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海刚王进范术英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工程完成后,增加了河道的蓄水能力,能够更好的向三里庄水库调水,满足诸城市城市用水需求;而且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两岸环境,提升两岸土地开发价值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诸城市涓河治理,防洪效益 重要作用
Abstract: after the project is finished, increased channel capacity, better to Three Mile reservoir water diversion, to meet the city city water demand; and on the water conservati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the environment beautification, improve cross-strait land development valu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Key words: city brook river, flood control benefit important role
1、综合说明
1.1工程概况
诸城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泰沂山脉与胶潍平原的交界处,东临海滨名城青岛,南靠新兴港口城市日照,北依世界风筝都潍坊,西接沂蒙山脉。全市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辖13处乡镇(街道),1337个行政村,总人口107万人。
涓河流域属大陆性季风区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12.4℃,极端最高气温39.0℃,极端最低气温-19.7℃。受季风影响,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晚秋和冬春干旱少雨。
1.2流域洪水计算
根据流域的实际情况,本工程设计采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涓河二十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1307m³/s。
1.3工程地质
涓河流域地表岩性基本有两大类型。
(1)南部山丘区主要是太古界胶东群坪上组的钾长片麻岩、片岩、变粒岩等。
(2)其余地区大部分为第四纪更新系的冲积、坡积层。另外尚有少量玄武岩、岩脉、矿脉及燕山晚期侵入的次火山岩、中粒花岗岩闪长玢岩等。
地基岩土的构成表层为素填土,以下为第四季全新世粗砂,下伏基岩为白垩纪泥岩、强风化砂质泥岩和中风化泥质砂岩,地下水埋藏浅。
2、建设的必要性
涓河干流已有防洪工程长度不足,堤顶高程不足,遇较大洪水就有绝口溃堤的危险;下游控导工程不完善,河势多变,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常形成畸形河湾,主流直冲堤防,严重危及堤防安全。此外,涓河下游由于防洪设施严重不足,部分堤防保护区自然排水条件逐步丧失,现有排水沟淤积严重,排水工程设施损坏,老化失修,排水能力不足,遇特大暴雨容易酿成灾害。
因此,必须对涓河进行治理,以使其防洪能力达到二十年一遇的标准。
3、工程任务和规模
涓河治理工程具有防洪和灌溉等综合任务,本工程以防洪任务为主,兼顾其他各项综合需要。
按照二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对河道进行清淤扩挖,已有堤防进行加高培厚及险工段的护砌。河道采用梯形复式断面,根据防汛及管理的要求,同时结合当地路网的规划以及河道扩挖产生的余土较多,本次设计将堤顶设计宽度确定为10米。河道平均宽度196.5米,主河槽边坡1:3.0,大堤内外坡为1:2.0,结合河道现状及该区域的蓄水规划,在河槽两侧均设一戗台,戗台宽度不小于10米,高程为现状蓄水位加0.8米超高。
4、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4.1、 设计依据
本工程等别为Ⅳ等,工程规模小(1)型,堤防工程为4级。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4.2、工程布置
河道轴线选取原河道轴线,大堤轴线以现有大堤轴线为主,部分河段可结合以堤代路的要求按照实际需要调整轴线。本次治理段范围为自桃北路南500米至入潍河口,轴线长度12.074km。
4.3防洪标准及河道纵、横断面
根据河道堤防情况及主要对象的重要性程度,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河道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流量为1307m³/s。
河道设计轴线采用原河道轴线,在原有河道的基础上进行整治。河道比降基本保持不变,对河道进行扩挖。主河槽按设计底宽进行扩挖,两岸按防洪要求建设防洪堤防。根据防汛及管理的要求,同时结合当地路网的规划以及河道扩挖产生的余土较多,本次设计将堤顶设计宽度确定为10米。为了增加堤岸稳定,结合蓄水景观的要求,横断面采用梯形复式断面,左右岸内侧各设一戗台。根据复式断面的形式和开挖深度选取河道开挖主河槽边坡为1:3.0,堤防内外坡比均为1:2.0,戗台宽度不小于10米。
另外,考虑涓河靠近诸城市区,结合城市发展的需要,未来涓河将提高标准,为满足提高标准后的要求,在本次治理的基础上,在涓河两岸设一定范围的规划预留区,为涓河的高标准治理留足必要的空间。
