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会计系 林钟高 肖 亭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对非经常性损益与盈余管理进行过研究,但是得出的结论不尽一致。一方面,有学者在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地区找出证据支持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行收益平滑、大洗澡、操纵以满足市场预期 (S.E.McVay,2006)、分红计划假说和政治成本假说。另一方面,有的学者在美国和新加坡没能找出证据支持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行收益平滑等机会主义行为,并将其归因为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因为上市公司无相关动机(Riedl&Srinivasan,2007;Min&Nyean,1998)。 国内一些学者均发现使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相关证据,而且指出非经常性损益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尤其是亏损公司、ST和PT公司调节利润或者达到扭亏为盈的重要手段之一(孟焰、张莉,2003;吴溪,2001;徐磊、齐伟山、欧阳令南,2006;龚小风,2006;魏涛、陆正飞、单宏伟,2007;曹椿苗,2007),但是无论从研究方法的严谨性方面还是从样本的时间跨度方面来看,其支持力度均有限,这为进一步找出更加可靠的经验证据提供了研究机会。尤其是2008年11月证监会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由原来的15条增加到现在的21条,将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等6个项目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由于其所含内容的增多,利用其进行调节利润的手段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多样化(翁黎炜,黄薇,2010),在这种情况下,非经常性损益是否仍然与盈余管理具有某种程度的价值相关性,已有的研究文献并没有提供很好的经验证据。本文针对非经常性损益公告修正后,通过对我国ST和PT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具体项目发生的频率进行统计,发现在我国ST和PT公司中,存在频繁使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并针对非经常性损益各具体项目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实证检验,分析在新准则和新规范实施后,非经常性损益各项目对我国ST和PT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自从1999年证监会首次在损益项目的披露上引入“非经常性损益”概念以来,非经常性损益的规定在我国历经了4次修订。1999年中国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规定: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正常经营损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2001年证监会发布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指出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生产经营相关,但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评价公司当期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2004年1月,中国证监会对2001年发布的《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做了修订,扩大了部分项目的外延,细化了部分项目的内涵,提出了包括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产生的损益等15个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08年证监会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非经常性损益被定义为“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正常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特殊和偶发性,影响报表使用人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做出正常判断的各项交易和事项产生的损益”。修订后的公告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列举项目进行了补充,由原来的15条增加到现在的21条,又因为其自身的易用性、易操控性以及相关法规很难规范的特点 (刘丹,2008),使得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大量地被应用于盈余管理活动,尤其是ST和PT公司为了扭亏为盈,以逃避证监会对其特殊处理、暂停上市和退市的惩罚,大都存在利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张永奎、刘峰,2002;沈烈、张西萍,2007)。
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定性分析和实证考察研究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手段、动机、程度、存在条件、危害性等。国外学者Barneas (1975),Cameron&Stephens(1991) 和 Wallace(2004)都指出应该通过较长时间序列的观察来评价非经常性损益中包含项目的合理性,而不是仅仅相信管理层提供的理由,因为管理层可能会有选择性地划分非经常性损益和正常收益来平滑正常收益,从而实现其预期的目的。 而 Collins(1997),Jaggi、Baydoun&Nabil(2001)从价值相关性的角度出发研究发现,非经常性损益在利润中所占比例的提高会引起利润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下降、净资产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提高,并验证了存在利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现象。