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科技国际合作三十年栉风沐雨打牢基础强化支撑三十载春华秋实

2012-05-31 09:03:18松辽委国际河流与科技处
东北水利水电 2012年9期
关键词:松辽水利部水利

松辽委国际河流与科技处

作者:余 莉 ,王 蔷,于文海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转形到经济建设上来,水利作为基础产业和命脉被提到了重要高度。1982年,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代表水利部作为派出机构对东北地区实施流域管理应运而生。30年来,尽管科技管理、国际合作(含国际河流管理,下同)部门几经变化,但流域科技、国际合作30年来始终坚持打牢基础、强化支撑、突出重点、常抓不懈,取得了丰硕成果。

1 流域科技管理国际合作历史沿革

自1982年国务院国办发[1982]55号文成立松辽水利委员会起,流域科技管理、国际合作就被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松辽委成立时首次下达的五项任务中,国际界河的整治开发和重要工程的科研工作中就已经有明确表述。随着松辽委流域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开展,在历次的“三定”方案中流域科技管理、国际合作的职能不断得到强化。尽管科技与国际合作的管理部门屡有波折和变化,但总体来说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2 流域科技成果丰硕

随着松辽委流域管理业务的逐步开展,在水利部的关怀和指导下,流域科技管理工作紧密围绕流域管理重大问题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开展各项科研工作,为流域规划和管理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2.1 水利科技的支撑保障作用明显增强

自松辽委成立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紧密围绕松辽流域的“三大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在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水利科技创新,提高科学管理能力,围绕流域防治水旱灾害、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积极开展水利基础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研究,完成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科研课题,部分成果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松辽委先后承担了5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技术开发基金、水利部科技重点项目、科技创新、科技推广、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948”等项目及标准化项目,科研经费合计5 600余万元,取得良好成果。

表1 松辽委科技与国际合作管理部门历史沿革

“利用气象卫星进行洪水监测与预报方法研究”项目对1998年嫩江洪水进行了较为成功的监测和预报,亚行贷款“松花江流域洪水管理系统”,显著提高了流域防洪非工程措施能力;初始水权配置探索取得初步成效,开展了大凌河、霍林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专题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开展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数值模拟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地表水资源综合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松嫩平原洪水资源利用及湿地水文驱动修复研究”等专题研究工作,对完善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东北商品粮高产稳产水利关键技术问题”、“松辽流域老工业基地与商品粮基地的水资源调度保障”以及“松辽流域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及黑土退化控制与修复”等公益性项目的开展,为国家商品粮和老工业基地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水利信息化进程加快,建立了基础数据平台、基础数据库;加快流域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水利政务信息系统、科技与国际合作信息系统等专业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

2.2 水利科技管理创新能力和成果水平显著提升

30年来,松辽委坚持规范科技项目管理程序,使科技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先后修改、完善了《松辽委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细则》、《松辽委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坚持每年对全委的科技成果进行评审,对1 100余项优秀科技成果进行奖励,大部分的优秀科技成果在流域管理中得到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流域管理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还对突出的成果推荐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水利部科学进步奖(“大禹奖”)和省科技进步奖的评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计划”等近十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水利部科学进步奖和水利部“大禹奖”,3项成果荣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其中多项成果已投入使用,并在流域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

2.3 水利技术引进与推广成效明显提高

通过实施“948”项目“湿地防洪减灾技术引进及在嫩江中、下游及三江平原地区的应用”、“察尔森水库双星卫星定位大坝安全自动监测系统”等6个项目,引进了多项适合流域特点的水利先进实用技术,加强了国际间的水利合作,引进了智力,提升了流域管理水平。通过实施水利部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使“抗旱坐水种机具完善与推广”、“松辽流域入河排污口快速调查与信息管理系统”等一批水利科技成果得到成功转化。通过开展标准编制工作,包括《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标准》、《水质采样技术规程》等多项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编写工作,为流域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有效支撑。

2.4 水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松辽委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科技创新环境和激励机制。通过重大水利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加快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实现出一流的成果、一流的人才的目标。建立东北四省区水利科技协作网(1977—2000),组织四省区科技人才联合攻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自松辽委成立起,坚持并完善年度科技成果评审制度,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相继有1人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入选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35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人获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众多青年科技人才逐渐脱颖而出。

