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解国记
《新华每日电讯》与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文/解国记
解国记《新华每日电讯》总编辑
1月7日,我乘坐CA1702航班来到杭州。当飞机飞临杭州湾上空时,我忽然想到一位曾在杭州湾工作过的同志讲过的故事。
他说,20多年前,他还在渤海湾一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看到一条报道:一只鲸鱼在那个海湾搁浅了,奄奄一息。当地村民闻讯蜂拥而至,为的是能得到一块鲸鱼肉。等救护人员赶到时,可怜的鲸鱼只剩下了残骸骨架。
后来,他调到杭州湾工作;再后来又调到北京工作。2009年3月,他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报道:杭州湾同样发生了鲸鱼搁浅的事情。那只庞然大物,尽管奋力挣扎,想游回大海,但却越陷越深。当地群众发现后,积极营救。大小两艘渔船、18位警民,冒着船毁人亡的危险,奋战两个多小时,使那只搁浅的鲸鱼起死回生,重归大海。
渤海湾、杭州湾这两只同样搁浅鲸鱼的不同命运故事,是在哪里讲的?
——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
听众是谁?
——路透、美联、法新、BBC、新闻集团等全球一二百家顶级媒体机构领导人。
他想向世界传递什么样的东西?
——中国民众生态和环保观念的重大跨越,中国社会的进步,媒体的责任与影响。
演讲效果如何?
——我看到出席会议者被他的故事深深吸引和感染了。很多人盯着他的脸全神贯注地听,包括众多戴着同声传译耳机的外国朋友。
这位演讲者不是别人,就是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同志。如果他不是讲两只鲸鱼的故事,而是讲中国政府的环保政策和国民教育举措,再列举一串数字,就很难预料是什么样的传播效果了。因此,从军社长一直强调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问题,新华社的终端媒体也一直坚持这样的追求。
《新华每日电讯》当然也不例外,如何增强其吸引力、感染力,扩大传播力、影响力,实现国家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实现正确舆论的有效引领,一直是我们的全力所向。
毫不讳言,《新华每日电讯》的内容来源并无特殊之处,就是新华社面向各媒体公开播发、大家都可以随便刊载的大路货。但大路货、大家用,缘何效果不相同,主要是在于媒体选择什么稿件,放在报纸上的什么位置,以什么样的话语风格向读者推介使然。
从军社长讲鲸鱼故事的2009年,是汶川大地震后的一周年。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新华社刊发了一篇稿件,讲述汶川大地震最后获救的一群人和一只狗的故事。
地震发生后,有一队死里逃生的矿工,带着伤口,在绵竹群山里茫然地走着。不知何时,后面跟了一只庞大的狗。它毛色漆黑,牙齿尖利。虽然不凶也不叫,但谁也不敢保证它不咬人。
突然,狗狂吠起来。大家正奇怪时,一波余震来了,大家赶紧蹲下,对狗刮目相看——原来它会报警地震。
下午,狗更大声叫,大家赶紧停下。随之山摇地动,泥土巨石瞬间吞没了眼前的必经之路。大家对救了自己一命的狗充满感激,给它取名“黑狼”。
当时,这支队伍每天只吃一顿稀粥,饿得要命。于是有人瞟着“黑狼”说:“咱们饿成这样,什么都可以吃吧?”那话的意思非常明白。但一阵争论之后,不但没吃狗,吃饭时还给狗喂一点米粒。但狗还是饿得不行,比较高的坝坎上不去,人们就把它抱上去。
第四天,“黑狼”走路直打晃。忽有人喊:“‘黑狼’不行了!”它一动不动。人们呼叫它,它眼角涌出一颗大大的泪珠。它走了。
这时,又有人主张吃它,但更多的人哭了:不能吃,它是咱们的救命恩人!
于是,一个特殊的葬礼开始。人们把狗抬进一个洼坑,埋上土,盖上树枝。虽然天阴风凉,但大家忘记了自己的困境,围着“黑狼”的坟,肃穆地站了一圈……
这是一篇3000字稿件的梗概。这篇稿件,有的报纸没用,有的用在后面的版面上。本报不同,放在头版,且正头版头条。为什么?编辑为之写的“旁白”说:故事中的人们之所以能绝境求生,也得益于不同生灵间相知相依、又互相激发出的求生力量。当我们面临亡国灭种的时候,仇恨是一种力量;当要超越苦难时,悲情是一种力量;当构建和谐社会时,心灵的柔软也是一种力量。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更尊重他人的价值,关爱他人的生活,需要我们的心灵柔软些,再柔软些。
从网上情况看,本报这篇“狗稿件”的传播效果和影响是好的。尽管它是新华社通稿,但敲入关键词搜索,不少网页标注的来源却是《新华每日电讯》。说到底,不过是因为它像李社长讲的鲸鱼故事一样,“狗稿件”蕴含有中国大众和人类共有的价值取向,触及到了人类终极关怀的命题,我们把它突出推介,才吸引和感染了受众。
当然,《新华每日电讯》的头版头条不可能经常是“狗稿件”一类的内容,它不过是我们多年来追求的例证之一。
2002年改版以来,《新华每日电讯》从一张专为新华社通稿落地服务的“卡拉OK”、自娱自乐型报纸,逐步改造,创新为一张选编新华社报道精品为主、同时荟萃全国媒体精品的新锐主流时政大报,实际上已经像一张大型文摘日报,或者说是“主流时政大报的形制,大型文摘日报的操持”,就是以办文摘日报的路数,来办这张主流时政大报。
