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号头皮针不同方式在气管内注入固尔苏的效果比较

2012-06-03 08:22吕子静谭维玉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表面活性头皮药液

吕子静 谭维玉

(1.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21;2.广西区人民医院儿科)

固尔苏(猪肺磷脂注射液)是一种天然表面活性物质(PS),将其注入气管下部,能有效地治疗、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早产儿常规用药,其价格昂贵(规格为120mg/1.5ml,的固尔苏,价格为3 884.07元,规格为240mg/3ml的固尔苏,价格为6 570.11元)。国外常使用Y型气管导管,即一个接口持续给氧,另一接口向气管内推注药物,治疗效果好,但Y型气管导管价格昂贵,国内医院尚未广泛应用。目前,临床常规使用的是普通的气管导管,注药时必须将气管导管与加压给氧的复苏囊分离,将药液分次、快速注入,操作不当即可造成药物反流、外漏,使药液浪费及造成患儿缺氧。探讨实用、有效的固尔苏注入方法,既是临床护理亟待解决的难题,亦是挽救患儿生命、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关键。为此,我们对固尔苏的注入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2011年4月在广西区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早产儿90例,男58例,女40例,胎龄28~32周,出生时间1/2~2h,体重1.00~1.49kg。将9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原则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早产儿胎龄及出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两组患儿均放在开放式复温台上,吸净口、鼻腔分泌物,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在无菌操作下将气管导管插至支气管分叉处,此位置利于PS在肺内均匀分布,增强疗效。接复苏囊加压给氧,使患儿经皮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左右。将固尔苏预热(固尔苏药瓶升温到37℃),轻轻上下转动药瓶,使药液均匀,勿振摇,避免产生气泡,用无菌注射器采用正确方法吸取药液。

1.2.2 对照组 按传统操作方法,将抽吸好药液的注射器,连接剪去针头的一次性5号头皮针,将复苏囊与气管导管分开,将头皮针胶管送入气管导管内(操作中插到不能插入时,再往上提0.5cm即可),分仰卧、左侧卧、右侧卧3个体位,每个体位快速(<1min)注入1/3剂量,最后一次注药后注入少量空气。反折、拔出头皮针胶管,接复苏囊加压给氧2~3min(每个卧位)。

1.2.3 实验组 不用将复苏囊与气管导管分开,持续给患儿加压给氧,护士将抽吸好药液的注射器连接5头皮针,消毒气管导管外壁(距患儿唇缘

2cm处),左手固定气管导管,右手持头皮针以45°角进针,将针梗全部插入气管导管内,分仰卧、左侧卧、右侧卧3个体位,一边加压给氧,一边缓慢匀速地注入药液,(如能看到药液,说明推注速度过快,要减慢推注速度或暂停推注药液)每个体位注入1/3剂量药液,最后注入少量空气。

1.2.4 两组患儿用药后均拔除气管导管,接鼻塞CPAP正压给氧,使固尔苏在肺内均匀分布,充分吸收,达到最佳效果。用药后6h内,应持续仰卧位,尽量避免翻身、吸痰(痰液堵塞者除外),以免造成PS在肺内分布不均或直接将注入的PS从肺内吸

出[1]。用药前后进行血气检测及拍胸片进行观察及护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表1)

表1 不同方式在气管内注入固尔苏的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3.1 NRDS发病情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是由于肺发育不成熟,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呼气末肺泡萎陷,致使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死亡率较高,多见于早产儿,常在出生6h内发病,出生2~3d最严重。发病与胎龄、体重、性别密切相关,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发生率越高;男婴发生率明显高于女婴,可能与男性体内睾丸酮可使卵磷脂合成减少、延缓PS合成分泌有关[2]。

NRDS患儿表现为呼吸急速,60次/min以上,不规则,吸气时出现肋下凹陷,鼻翼扇动,呼气时有呻吟声,是本病最先表现的重要征兆。严重病例因血氧不足或呼吸衰竭可引起发绀、呼吸暂停及休克,病死率高。此病易并发感染、肺出血、颅内出血,慢性肺部疾病(CL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等,严重影响患儿生存质量。

3.2 固尔苏(猪肺磷脂注射液) 由意大利凯西制药公司生产,固尔苏是从猪肺匀浆中提取的天然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含有41%~48%的卵磷脂,51%~58%的其他磷脂和1%疏水蛋白。PS内衬于肺泡表面并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使肺泡在呼气末保持扩张而不致塌陷,并且在整个呼吸周期维持充分的气体交换,快速和极其显著地改善氧合作用。早产儿生后应用PS,可弥补PS的不足,PS的使用越早效果越好,生后2h内用药最佳[3]。

3.3 注入方法比较

3.3.1 对照组采用常规注药方法的缺陷 (1)给药过程中,气管导管与复苏囊分开,部分自主呼吸较强的早产儿,推注药液后可引起咳嗽反射,容易出现药液反流,甚至喷出气管导管外,造成药液浪费及剂量不足,影响治疗效果;(2)气管导管与复苏囊分开,极易造成患儿缺氧状态,虽然操作过程中尽可能缩短推药时间,但由于早产儿机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对缺氧十分敏感,容易发生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3)由于要求动作快,而且头皮针胶管内径较大,如果控制不好,容易造成各个部位给药量不均匀,影响治疗效果;(4)增加药液污染的机会;(5)由于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低年资的护士难以独立、准确完成。

3.3.2 实验组采用改良方法的优点 (1)在气管导管外壁直接插入头皮针,不间断气囊加压给氧,可大大减缓患儿缺氧状况。同时,利于药物被氧气气流吹入肺内,使PS更易在肺内均匀弥散,提高疗效;(2)5号头皮针其针梗长度约2cm,粗细适宜,在距唇缘2cm处插入头皮针,可清楚地看到药液是否顺利进入,能配合患儿呼吸的节律,保证缓慢匀速的推注速度;(3)由于气管导管口密闭,能有效防止药液反流及药液外漏现象,大大减少因药液一时进入过多,患儿呛咳喷出药液及药液粘在气管导管内壁所造成的药液浪费;(4)符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药液污染的机会;(5)操作简单,即使是低年资的护士也容易撑握。

3.4 实验组使用的气管导管与Y型气管导管的比较 实验组使用普通气管导管,经济实惠,能达到Y型气管导管的作用,满足匀速注入PS、持续复苏囊加压给氧的治疗要求。

[1]姜惠勤,鼻塞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8):748.

[2]蔡丽杰,张军.早产的危险因素与早产儿肺透明膜发病的相关性[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2):1666-1667.

[3]陈超.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肺部疾病中的运用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11):652.

[4]张家骧,魏克伦,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18.

[5]郏琴,孙建华,杨庆南,等.新生儿重度透明膜病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2):85-86.

[6]金汉珍,黄德珉,宫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0-356.

猜你喜欢
表面活性头皮药液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治斑秃
让头皮爱上做SPA
新型金刚烷基杂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
新型双苯基型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
改进型纯相位相关亚像素级安瓿药液图像配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