国内学者李铁群 (2003),朱玉芳 (2006),周晓苏和李向群(2007)等定性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方式,并以实际案例分析了上市公司的行为动机;而陆建桥 (1999)、蒋义宏和王丽琨(2003)、魏涛等(2007)通过对上市公司不同年度的非经常性损益信息进行实证考察,均发现上市公司有倚重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与此同时,李常青、张兆伟(2003)的实证研究关注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含量的研究,发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指标能够提供每股收益指标之外的增量信息;针对与非经常性损益具体项目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裴潇(2008)、翁黎炜等(2010)通过对非经常性损益的个别项目列示,分析了新准则下非经常性损益对盈余质量所产生的影响。
由此可见,国内外学者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实证研究文献数量不多,尤其在中国,2008年证监会新规出台后对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更少,统计方法也多是单一模型或者就是分类统计描述,并且现有分析探讨的焦点多集中在非经常性损益这一项目的“数量总额”上,忽视了非经常性损益具体项目的“归类安排”,即隐蔽性更强的“分类转移”问题(樊行健,郑珺,2009),从而无法通过系统分析非经常性损益各项目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分布情况以及各分项目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样本选取。本文选取2008—2010年间我国ST和PT公司为初始样本,剔除数据缺损的公司后剩余364个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其中2008年123个,2009年124个,2010年123个。文中所使用的公司财务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和CSMAR数据库,所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工作均在Excel2003及相关统计软件中进行。
(二)总体状态分析。表1为2008—2010年归属于非经常性损益的各项目的总体数据分析,因为2008年修订稿之后非经常性损益包括21个具体的项目,本文根据其在样本公司出现的频率,主要列举了非经常性损益总额、其他营业外收支、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政府补贴、债务重组、所得税影响、少数股东权益、或有事项损益、公允价值投资收益和资金占用费等主要项目,其他新准则要求的项目因为出现的频率较少,本文计入到了其他损益项目中,并分析这些未列举项目的共同影响。表中分别列示了这三年中非经常性损益以及各具体项目的本期发生总额、增长率以及各自占非经常性损益总额和净利润的比重情况。我们可以发现非经常性损益中各项目发生频率在总体截面水平和个体序列分布上均存在着差异。
从三年具体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样本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是由其他营业外收支、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政府补贴、债务重组、所得税影响、少数股东权益、或有事项损益、公允价值投资收益和资金占用费等因素所构成的。在2008—2010这三年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减值准备转回、政府补助、债务重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投资收益占非经常性损益总额的比重最大,这些项目通过影响非经常性损益总额,进而影响到公司净利润的变动,是影响公司净利润情况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1 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总体状况年度比较
对比2008年数据,2009年除了政府补贴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有一定的增长之外,其他各项目的发生额较2008年来说都存在着下降的趋势;而相比较2009年数据,2010年除了债务重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少数股东权益以及或有事项损益的发生额有所下降之外,其他各项目的数额均比2009年有所增加,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所得税影响以及资金占用增长幅度较大,并且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也在2009年的基础上增加了42.65%。由此可以看出2008—2010年的非经常性损益各项目的变化情况比较复杂,这是因为2008年11月修订稿要求的非经常性损益各项目列示的要求一方面增强了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抑制了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鼓励上市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主营业务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上,促使上市公司的运作更加规范,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经营业绩的评价也更加客观公正。另一方面在我国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新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势必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新的契机,ST和PT公司为了扭转亏损的局面,势必会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来增加盈余操纵。
(三)发生与构成分析。表2为三年数据的描述性分析,因为每年的样本数比较接近,为了更加直观地描述,本文选取的为实际发生数。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存在非经常性损益的样本公司几乎占到了100%,并且非经常性损益各项目也随着年份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
