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口超农村”的风险

2012-05-30 11:21:57石勇
南风窗 2012年1期
关键词:城镇人口蓝皮书城市化

石勇

一个数据在描述中国的深刻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在北京发布《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0%,中国历史上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

这似乎足以告慰从100多年前就开始的“现代化”梦想。一日千里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终于终结了几千年来农村人口多于城镇人口的超稳定社会结构。5000年的历史,以人口比例改变为象征,中华民族在这里开始了拐弯。

毕竟,城乡人口结构的改变,会传导给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使一个国家不可逆地拥抱现代文明。从世界范围,尤其是西方来看,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轨迹大抵如此。

然而,放眼现实,这个消息并不怎么让人高兴。其城市化路径让人深感不安。

第一个问题是:城镇人口超过乡村人口,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吗?

显然不全是这样。如果说从改革开放后,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基本上是工业化、商业化的结果,农村居民转化为城市居民无论是否有制度相配套,还有产业结构相配套的话,那么,从21世纪初开始,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从那时开始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的扩张冲动,权力对农村居民“强制城镇化”的抱负,已经成为主角。城市的扩张迎合了官商通过占有农民土地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诉求,而农民则在这种扩张中遭到剥夺,或转化为依赖城市利益结构,尤其是畸形的房产利益结构为生的寄生阶层。

而在对农民的“强制城镇化”中,一方面既具有政绩的先验渴望,同时也有打农民土地主意的深谋远虑。在这种思维下,“强制城镇化”严重缺乏产业结构的配套。农民确实从农村搬到了城镇的居民小区,然而,在一切生活必需品都需要钱的情况下,往往陷入窘境。新增加的“城镇化率”,使城市处于一种表面繁荣实际却危险的状态。

第二个问题是:城市化是否实现了在制度上给予所有居民同等国民待遇,是否预设他们是平等的权利主体?

在一个到处都有“暂住证”、“居住证”之类标签的社会里,这是让人遗憾的。《社会蓝皮书》里提到,目前城镇常住居民里有近四成是农民工。这是无根地漂浮于城乡之间的一群。

在城乡存在制度隔离的时代,农村社会具有为城市社会“造血”的功能。而现在虽然农村和城市所分隔的社会结构已经打破,但城市社会仍然企图只是通过对农民工身体的“城市化”,掠取其劳动力来支撑自己的经济结构,以及分配给户籍居民福利。它拒斥农民工在权利上、身份上变成真正的城市居民。

可想而知,这种“城市化”是多么没有意思,而所谓的“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完全是现有经济结构能够支撑农民工在城市里生存的一种错觉。一旦经济结构出现大问题,社会危机就不邀而至。这一幕幕,近年来已经屡见不鲜。

中国用30多年的时间,以世所罕见的速度改写了5000年的历史。城市化的这种低劣质量,当然不是速度的过错。但一定是某种程度上的失策。它从一开始并没有把城乡居民权利和福利均等化,现在仍然对已经融入城市经济结构的人进行权利排斥。

到了下决心废除一系列阻碍真正的城市化、阻遏国民权利平等的制度的时候了。

猜你喜欢
城镇人口蓝皮书城市化
31 省份最新城镇化率:9 省份超70%,这10 个省份城镇人口最多
浅谈城镇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困难与对策
求知导刊(2019年8期)2019-07-08 03:32:16
2018年“宁夏系列蓝皮书”正式发布
新西部(2018年3期)2018-03-21 10:09:08
《上海投资蓝皮书》发布
第八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
可信计算联盟联合两家机构启动蓝皮书编纂工作 我国首本《信息安全蓝皮书》即将编撰发行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湖湘论坛(2015年4期)2015-12-01 09:30:08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养老保险问题与对策研究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