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姬
2003年,教育部在全国22所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招考的历史。应届高中毕业生通过考核后,可提前确定意向高校的录取名额,并在参加高考后享受最高60分的降分优惠,给“偏才”和“怪才”等具有特殊潜质的人才一个机会。因为触动了“一考定终身”的制度,此举一度被誉为“我国高招制度的破冰之举”。如今已有80多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自主招生占高校总招生盘子的5%左右。但相关考试却在逐渐演变成部分高校联考的形式,难逃名校“掐尖”的嫌疑。走过十年的自主招生,似乎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初衷渐行渐远。
如今的自主招生,名校比拼“个性计划”
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清华:专招特优生的“A计划”、专招寒门子弟的“B计划”、招全才专才的“拔尖计划”、面向国家级贫困县生源的“自强计划”
人大:“校长直通车计划”、“圆梦计划”
复旦:针对数、理、化、生、文、史、哲和基础医学八大基础学科专业的“望道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