这样的转变,主要是因为随着信息爆炸、信息拥堵情况的发生,读者迫切需要一张替他们筛选、整理新闻信息的报纸。市场上既有的文摘类报纸虽有此职能,但版面小、周期长,已不能满足读者每日所需。日报里面无文摘,文摘里面无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打的就是这个空档。
经过摸索,我们逐渐形成新的办报主旨:为读者当新闻秘书,替读者选新闻精品——每天替读者把新华社最好的东西,把其它媒体最好的东西,进行选编和重组,奉献给读者,节省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具体说来,就是:
该删的要删。比如有一条很“重要”的稿子,八九千字。我看了两遍,居然没找到新闻在哪里,新思想在哪里,便压起来没用。直到第二天央视播报这个题材,才明白新闻点是什么,立即让编辑把央视的一句话拿来,又从那篇八九千字稿子中找出六七百字进行组合,写明“据”两家新闻单位“报道”的电头,登到了报纸上。结果,很快就被许多网站转发。而那篇大稿子,除了有传统大报采用外,很少网站转发。
该突出的要突出。比如新华社在2011年“走转改”中涌现出的好稿件,我们已刊发约500篇,大部分在头版。不但读者欢迎,还受到中央领导肯定,充分发挥了百万时政大报的舆论引导作用。如精品力作《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中央领导长篇批示,媒体、读者和地方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社会反响很大;《在痛定思痛中浴火重生——从瓮安之乱到瓮安之变警示录》,读者和媒体关注,报纸还发表相关评论;《车载肩扛,送上及时水救济粮》、《先诊疗后结算》、《苹果树上“摘下”小车小楼》、《船上新货郎 归来福满舱》、《麦麦提·托合提大叔探女记》等,中央领导认为“新风扑面”,称之“上乘之作”;《告别‘黄豆拌饭’》,配的两张儿童手捧干饭的照片特别有感染力;《父子两代电影梦》、《百里邮路千户情》两组照片,既烘托装饰了版面,又表达了生动感人的故事,受到读者称赞。
总之,当添则添,当去则去;当弱化则弱化,当突出则突出。所以说,新闻秘书的角色很重要,为读者着想的思想很重要。选编新闻时遵循的理念尤其重要,那就是报道真相,传播真知,追求真理;以人为本,以民生为重,张扬人性、人道、人文。惟其如此,才能做强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和正确导向引领的内容基础。
有了受众和市场欢迎的内容,应该说报纸就有了一个不错的基础。但内容的表述,内容传播的语言风格,同样意义非凡。不解决“怎么说”的问题,新闻报道仍然难以解决吸引力、感染力问题,更谈不上传播力和影响力。
我是一个收藏文革时期、大跃进时期报纸的媒体从业者,可以说看够了那些把大话、空话推向极端的所谓“主流报道”。因而,特别不愿意让大话、空话、套话登上《新华每日电讯》。因为大话、空话、一说一串的套话,虽都很“正确”,但总让人觉得不实诚,总感隔膜,吸引力、感染力会大大减弱。
其实,无论多正统、多高深的东西,都可以以自己的话语方式、有个性地来表达。比如胡锦涛同志的“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一出口便让人记住,且广为流传。所以《新华每日电讯》也一直追求口语化、通俗化表达,用群众的语言来传递所选择的内容。如果稿件没做到通俗表达,我们又不能改写,那么至少也要重新制作一个群众语言风格的标题来实现。由此,《新华每日电讯》在版面上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白话新风”。
自然,我们这里所说的“白话”,不是针对文言,不是为白话而白话、为口语而口语,而是为了让假大空、官腔套话和形式主义遁形。“五四”后的白话文,针对的是文言文,它打通了“文”和“言”分离的格局。本报追求的“白话新风”,是对现在“文”和“言”相脱节的又一种打通。这里的“文”是指读、写中的大话、空话、套话,“言”是指社会生活的闲谈用语、口语。我们追求的大白话、口语化,是更接近生活的“真话”。
此外,当下的舆论状况,大致存在着三个舆论场和话语体系:传统主流媒体舆论场、网络舆论场、群众口头舆论场。这三个舆论场,当然有一致和重合之处,但话语风格、文风等有各自的特点。
那么什么风格的话语能在三个舆论场通行呢?就是口语和大白话。《新华每日电讯》形成的文风和白话、口语化实践,实际上是对三个舆论场话语风格的贯通,因而更易为受众乐见,对读者更管用。
今天,《新华每日电讯》的优质内容、白话新风的吸引力、感染力,正逐渐受到受众和市场的欢迎,读者日众、传播日广、影响日大。在新媒体冲击纸媒体式微的大势下,发行量连年猛增,由十几万到几十万,2010年突破百万,达到105万。2011年继续增长,已经超过120万。
《新华每日电讯》百万发行量之前,中央级大报中,发行量第一名是第二名的四五倍,更比其他名次的总和还要多很多,这样的结构是不太正常的。百万《新华每日电讯》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构成,形成了前一名相当于后一名两倍左右的较合理梯次。应该说,这无论对于中央级大报方阵的构成,还是在中央舆论宣传的有效性上,都是有相当意义的。
2011年度的一次国内新闻学术年会上,有位专家提出了一个“双峰”的概念:现在中央级综合性时政大报里,够得上“百万”级的,包括《新华每日电讯》在内,只有两家报纸,这两家报纸可并称中国中央级综合性时政大报的“双峰”。
“双峰”的提出,既让我们这个后来者增强自信,同时又让我们时时自省。毕竟,“双峰”不是等高峰。我们的创办史、发行量,我们的品牌地位,相差何其远也。故此,我们不陶醉,我们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