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丙烯腈/细菌纤维素复合纳米纤维研究

2012-06-14 09:59张留学孙亚丽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倍率纺丝静电

张 启,张留学,孙亚丽,潘 玮

(中原工学院,郑州 450007)

聚丙烯腈(PAN)纤维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蓬松性、柔软性和回弹性,是合成纤维的主要品种之一,在服装、装饰等行业的应用广泛.但该纤维的吸湿性差、易起静电、阻燃性能差、穿着不适等缺点,严重阻碍了其自身的开发和利用.随着腈纶纤维市场需求量的增加,纺织品逐渐向功能多样化、高性能方向发展,因此PAN纤维的改性开发也将是必然趋势[1-3].

细菌纤维素(BC)因具有较多优良的性能而得到广泛的关注,如它在干燥或湿润条件下都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多孔性、吸水性、可塑性、生物降解性及较好的生物亲和性[4-5].但是,目前尚未发现关于将PAN纤维与BC结合起来以制备复合纳米纤维的研究.

近年来,静电纺丝技术在制备纳米纤维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利用该技术已制备出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纳米纤维,尤其是在制备复合纳米纤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该方法被认为是制备纳米纤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6].本文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腈/细菌纤维素复合纳米纤维,研究了BC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该研究对新型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拓展BC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试 验

1.1 试验材料

细菌纤维素(BC)(海南亿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聚丙烯腈(PAN)粉末(工业级,上海金山石化生产)、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乙二胺(二者均为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N,N-二甲基甲酰胺(DMF)(分析纯,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氢氧化钠(NaOH)和无水氯化锂(LiCl)(二者均为分析纯,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方法

1.2.1 BC的活化处理

取一定量的BC,在室温25℃时加入到质量分数为10%的乙二胺水溶液中活化90 min后取出,在80℃时真空干燥1 h[7].

1.2.2 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

称取干燥后的BC置于含8%LiCl的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液中,加热到80℃后恒温搅拌2 h,静置24 h至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二甲基甲酰胺(DMF),使得溶液中二甲基甲酰胺与二甲基乙酰胺的质量比为3∶2.称取一定量的PAN粉末加入该体系中,加热至60℃后搅拌至溶解.

对混合均匀的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工艺条件为:直流电压15 k V;接收距离20 cm;溶液喂给速率0.4 m L/h.

1.3 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1.3.1 纺丝溶液黏度及电导率测定

在室温25℃、湿度65%的条件下,用NDJ-79型旋转式黏度计测定溶液的黏度;用DDS-11A型电导率仪测定溶液的电导率.

1.3.2 纤维形貌观察

对纳米纤维膜表面进行喷金处理,采用JSM-633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纤维的形貌.1.3.3 纤维的吸水率

在室温25℃、湿度65%的条件下,将制得的干燥纤维称重,然后在水中浸泡5 min,取出自然滴水晾干10 min后再称重,计算吸水率(%):

其中:M为在水中浸泡过的纤维晾干后的质量;M0为在水中浸泡前干燥纤维的质量.

2 结果讨论

2.1 溶液浓度对复合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图1所示为采用不同浓度溶液所制备的PAN/BC复合纳米纤维扫描电镜图.其静电纺丝工艺条件为:BC在总溶质中含量为3 wt%;电压15 k V;接收距离20 cm;溶液喂给速率0.4 m L/h.

图1 采用不同浓度溶液所制备的PAN/BC复合纳米纤维扫描电镜图

在静电纺丝的溶液成型过程中,溶液的黏度与分子链间的缠结有关,而电导率直接影响溶液表面电荷的斥力,因此溶液黏度和电导率的不同都会影响复合纳米纤维的可纺性、直径和形貌等.在不同浓度下,对纺丝溶液黏度及其导电性能的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溶液浓度对PAN/BC溶液性质的影响

由图1可知,在纺丝溶液浓度为5 wt%的条件下,由静电纺丝方法得到的产物含有大量珠节结构,且在纺丝过程中喷丝口处不能形成稳定的半球形悬滴;当溶液浓度增加到7.5 wt%时,珠节变少,微珠形状由圆球形变成纺锤状,且直径有所增大;在溶液浓度为10 wt%的条件下,纺丝得到的纤维直径较小,直径分布相对较均匀;在浓度为15 wt%的条件下,纺丝得到的纤维直径较前三者显著增大.这是由于当溶液浓度较低时,黏度也低,使得聚合物分子链缠结程度较低,成纤性稍差,不能保持稳定连续的射流,易形成液滴和串珠.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高分子链缠结程度也增加,串珠也逐渐减少,从而有利于纺丝的进行.高黏度可使纤维中不含珠状物,但过高的黏度会使聚合物分子链缠结过度,造成纺丝困难,难以制成纤维或者制得的纤维直径太大.因此,经综合分析可知,采用浓度为10 wt%的溶液进行静电纺丝较为合适.