3 流域国际合作收获颇丰

松辽委成立以来,围绕流域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国际河流管理及国际合作与交流,在规范管理、引进资金和技术、培训人员、增进交流、扩大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对外合作与交流的人才。同时,根据松辽流域国际河流较多的特点,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大局出发做好国际河流涉外工作,使流域国际合作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3.1 国际河流管理成绩斐然

东北地区国际河流多、邻国多、战线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权益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松辽委在国际河流管理中,一方面充分发挥流域机构作为水利部前哨站作用,随时跟踪国际河流开发、利用和保护等动态,加强国际河流管理基础工作,系统开展松辽流域国际河流规划及相关研究和实地考察。另一方面是积极参与国际河流谈判,为双边跨界河流谈判提供技术支撑。

1986年,中俄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江界河段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规划工作全面启动,历时8年,于1994年完成了《中俄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界河段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报告》,作为该项目的实施单位,松辽委与俄方密切合作,圆满完成项目。这为未来进一步开发利用黑龙江和额尔古纳河水资源,加强中俄水利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10年来,随着中俄、中蒙、中朝界河双边合作机制的建立,松辽委下大力气完成了跨界水基础信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先后汇编了多项中俄蒙朝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基础资料,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工作,深入边境地区和俄罗斯、蒙古境内进行了多次的跨界河流考察和调研,初步掌握了东北地区国际河流的基本情况,为充分行使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权益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同时,松辽委积极参加多次中俄、中蒙、中朝界河双边合作的有关谈判工作,为双边跨界河流谈判提供技术保障。

3.2 国际合作项目成果丰硕

松辽委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自80年代末至90年代,国际合作项目逐渐蓬勃发展。松辽委与尼泊尔马相迪水电站合作项目、伊朗卡尔赫水坝项目、俄罗斯鲍古昌水电站项目等大大小小国际合作项目竞相开展,均取得可喜成效。

2000年以来,利用外资工作逐步形成规模。先后完成了亚洲开发银行“松花江防洪及湿地管理技术援助项目”和“亚行松花江水质及污染控制管理咨询性技术援助项目”等两个国际金融组织赠款项目。2003年9月,由松辽委组织开展的“亚行贷款松花江洪水管理项目”启动。历经7年的建设实施,于2010年完成全部建设任务,项目实际完成总投资4.24亿美元。通过项目实施,完成了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防洪工程子项目共34项,松辽委及三省区防洪非工程措施子项目建设4项。2011年4月,通过亚行完工检查。亚行贷款松花江洪水管理项目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松花江流域的防洪工程体系,流域整体防洪能力有所提升。几年来,通过本项目的陆续实施完成,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已开始发挥防洪减灾作用,特别是在抵御2010年第二松花江特大洪水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3.3 对外合作交流成效显著

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学习世界一流的水利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是松辽委提升流域管理水平的重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自1992年以来,共派遣600余人次赴世界五大洲培训、考察,学习先进的流域管理经验,在环境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流域综合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管理、GIS、洪水模型等多个领域学习国际领先科学技术,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提升流域管理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相继邀请和接待了来自美国、法国、荷兰、芬兰、丹麦、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香港及亚洲开发银行等国家、地区和组织的多个访问团组和咨询机构。通过座谈、考察、交流,松辽委与各国际组织、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6年,松辽委亚行项目专家组长海·彼得先生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奖,成为松辽委与国际咨询专家良好合作的永久见证。2009年,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就松辽流域项目进行合作,双方已就合作内容进行了互访,取得良好成果。通过承办和组织2008年“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等双边和多边会议,以及积极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和重大国际水事活动,宣传了松辽流域水利建设成就,探讨水资源管理经验,交流治水思路和方略,了解和掌握世界水利前沿科学发展趋势和动向。