从存在情况看,其他营业外收支、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政府补贴、债务重组、所得税影响和少数股东权益出现的频率最多,而资金占用情况在2010年出现了急剧增加的情况,样本公司向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成为了影响样本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重要项目之一。
从对净利润的影响看,样本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使净利润从负转正的情况在整体上有上升的趋势,从非经常性损益总额来说,2008—2010年分别有40、38和56家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使净利润从负转正的情况;而从各分项目来看,对净利润起绝对性影响的主要有其他营业外收支、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政府补贴、债务重组和公允价值投资收益,但是、所得税影响、少数股东权益、或有事项损益和资金占用费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从非经常性收益和损失情况看,在样本公司中,非经常性收益和损失情况不能得到具体概括,非经常性损益各项目都有着不同的变化趋势,这是因为不同的公司治理特征和盈余动机,但是从非经常性损益总额来看,非经常性收益在这三年中呈上升趋势,而非经常性损失则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ST和PT公司通过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盈余操作主要还是为了防止“退市”和争取“摘帽”的目的,这和实际情况是相符的。
表2 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发生情况与构成分析
表3 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构成项目分层分析(≤-100%—0)
(四)各项目分层分析。表3为非经常性损益以及各项目的分层分析,本文以非经常性损益各项目损益额与净利润的比率为基数,把非经常性损益以及各项目的分布情况分成了具体的9个区间进行描述性分析。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非经常性损益总额的分布比较分散,各层次中都有分布,并且在重大影响或起决定作用的区间(大于10%)所分布的情况最多,三年分别占总样本的62.6%、56.5%和 70.73%,这说明非经常性损益总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样本公司净利润;而非经常性损益各分项目大都集中在 (-10%,10%)这个区间,它们各自分别对样本公司净利润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整体来说对样本公司净利润的影响就不容小视了。
从各个分项目来看,其他营业外收支、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政府补贴和债务重组对样本公司净利润的影响呈逐年增加的作用,尤其是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政府补贴和债务重组对净利润起到决定作用的公司数比重有上升趋势,这说明在我国ST和PT公司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和债务重组已经成为进行盈余操作的主要手段了,并且政府扶持的力度在加大,即在这类被特别处理的公司扭亏转盈的过程中,政府起着重要的作用。
续表3 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构成项目分层分析(0—≥100%)
(五)研究假设的提出。我国证券市场早期股票发行的行政审批和额度控制,使得上市成为一种经济资源,上市融资被股票发行人看作是无需还本付息的“免费午餐”,能够带来可观的私人收益。而相关规定在决定上市公司融资资格或决定是否对其进行特别处理时,均将净利润作为必备的条件之一。根据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发生亏损后至少3年内不能配股、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其股票交易要实行特别处理、上市公司连续3年亏损其股票要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所以上市公司管理层有避免亏损、避免连续亏损以及扭转亏损的强烈动机。由于亏损或濒临亏损的上市公司大多主营业务收入下滑,主营业务成本上升,各种期间费用剧增,要想依靠经常性收益在短期内避免亏损或扭转亏损非常困难。而非经常性损益往往具有一次性和偶发性的特点,其发生与主营业务无关且通常数额巨大,足以在短期内报告巨额非经常性收益以冲销经常项目亏损使公司扭亏为盈,或在亏损年度报告巨额非经常性损失“透支亏损”以减轻今后扭亏的压力。所以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来避免亏损或扭转亏损,就成了某些上市公司管理层操纵利润的主要手段。据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非经常性损益具体项目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非经常性损益具体项目提升了我国ST和PT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
(一)模型设计与变量解释。借鉴蒋义宏(1998)和杨世鉴(2009)的模型,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以非经常性损益的各项目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从而构建如下模型:
其中:DA代表可操控性利润。国内外研究盈余管理最常用的计量方法是应计利润分离法,即用回归模型将应计利润分离为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和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并用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程度。DA可以通过下式计算而得:
式中At-1是公司第t-1期的总资产;NDAt是公司第t期的非操控性应计利润;TAt是公司第t期的总应计利润,等于公司第t期的净利润(NIt)与公司第t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CFOt)之差。
NDAt为采用 Jones(1991)模型计算的可操控应计额,代表盈余管理程度的高低。其计算方法如下:
该模型中,ΔREVt为销售收入的变动,即t期销售收入减去t-1期销售收入;PPEt为t期期末的固定资产;a1、a2、a3为回归方程系数。该模型里,除了NDAt、a1、a2、a3为未知数外, 其他的数值均可以通过财务报表得知。因此要估计NDAt,首先要知道 a1、a2、a3的取值。 Jones(1991)通过下述模型估计a1、a2、a3的取值:
该模型中,TAt为总应计利润,通过当期净利润减去经营现金流量得到,只有a1,a2,a3为未知数,通过对该模型进行回归,可以得到 a1,a2,a3,然后将该取值代入估计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的模型,即可获得估计的非操控性应计利润。最后由总应计利润减去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就可得操控性应计利润DA,其他的变量解释见表4。
表4 回归模型的变量解释
(二)检验结果与分析
1.描述性分析。表5为364个样本公司的描述性统计,从中可以看出我国ST和PT公司中存在非经常性损益比率(NG)的比重较大,平均达到了公司总资产的70.403倍,但是中位数却为0.0174,这说明了在所选择的样本公司中,部分公司出现了极端值,即利用大量的非经常性损益来实现其扭亏为盈、避免暂停上市或退市的期望;在非经常性损益各分项目中,债务重组比率 (WG)的比重占的最大,均值达到了总资产的70.372倍,但其中位数却是为0,这和非经常性损益比率(NG)所反映的情况相似,也证实了ST和PT公司在新准则实施之后,存在利用债务重组来实现其扭亏为盈的目的;同时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和资产减值准备冲销所占总资产的比重也可观,分别达到了1.88%和1.20%,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该组样本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各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表5 回归模型的描述性分析
2.模型回归分析。表6是关于本文模型所进行的回归结果,由表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ST和PT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各项目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从表中预测符号和估计值结果显示,我们发现非经常性损益比率、营业外收支比率、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比率、资产减值准备冲销比率、政府补贴比率、债务重组比率、所得税影响比率、少数股东权益比率、或有事项损益比率、公允价值投资收益比率、其他损益项目比率、资产规模和资产负债率这些指标的系数符号均与预测的符号相符,并且非经常性损益比率、资产减值准备冲销比率、债务重组比率、或有事项损益比率、公允价值投资收益比率和其他损益项目比率都在10%的水平下显着,而营业外收支比率在5%的水平下显着,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比率、少数股东权益比率、资产规模和资产负债率都在1%的水平下显着,但是政府补贴比率和所得税影响比率在该组样本中并不显著,这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经济体制正处于转轨时期以及样本公司内部治理情况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控制变量,都能符合以前的实证检验结果:公司资产负债率越高,公司规模越大时,公司的风险程度越大,为了给外部报表使用者传达较好的公司价值情况,管理层更加有动机进行盈余操作,从而达到所预期的目的,研究假设得到检验。
表6 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对2008—2010年间我国ST和PT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具体内容发生频率进行数据统计,通过实证方法对我国非经常性损益具体项目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ST和PT公司为了扭亏为盈,保住其上市资格,会计盈余就成为了他们首要选择的目标,而由于自身特点,非经常性损益各项目就成了这类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活动的工具。
本文研究还发现,非经常性损益比率、所得税影响比率和少数股东权益比率对公司盈余管理活动起到了负相关作用,即ST和PT公司为了防止“退市”和争取“摘帽”的目的,会调整非经常性损益额从而实现扭亏为盈,当净利润为正时,减少正非经常性损益总额,当净利润为负时,增加负非经常性损益总额;所得税影响和少数股东权益也同为减项,和非经常性损益是一致的。而营业外收支比率、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比率、资产减值准备冲销比率、政府补贴比率、债务重组比率、或有事项损益比率、公允价值投资收益比率和其他损益项目比率都为加项,则对盈余管理行为起正向影响。
本文的研究结论同样也说明,为了保住稀缺的“壳”资源,上市公司仍然有强烈的动机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利润操纵等盈余管理行为,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有关会计准则,压缩非经常性损益利润操纵的空间。比如政府性补贴,有些是政府对产品生产或劳务提供者的一种价格补偿,具有经常性和持续性的特点,把该类性质的补贴收入列入非经常性损益,有悖于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再如资产减值准备,对于以前年度已经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这使得计提减值准备是经常性损益,而转回则成了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处理上不一致,自相矛盾,客观上起到了引导企业少提甚至不提减值准备的作用,不利于企业客观地运用谨慎性原则,合理地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1.李常青、张兆伟.200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会计盈余指标的有用性.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2.樊行健、郑珺.2009.非经常性损益的列报:理论、准则与分析.会计研究,11。
3.蒋义宏.1998.利润操纵的行为与动机——证券市场会计问题实证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13。
4.魏涛、陆正飞、单宏伟.2007.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1。
6.吴溪、程璐.2001.对非经营性损益信息披露的思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