2.2 BC含量对复合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在BC的不同含量下所制PAN/BC复合纳米纤维扫描电镜图及由图片得到的纤维直径分布图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其静电纺丝工艺条件为:溶液浓度10 wt%;电压15 k V;接收距离20 cm;溶液喂给速率0.4 mL/h.

由图2和图3可知,当BC含量为0 wt%时所得纤维(即纯PAN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可纺性,且纤维光滑均一,平均直径为490 nm(如图2(a)所示);当BC含量为1 wt%、3 wt%和5 wt%时所制的复合纳米纤维在宏观上呈均一形貌(分别如图2(b)、图2(c)和图2(d)所示),但纤维直径明显增大,平均直径分别达595 nm、636 nm和710 nm.

图2 不同BC含量下所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的扫描电镜图

图3 不同BC含量下所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分布图

当纺丝溶液中含有少量的BC时,其均匀地分布在PAN连续相中(BC含量对PAN/BC溶液性质的影响如表2所示),使得共混纺丝溶液的黏度增加,所以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增大.继续增加BC含量至8 wt%,纤维直径仍继续增大,此时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 080 nm,但纤维的离散程度呈上升趋势,纤维变得不规整,直径分布也不均匀.而在配制过程中,当BC含量超过8 wt%时,溶液冷却后出现浑浊,有不溶物出现,不能形成均相混合溶液.

表2 BC含量对PAN/BC溶液性质的影响

2.3 BC含量和浸泡时间对纤维吸水性能的影响

当BC含量分别为0 wt%(纯PAN纤维)、1 wt%、3 wt%、5 wt%、8 wt%时所制复合纳米纤维在不同浸泡时间时所得吸水曲线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纯PAN纳米纤维的吸水倍率最低,因其自身结构致密,且没有亲水基团,从而平衡含水量低.随着BC含量的增加,纤维的吸水倍率逐渐增加.同含量时所得复合纳米纤维吸水倍率随时间变化较小,30 min之后各曲线基本趋于平稳.当BC含量为8 wt%时,所得复合纳米纤维的吸水倍率最高可达2.5 g/g,为纯PAN纳米纤维吸水倍率的5倍.因此BC的加入可提高复合纳米纤维的吸水性能.

图4 不同浸泡时间所得复合纳米纤维吸水曲线

3 结 语

本文运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聚丙烯腈/细菌纤维素复合纳米纤维.研究了溶液浓度、BC含量对复合纳米纤维成纤性和纤维形态的影响,并对复合纳米纤维的吸水性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

(1)随着纺丝溶液浓度的增加,静电纺丝产物由珠状结构纤维逐渐成为平滑纤维,且纤维平均直径逐渐增大.

(2)随着BC含量的增加,共混纺丝溶液的黏度增加,得到的复合纳米纤维直径增大.

(3)当BC含量为8 wt%时,所得复合纳米纤维的吸水倍率最高可达2.5 g/g,为纯PAN纳米纤维吸水倍率的5倍,因此BC的加入可提高复合纳米纤维的吸水性能.

[1] 刘伟,刘生.中国腈纶行业的现状和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7):16.

[2] 卢东,李青山,杨秀珍.中国腈纶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合成纤维,2006(6):28-35.

[3] 任铃子.中国腈纶工业现状与前景展望[J].合成纤维工业,2005,28(1):46-49.

[4] 马承铸.生物有机纳米材料-细菌纤维素[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1(18):14-17.

[5] 范丽霞,王锡彬.细菌纤维素生物理化特性及其应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4,10(4):279-281.

[6] 董晓英.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J].合成纤维工业,2009,32(4):48.

[7] 王敏,朱平,赵晓霞,等.细菌纤维素在LiCl/DMAc溶剂体系中的溶解性能研究[J].合成纤维,2008(6):20-23.

猜你喜欢
倍率纺丝静电
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核-壳复合纳米纤维
噼里啪啦,闹静电啦
数控机床进给倍率修调的实现
静电
超级英雄静电侠
一种智能加工系统中的机床倍率控制方法
静电魔力
多用电表的内阻与档位关系
静电纺丝制备PVA/PAA/GO三元复合纤维材料
拉伸倍率对BOPP薄膜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