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贝的海派真实

2012-05-30 22:23阙政
新民周刊 2012年15期
关键词:上海家庭生活

阙政

重温海派电视剧风采

一度流传广泛的经典电视剧时隔多年续拍新作,《儿女情更长》并非首创。《上海一家人》有过续篇《若男和她的儿女们》,《孽债》之后又有《孽债2》。虽然在感情上迎合了观众长远的期待,但“2”不易拍,马失前蹄、石沉大海者常有。《儿女情更长》作为16年前《儿女情长》的续作,却难得众口交赞,更被央视买断首轮转播权,秘笈何在?新老两剧的编剧兼制片人李云良认为,是得益于情节和制作班底的可延续性。

看看逐个登场的主要演员,除了佟瑞欣替换何政军,“童家”手足还是原班人马:奚美娟、张芝华、吴冕、王诗槐、何麟、余娅……一张张熟悉的“上海人老面孔”不仅意味着童家人再度团聚,更像是海派电视剧黄金时代的重温。

遥想90年代,沪产电视剧百花齐放,鸿篇如《上海一家人》、《孽债》,短帙如《有房出租》、《逆火》、《结婚一年间》、《夺子战争》,都不乏这些老演员们的身影,报出名字来足以撼动一代人的记忆。当时北有《渴望》、《过把瘾》,广有《外来妹》,北上广出产的电视剧呈三分天下格局。

这样的格局却在近年来悄然变易:以北京为主力的北方电视剧产业仍不断有诸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空镜子》等现实主义题材佳作推出,而反映上海城市生活的优质作品却越来越少。在上海生活了快30年的李云良对此颇感遗憾,每回在工作中偶遇奚美娟、张芝华、吴冕这“童家三姐妹”,都会鼓动她们做好拍续集的准备,得到的反馈也都是:非常期待,一定参与。有了这样向心力强的班底,经过三年时间筹备,《儿女情更长》终于再度代表上海,登上了全国百姓的荧屏。

岁月不饶人,老演员张芝华一边这样感叹,一边不顾身体欠佳,抱着电风扇在上海的盛夏酷暑里坚持拍戏。奚美娟等人更是做了满满的案头笔记,众人拾柴火焰高。电视剧的美工班底来自上影厂,而担任导演的沈星浩,是《儿女情长》的摄影师,当年凭借该片拿过金鸡奖最佳摄影,还导演过《孽债2》,土生土长上海人,才拍得出上海的原汁原味。

原以为上海故事难求北方观众共鸣,结果《情更长》全国同时段收视率排名前三,在石家庄、黑龙江、乌鲁木齐等城市收视率更跃居第一。京城媒体赞它“接地气,叙真情”,广州媒体称其“温暖亲情比《儿女情长》更加浓郁”,还有四川的观众说,“《儿女情更长》拍得最巴适”。

展现新上海世情画卷

曾经,《儿女情长》因为生动地展现老一代上海人的石库门生存状态,被誉为“上海里弄的风俗长卷”,一举获得中国广播电视“飞天奖”和中国电视“金鹰奖”。剧中人物家长里短,既担负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重任,同时也不乏市井俗气,温情之中有算计,和善之外有精明。好像生活在我们身边,每天一推开门就会遇见。当时把恶媳妇演活了的余娅,甚至被观众善意提醒:小心出门被误当作剧中人遭受谴责——可见角色形象深入人心到了一定程度。

如今,《情更长》走的仍然是现实路线。“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16年过去,上海这座城市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常住人口中有高达60%的异地居民,地域观念进一步淡漠,城市精神更为开放、包容。对此,编剧李云良自己也深有体会:“从前别说是上海人和外地人联姻,就算是黄浦和杨浦,都有上只角下只角之分,泾渭分明。异地婚姻当中矛盾重重,单是晚饭吃米饭还是吃馒头都可以吵一架,上海女人不许丈夫吃大蒜,丈夫偏爱吃,乃么有得吵了!现在你再看看,马路上四川菜那么时髦,上海本帮菜就占一小部分,只看餐饮业的发展也能看出上海精神变化的轨迹。”

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脱离了“求温饱”的苦恼,上海人的形象也从市侩、斤斤计较,变得更大气、更谦和。在创作《情更长》时,李云良着意要把这样的讯息传达给全国的观众,让上海人走出误解、曲解,让真正的上海人气质深入民心。

