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庆
当传统佛教遭遇现代资本之后,内地一些名山古刹的“沃尔玛化”不断受到有识之士的质疑和批评。
日前,艺术评论家岳路平在微博上发起了抵制法门寺风景区的联署行动,公开批评陕西法门寺景区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将佛指舍利圈为己有,打造成一部“佛祖舍利印钞机”:风景区竟然以舍利为名义,大肆扩建景区规模,并且假扮僧人来招揽游客上香捐款。根据媒体报道,景区集团还在试图通过上市来吸纳更多的资金,而那座只剩下70余位“真比丘”的法门寺,已被景区分割包围,沦为资本海洋的一座小小孤岛。
这样的孤岛对于佛教而言,已经不再是个案。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与五台山也都已经或者谋求上市,而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四大佛教圣地,身处其中的名寺古刹,业已被资本的枷锁牢牢地禁锢住,曾让无数信徒虔诚朝拜的圣地,如今几近沦为付钱购物的沃尔玛超市。
个人信仰与商业项目能否如此捆绑?这或许是读者的直接反应,不过笔者想问的却是,在法门寺景区这样的“沃尔玛”背后,不仅是垄断资本的傲慢与无知,也包括支撑这种现象的各种因素,共同滋养了这种贩卖信仰的乱象。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商品的供给必定意味着有某种需求存在,就如昭慧法师所指出的,宗教的神圣性并不意味着它能够超越人的操弄,反而经常因其稀缺而成为市场的卖点。我们当扪心自问,今日国人对于佛教的追逐,有多少是因为佛法的超越与出世智慧,又有多少只是想通过功德的回报机制而让自己的财富锦上添花呢?
仔细观察中国当下的寺庙,无论是传统道场还是新修庙宇,游客与信众除了纯然的观瞻旅游之外,更多的则是以燃香礼佛与捐助功德的方式来实践着他们所理解的宗教“信仰”。中国人大多抱有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认为自己付出钱财,就能于冥冥中得到神灵护佑。或许正是这样的信仰认知,才构成了今日遍地信仰“沃尔玛化”的社会心理基础。
显然,正是敏感地嗅到了信仰背后的这一丝难为外人道之的庸俗气味,地方权力和各路资本才会动用巨大的力量将各个佛教圣地囊括其中。他们并不关切佛教信仰本身,他们清楚了解的是,这个社会中存在一大批不安与焦虑的潜在信仰消费群体,无论贫富贵贱,他们普遍对他人抱有不信任的态度,也怀疑社会进步昌明的可能性。这或许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长期的公平争议与道德质疑,致使各个社会群体难免对这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产生一种不安定的忧虑感。这种矛盾的社会心理因而造成了一些人强烈不稳定的社会预期,这也使得不少人的信仰动机带有明显的扭曲性格,如一味的“祈福”与“神秘化”特色。
正如国家宗教局相关负责人明确所言,一些地方热衷搞“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利用寺庙道观搞旅游开发,甚至计划将寺庙道观捆绑上市的做法,侵害了宗教界合法权益、损害了宗教界形象,伤害了广大信教群众的感情。这种状况自然首先与地方政府及相关利益组织有莫大的直接干系,但如果深入思考这一种正在不断复制的商业模式乱象,或许可以看到信仰的庸俗化与物欲化,又是与人们的价值观密切相关。扶持与纵容资本的“信仰沃尔玛”,等于将宗教的神圣性拱手相让于商业,任其摆布。另一方面正是因为佛教正信的缺乏,才使得众多有着信仰需求的公众,难以获得正知正见,最终只能回归千百年来在汉地不断恶性循环的“功德模式佛教”,即以强烈的物欲与世俗性格去认知和实践佛教信仰。
(作者为上海大学历史系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