失衡”:医患冲突事件报道框架的实证分析
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媒介呈现
中国青年报
容易写错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