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邢台民俗旅游发展可行性

2012-06-04 01:30李伟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13期
关键词:民俗旅游邢台市邢台

李伟

中图分类号:F590.3

摘要:民俗文化作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邢台市民俗旅游资源现状,探讨邢台发展民俗旅游的可行性。

关键词:民俗旅游 发展

对我国旅游业发展而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被社会各界一致认为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意见》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指出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强调旅游要与文化相结合,走区域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之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这就告诉我们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正趋向文化旅游发展。在这其中,以弘扬民间文化、展现地域风采的区域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是各地人们独特的生活习俗、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社会交流现象、文化历史背景及其载体的综合发展和传承下来的,是社会文化传承中约定俗成的习惯现象。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旅游以其浓郁的文化气息、可观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各地迅速兴起。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甚至成为各地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

邢台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在全国的旅游市场中比较,与国内、省内其它旅游目的地相比,民俗旅游项目可以发展成为其特色和优势。邢台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文明史,历史上曾4次建国,两次定都,商代祖乙帝曾迁都于此,战国时是赵国早期国都,东晋时赵石勒又建都于此。隋唐时邢台称谓邢州,自元朝至清,改邢州为顺德府。拥有丰富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发展民俗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民俗历史文化资源方面,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英谈为代表,拥有郭守敬纪念馆、黄巾起义军寨、义和团议事厅、邢侯墓、清风楼等享誉国内、省内的一批著名历史文化遗址。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普利寺塔”和“唐代邢窑遗址”、“风波亭”等人文景观。

民俗宗教旅游资源方面,北武当山山顶有真武大帝庙,和邢台县的小西天同为中华道教名山。张果老山又名仙翁山,传说张果在此隐居修行成为八仙之一。远在明朝时“仙翁古洞”便被誉为邢州八景之一。白雀庵位于邢台市南和县,始建于北周时期,这里是观音菩萨出家修行之地,国内久负盛名的女庵院。开元寺在邢台旧城内东北隅,建于唐代,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忽必烈诏立为皇家寺院,明代时古刹春游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清代时野寺钟声为邢州八景之一。扁鹊庙始建于秦汉,鹊庙仙迹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

民俗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天河山---中国爱情山,位于邢台市,是中国七夕文化之乡,牛郎织女传说的原生地。邢台还拥有丰富的戏曲民俗文化 ,邢台四股弦、邢台梨花大鼓、隆尧秧歌、威县乱弹都起源于邢台,被称作邢台的四大地方戏,也全部都是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丘神马、招子鼓、柏乡牡丹花会、武松传说、泽畔抬阁等众多民俗也已成为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精品。

虽然邢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受各种因素影响,旅游发展状况相比并不乐观。考察邢台现有的民俗旅游项目,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民俗旅游开发模式还较为陈旧,没有品牌意识和精品意识,不注重从深层次挖掘文化内涵,而仅仅注意现实文化载体的开发,导致民俗旅游业普遍存在着粗糙开发、重复建设、档次较低、资源浪费等现象,这极大的限制了邢台民俗旅游产业档次的提升,减弱了游客的愉悦旅游体验。因此,认真地审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对其价值进行充分认识和发掘,从而在尊重传统和事实的前提下,科学地开发和保护,使民俗旅游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永保生机是邢台旅游发展的当务之急。

结合我省、我市的旅游业、文化产业发展实际,依托邢台独特的民俗旅游资源,科学地制定具有一定操作性和高品位的民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创设极具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品牌、打造精品项目是促进邢台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

首先我们必须重视创建民俗旅游品牌。民俗旅游品牌产品的展示是否真实、生动,对于这些民俗当中所包含的文化韵味和生活秩序解释的是否准确、深刻,是衡量民俗旅游项目品位高低的根本标准。邢台市民俗旅游项目的市场定位准确、品牌形象鲜明,才能够在当前国内外旅游竞争格局中凸显自己的特色,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

其次,我们应当研究创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模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使游客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文化,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和熏陶,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邢台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在民俗旅游中如何更好的的让游客体验、传播邢襄文化,在发挥民俗旅游经济功能的同时,增强传承文化的作用意义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实践。比如可以安排精彩的太行婚嫁民俗表演、民间武术表演、地方戏曲演出等,既增加了旅游项目,又传承了文化艺术。

还有我们可以尝试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相结合。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可移性。民俗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可利用开辟的民俗旅游线路和建成的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娱乐城等形式带动民间绝技绝活、民间歌舞、民间小吃、民间蜡染、刺绣、编织等手工艺品的综合开发,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巴兆样.试论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14.

[2]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1996.48.

[3]谢科.民俗旅游开发刍议[J].旅游经济,2005,(1):146.

[4]叶涛.关于民俗旅游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3,(3):137.

[5]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1997,(2):38.

[6]钟声宏.民俗文化环境保护与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广西民族研究,2000,(1):114.

邢台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课题名称:《邢台市区域民俗旅游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编号:XTSK102.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民俗旅游邢台市邢台
邢台市焚风时空特征分析
A preliminary study on Whether binding theory is adapted to the reflexive pronouns in Chinese and ziji‘self’in Chinese
朱乐天历史小说《柴荣大帝》赠送仪式在邢台市档案馆举行
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西安市智慧民俗旅游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