4.4堤顶高程
1、波浪爬高
A、平均波高和平均波周期
波浪的平均波高和平均波周期采用莆田公式(公式2-8~公式2-9)计算:
…………公式2-8 Tm=4.438hm0.5……………………………………………公式2-9
式中:hm:平均波高m;
Tm:平均波周期s;
W:计算风速,取 13.6m/s;
D:风区长度
Hm:水域平均水深;
g:重力加速度,取值9.81m/s2
B、平均波长按公式2-10计算:
………………………………………公式2-10
式中:Lm:平均波长m;
H:坝迎水面前水深m;
g:重力加速度,取值9.81m/s2
Tm:平均波周期s;
C、平均波浪爬高按公式2-11计算:
…………………………公式2-11
式中:Rm:平均波浪爬高,m;
m:单坡的坡度系数,若坡角为α,即等于cotα;
KΔ:斜坡的糙率渗透性系数;
Kw:经验系数;
hm:平均波高;
Lm:平均波长m;
D、波浪爬高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2-2001)的规定,4、5级坝的波浪爬高采用累积频率为5%的爬高值R5%。累积频率为5%的爬高值R5%与平均爬高的比值R5%/Rm可根据平均波高与坝迎水面前水深的比值hm/H和累积频率5%查表求得。
2、堤顶超高
Y=R+e+A
式中Y:堤顶超高;
R:设计波浪爬高,m;
E:设计风雍增水高度,m;
A:安全加高,m。
3、堤顶高程的确定
为河道2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堤顶超高
经计算:安全超高0.6m,雍水高度0m,波浪爬高0.34m;堤顶超高0.94m,本次设计取堤顶超高1.0m。本工程等别为Ⅳ等,工程规模小(1)型,堤防工程为4级。涓河二十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1307m³/s。
4.5、堤防设计
(一)堤型设计
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实用、便于施工,满足防汛和管理要求”的原则,本工程堤身结构采用斜坡式均质土堤。
(二)堤身设计
根据防汛及管理的要求,堤顶宽度为8米,同时结合当地路网的规划以及河道扩挖产生的余土较多,本次设计将堤顶设计宽度确定为10米,工程投资只计堤顶为8米的部分,其余由当地政府投资实施。为了增加堤岸稳定,结合蓄水景观的要求,横断面采用梯形复式断面,左右岸内侧各设一戗台。根据复式断面的形式和开挖深度选取河道开挖主河槽边坡为1:3.0,堤防内外坡比均为1:2.0,戗台宽度不小于10米。
1、稳定计算
(1)断面选取
本次计算选取一典型断面进行堤防稳定计算,断面尺寸如下图所示:
(2)渗流计算
本次计算根据《堤防工程规范》(GB50286-98)附录E3.1及E3.2中的透水堤基均质土堤渗流计算方法,利用水利计算软件计算得:
q=2.2m3/s;
h0=0.18m。
根据附录E5.3中的透水堤基坡面渗流比降计算公式计算出逸坡降为0.29,满足规范要求。
(3)、抗滑稳定计算
计算采用《堤防工程规范》附录F正常运用条件和非常运用条件下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利用水利计算软件计算结果为:
正常运用条件:K=2.39>1.15;
非常运用条件:K=1.8>1.05。
堤岸的抗滑稳定系数高于4级堤防工程的安全系数的最小值,符合规范抗滑要求,堤身是稳定的。
2、筑堤材料及填筑标准
本工程为斜坡式均质土堤,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土料宜选用亚粘土填筑土料,粘粒含量控制在15~30%之间,塑性指数为10~20,且不含植物根茎、砖瓦垃圾等杂志;填筑土料的压实度不小于0.9,填筑土料含水率与最优含水率的允许偏差为±3%。
4.6、河岸护砌及险工加固
结合险工及生态的需要,拟对部分主河槽岸坡进行护砌,护坡段为大村闸至人民路段(桩号0+000~2+412)和吕标闸下游左岸500米。采用200厚干砌方块石护坡,下铺100厚碎石垫层,具体设计见险工护岸断面图。护坡每15米设一伸缩缝,交错布置,缝宽20mm,EVA橡塑板填缝。
护坡厚度计算:
本次河岸护砌采用干砌方块石护坡,根据《堤防设计规范》附录D中的相关规定确定在波浪作用下的护面厚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K1——系数,取0.225;
rb——块石的重度(KN/m3);
r——水的重度(KN/m3);
H——计算波高(m);
L——波长(m);
m——斜坡坡率,m=ctgα,α为斜坡坡角(度)。
经计算得t=0.16m,本次设计护面厚度200mm可以满足实际需求。
5、工程投资
本工程静态工程总投资2936万元。
6、效益分析
涓河治理工程的建设,提高了城市防洪标准,增加了涓河河道的行洪能力,保护了两岸的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工程完建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显著的。
6.1防洪效益
涓河治理工程完成后,减少两岸及下游受灾面积,防洪效益显著。项目的多年平均防洪效益为由治理前后减少的洪水灾害损失之差,防洪标准由不足十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可保护耕地5万亩,年减少粮食总损失量达250万公斤,按每公斤1.8元计算可减少年损失产值450万元。
6.2社会效益
工程完成后,能够更好地保护胶新铁路、青兰高速公路、央赣路及诸城市城区的防洪安全,保护沿岸4.6万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两岸经济的安全和正常生产。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