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和社会支持研究*

2012-06-09 06:47赵相英王爱琴周玉萍闫景新翟金国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病耻感病耻精神疾病

陈 敏 赵相英 王爱琴 周玉萍 闫景新 翟金国

(1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 山东省行为与健康基地,山东 济宁272067;2济宁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济宁272051)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等特点,由于疾病本身症状的影响患者容易产生病耻感,是我国乃至全球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研究探讨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和社会支持状况。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为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集的住院抑郁症患者80例,经过2名精神科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确定诊断。入组标准:1)符合国际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10版(ICD-10)抑郁症的诊断标准;2)年龄:18~60岁;3)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能理解测查量表的内容;4)入院前两周未使用抗抑郁药或其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5)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50分;6)自知力存在或部分存在;7)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既往有颅脑损伤史、脑部疾患史、精神疾病史者;2)精神发育迟滞者;3)严重的躯体疾患者;4)对测验不合作或不能有效完成测验者。正常对照组:从当地随机选取与抑郁症患者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职业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入组标准:1)既往无神经精神疾病史;2)无严重的心、肝、肾等躯体疾病;3)自愿参加本研究。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十版(ICD-10)[1]。2)病耻感量表:采用Ritsher等人的精神病病耻感内在体验量表(Internalized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Scale,ISMI),该量表主要从患者对病耻感的主观内心体验的角度给予评价,共29个条目,4个评分等级,总分大于58分则说明存在病耻感。3)抑郁自评量表:该问卷是自评量表,其特点是使用简便,并能相当直观地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感受。主要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包括门诊及住院患者。共20个条目,4级评分。4)社会支持问卷:肖水源编制,该量表共有十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反映被测查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以及与病耻感之间的关系。

1.2.2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所用的分析方法有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

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存在较高的病耻感。结果见表1。

表1 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社会支持问卷的比较

结果显示二者在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社会支持比较

2.3 抑郁症患者病耻感的相关因素

结果显示与文化程度、抑郁和社会支持相关。见表3。

表3 抑郁症患者病耻感的具体数据

3 讨论

精神疾病患者的病耻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病耻感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1]。病耻感(stigma)目前有两层含义:1)自我耻辱感:是精神病患者不满于自身所处疾病状态的一种偏见,自己感到耻辱、见不得人。2)公众的耻辱感:是大众对精神病患者产生的保守、固定的反应,即社会的歧视和偏见。近年来,精神病患者的病耻感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关于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的研究较少,而关于抑郁症的病耻感研究更少,Yen等[2]在我国台湾地区对病耻感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发现247例抑郁症患者中25.1%有高水平的病耻感,研究还发现患者的症状越重、教育水平越低,其病耻感越强。本研究也发现抑郁症患者具有较高的病耻感,且与文化程度、抑郁和社会支持相关。而病耻感导致患者讳疾忌医,羞于寻求帮助,采取消极回避的应付方式,失去早期诊治的最佳时机,得不到社会支持,使得多数患者的预后受到不良影响。因此降低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非常重要,对提高早期就诊率、改善疗效和预后、降低经济和社会负担、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现代医学心理学上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被称为“可利用的外部资源”,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社会人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3]。社会支持对健康具有保护作用,能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促进疾病的康复。抑郁症患者社会支持的缺乏可以从客观、主观及对支持利用度3个方面加以解释。在客观方面,实际的或看得见的帮助,如物质的直接支持缺少;在主观方面,能感受到的被关怀、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程度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对支持的利用度不够,说明他们遇到挫折或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后大多没有及时采用合理的“宣泄”方式或者说不会请求别人帮助和支持。社会支持作为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之间的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社会支持是一个很好的缓冲系统,能够缓解应激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的影响[4-5]。本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个结果与许多学者的研究一致,如邹政等[6]的研究结果也认为抑郁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满意度差,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关于抑郁症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很多,本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与文化程度、抑郁和社会支持相关,文化程度越低、抑郁程度越重、社会支持越差的抑郁症患者病耻感越强烈。这说明患者的文化程度越低对疾病的认识和接受度越差,病耻感越强烈。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悲观,自卑,缺乏自信,容易产生病耻感。社会支持低下本身可导致个体产生不良的心理体验,如孤独感、无助感,使心理健康水平降低,抑郁症患者的社会支持越差则越容易出现病耻感。我们在积极治疗疾病的同时要注意改善抑郁症对社会支持的认知,使他们认识到社会支持的重要性,能在将来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合理利用社会支持,以提高自身对应激的抵抗能力,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病耻感,减轻抑郁症的复发率。

[1] Wahl OF.Mental health consumers’experience of stigma[J].Schizophr Bull,1999,25(3):467-478.

[2] Yen CF,Chen CC,Lee Y,et al.Self-stigma and its correlates among out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s[J].Psychiatr Serv,2005,56(5):599-601.

[3]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90.

[4] Broadhead J,Abas M,Sakutukwa GK,et al.Social support and life events as risk factors for depression among women in an urban setting in Zimbabwe[J].Soc Psychiatry Epidemiol,2001,36(3):115-122.

[5] 郭文斌,姚树桥.认知偏差与抑郁症[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3,12(1):111-113.

[6] 邹政,肖泽萍,张明岛,等.抑郁症的社会支持和防御方式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4,16(4):212-214.

猜你喜欢
病耻感病耻精神疾病
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素养与病耻感的相关性分析
泌尿外科门诊早泄患者的病耻感调查研究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心境障碍患者病耻感与自尊水平的相关性探讨
强制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病耻感及相关因素研究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人格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