什么是当下上海人的真正气质呢?李云良认为,是追求生活的精致和品质。上海人务实、周到,精打细算的同时更追求生活品质。剧中所表现的并非“高帅富”,都是最底层、最广泛的上海普通人家。这些人平时省俭(晚上10点以后洗衣电费半价),却富有奉献精神(休息日去老人院做义工);生活也许并不富裕(租仓库暂住),却仍然活得精致(陋室里摆一瓶鲜花令蓬荜生色);中老年人一边替儿女着急(频频出现在相亲角),一边也有自己的生活(听听越剧,出国旅游)。

在反映上海风貌的同时,作为一部现实题材力作,對于新一代上海人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李云良也作了无微不至的关照:闪婚、隐婚、裸婚,丁克、剩女、经济适用男,网瘾青年、啃老族、新上海人,诸多名词被提及,许多现象被探讨。说起来,李云良将此归功于此片的另一位编剧、他的女儿——洋子。“80后”的洋子,同龄人写同龄人,更驾轻就熟。新剧被誉为“清明上河图”一样的世情画卷,李云良既为自己高兴,也为女儿得意。

“低分贝”回归家庭传统

如果说上一部《儿女情长》里的家庭危机是“疾风暴雨”,那么《情更长》里的家庭矛盾相对“和风细雨”。比起目下大为流行的“婆媳大战”,这部戏鲜有大打出手的“家庭战争”场面,可以说是一部“低分贝”的家庭剧。

李云良坦陈:“也不是没想过提高分贝,但是激烈的戏码一加进去,立刻觉得不对,和这部剧集的气质很不相符,最后还是放弃了。”在他看来,《情更长》是一部“生活流”的作品,戏剧冲突并不强烈。家庭内部没有原则矛盾,都是琐碎的一地鸡毛。不需要像每周播一集的美剧,为了抓住观众,三分钟设一个爆点,五分钟来一次高潮:“中西方审美有差异,中国观众更喜欢‘连台本戏式的章回叙事。”

虽然分贝低,但穿透力却不小。纵观全剧,即使是家庭内部矛盾,也常有骨鲠在喉之感——大姐把全家的麻烦都当作自己的事亲力亲为,结果未必讨好;次女泼辣,心直口快时不免触人痛脚;小女自命懂人心理,其实能医不自医。还有亲戚之间言情又要谈钱、后代子女互相攀比、两代人婚恋价值观差异……情况不是一般的复杂。

或多或少,这是上海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李云良毫不讳言自己有8个同胞手足,生活经验丰富:剧中建梅问家人借钱开饭店的故事,就是他本人的经历;他的爱人也曾为女儿洋子去人民公园相亲角一游。实地拍摄时,奚美娟直接混迹相亲人群中,不清场,也不安排群众演员走过场。

回归生活,回归家庭。在一片宫廷穿越热潮中,李云良突围而出,重新聚焦市民阶层。尤其,在物质追求、金钱至上的风潮正在颠覆传统价值观的眼下,这种回归还担负了挽回传统价值观的重任。“我们现在太喜欢走捷径”,李云良叹道,“以前是靠双手改变天下,劳动最光荣。现在是做得好不如嫁得好,高帅富抢手。”于是他偏偏不写高帅富,笔下众生,多的是开出租车的、送快递的、幼儿园保育员……哪些职业最卑微最底层他就写哪些,视角绝不俯视,就为了让观众重新接受这样的普世价值观:生活没有捷径可走,要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

原本,大姐建菊在剧终时将因病去世,李云良已经想好了怎么拍:“就和当年全家人坐在病床边送别母亲一样,角度机位都不变,象征大姐轮回了父母的命运,因为在新剧里,大姐已经担当起了母亲的角色。”结果奚美娟坚持反对,希望好人有好报。李云良再三思量,最终决定放弃可以赚人热泪的剧情,改为春风化雨的大团圆结局,成全“好人得好报”的传统,将家庭美德继续传递下去。

电视剧上映后,中老年人每晚坐守荧屏不足为奇,奇的是80后、90后年轻人也同时在座,两代人同场看戏,无形中也成就了一次跨越代沟的家庭成员感情交流。再过几年,等独生子女一代孕育的子女长大,“姨妈”“叔叔”“姑姑”等称谓就将从他们的生活中退场。从这点来说,《情更长》也是中国典型大家庭的一曲挽歌。等血缘细胞隐退后,家庭将以何维系?李云良说,这将是民族问题,《儿女情更长》,有责任提出这个问题。

猜你喜欢
上海家庭生活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