3.4 国际人才培养初见成效

通过亚行技术援助项目和亚行货款项目的实施,松辽委先后抽调了超过100名的专业技术骨干,直接参与外资项目的协调管理工作。一方面通过外资项目的实施,培养了一批懂外资项目管理、经济评价、环境社会管理、国际招投标、提款报帐等各方面专业人才,并有部分突出人才成为了国际合作项目的专家;另一方面保持了项目管理人员的稳定性和管理的连贯性,提高了松辽委的能力建设水平,为以后的利用外资项目管理储备了人才。

总结30年来松辽委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认真贯彻水利部治水思路,是做好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的根本保证;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是国际合作工作与科技工作成功的关键环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是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不断发展的基本动力;健全制度、规范程序、加强管理、提高素质、搞好服务,是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4 展望未来流域科技国际合作任重道远

新时期流域水利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工作,为流域水利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4.1 脚踏实地开展科技工作

一是必须坚持服务于流域水利发展的宗旨。要坚持科技为流域水利发展服务,切实解决制约流域水利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要与水利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围绕水利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水利前瞻性、战略性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转化,服务于水利改革发展。二是必须坚持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的方针。要瞄准流域水利行业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强各类科技项目、计划的选题、申报和组织,做好项目和技术储备,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选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进行重点突破进而带动水利科技的整体推进。三是必须坚持提高流域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工作的动力。依托现有流域从事有关科研工作的单位,广泛吸纳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创建“战略联盟”,形成具有本流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框架。

1)继续围绕流域水利发展与改革重大问题及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并大力加强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准确把握水利科技发展的趋势,今后要重点从水文水资源、防汛抗旱减灾、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环境与水生态、农村水利、河湖治理、水土保持、流域重大水利科技问题等方面梳理流域水利科技重大研究需求和研究课题。

2)开展科技支撑流域管理的顶层设计工作,逐步建立流域水利建设与发展的科技项目库,加强项目的管理,确保项目成果质量。

按照水利部的要求,在积极做好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948项目、水利重大科技推广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项目的管理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同时,紧密结合流域水利发展的重点,围绕水利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和重点领域,充实、完善、更新项目库内容,建立科学的科技项目研究管理体系。加强科技项目归口管理和成果管理需要,制定并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加强项目管理,精心组织,严把质量关。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逐步实现科技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和数字化。

3)畅通科技项目申请渠道,加大科技投入,多渠道、多层次拓宽科技资金支持。

充分利用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有利契机,加大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948专项、科技推广等各项目资金渠道的使用力度,系统梳理流域、行业共性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全面促进了优势科研力量的资源整合,扩大科技投入。另一方面,继续鼓励全委相关业务单位根据水利部计划内项目和前期工作经费的需求实施科研攻关,使科研项目能真正在流域管理中加以应用。全面推进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委属单位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作用。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积极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成果和资金,对引进技术加强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以科技合作为先导,提升流域管理能力和水平。以科技带动解决流域水利出现的新问题,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松辽流域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

4.2 立足长远开展国际合作工作

1)做好国际河流管理工作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周边国家对水资源的进一步关注,国际河流涉外工作已上升为我国的一个热点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国际河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国家政治、经济和外交大局出发,妥善处理与国际河流有关的涉外事务,做好国际河流相关工作,不断提高国际河流的管理水平。

2)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进一步加强双边、多边交流与合作,扩大交流范围,深化交流内容。积极参加各项国际水事活动,广泛交流信息,探讨水资源管理经验,交流治水思路和方略,大力宣传松辽流域水利成就。继续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利用外资项目管理的契机,培养熟悉国情和水情、与国际接轨的复合型水利人才。加强水利外事管理工作,为推动和促进水利国际合作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保障。

抚今追昔,春华秋实、催人奋进;展望未来,激情满怀、再展宏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松辽委的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必将乘着科学发展的东风,打牢基础、强化支撑,为提升流域管理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松辽水利部水利
松辽分水岭隆起带近30年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一生追梦色粉笔画
金秋(2020年10期)2020-08-22 13:11:50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内蒙古自治区2017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中国稻米(2018年2期)2018-04-18 12:37:17
水利部2017年1月批准发布的第二批水利行业标准
水利部2017年1月批准发布的第一批水利行业标准
水利部离退休干部参赛作品
新天地(2014年9期)2014-10-10 13:32:56
水利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