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迪
当恭小兵提出“80后”的概念时,他也许并没有想到会掀起如此长久不衰的风潮。“80后”一词从文坛开始逐渐被各个领域借用,并由此衍生了“70后”“90后”这样以代际划分的人群。
与当年定义“80后”是“垮掉的一代”一样,“90后”也被标签化了。
但是这些都不妨碍“90后”的每一个人作为人的独立存在,这一代人的优与劣都清晰地折射着社会的影子。每一代人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会推动时代进步。
互联网一代
张伏睿,生于1990年的北京大男孩。1.85米的身高,阳光帅气,2011年6月刚刚大学毕业,在一家外企谋了一份工作。白净的脸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透着斯文,但遮不住眼中的智慧与焦虑。
在他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中国步入“市场元年”。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国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程度日新月异,似乎所有的人都获得了某种解脱,开始跟随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的生活。不单单年轻人,成年人也开始调整目标追求和实现价值的方式。
在那个年代,人们开始“下馆子”,女人开始“抹红嘴唇”,中老年人开始走进公园跳交谊舞,麦当劳、肯德基这些“洋快餐”也纷纷入驻中国。
社会的变化让幼小的张伏睿眼花缭乱,但他也是这些变革成果的直接享用者。“60后”的父亲给了他很大的宽容和自由,他的名字伏睿就是取自英文“free”(自由)的谐音。
9岁那年,张伏睿第一次接触了互联网,那是学校安排的电脑课。据《互联网下的“90后”——“90后”大学生数字化生活研究报告》显示,跟张伏睿同一时期开始接触互联网的在“90后”群体中占26.1%,他们是中国人接触网络时最年轻的一批。
那一年,中国仅有400多万互联网使用者,而到2011年,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在7岁到15岁的中国儿童中,超过70%的儿童至少上过一次网,超过一半的城镇儿童家中有互联网连接。
在张伏睿的成长年代中,从未亲身经历过任何政治风波,被他评价为枯燥乏味的生活中,网络给了他另一个多元的空间。对于他和他的同龄人来说,使用互联网就像用筷子吃饭一样平常。根据《互联网下的“90后”》公布的数据,目前在“90后”中,“每天上网的人”比例达到61.6%。
使用网络的同时,“90后”也创造着新的网络文化。那些主流文化观所认为的错别字“介样”“童鞋”等词汇,在“90后”眼中却充满着“萌”的意味。与此同时,也有10.6%的“90后”表示,最讨厌没有实质内容的网络恶搞语言。
实际上,“90后”对自己的生活有着清醒的判断。当他们的父辈唯恐网络化信息的繁杂对下一代产生不良影响时,“90后”本身已经清晰地看到网络的两面性。正在清华大学读大二的张荔雯告诉记者:“网络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爆炸。”张荔雯坦言,她很少在微博或者论坛上发表关于社会事件的看法,“很多时候,对于这种新闻不能分辨是真是假。”她还记得自己看到“我爸是李刚”事件爆出的时候激动不已,她原以为,这一次终于可以把黑暗面暴露出来了。然而随着迷雾散去,事情真相呈现在世人面前时,她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明白“那只是一个孩子犯了错误以后的某种求助”。所以,在此后的新闻事件中,张荔雯开始采取一种关注后静观其变的谨慎态度。
对郭美美炫富事件,很多“90后”也持批判态度,但并非出于仇富心理,而是基于自身价值观所做出的理性判断。西安的小梁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个人爱炫耀啥,就是缺啥,知道不?像那种人炫耀他有钱,那就是小时候穷怕了,现在有钱了赶紧跟别人说说。真正有钱的人都不显摆。”
“我的事情我认定”
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想用统一的标签定义“90后”群体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种想法本身也遭到“90后”的控诉。
黄晓芸,土生土长的上海女孩,在上海一所高校读大三。她性格开朗,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喜欢在网络上与其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她认为,不适合给“90后”整体贴统一的标签,“我觉得‘90后的涵盖面太大了,每个人的性格特征都不一样,不能说随随便便就被谁代表了。”同样,清华大学2010级材料系的陈琨也说:“每个人的成长都和其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以前是家庭环境,现在是学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风格。”
“每一个个体的可能性都比较多,这种个体性体现在每一个普通的‘90后年轻人身上。”专注于研究青年一代生活方式的调查机构“青年志”的创始人之一张安定这样描述这一代人。
《互联网下的“90后”》中认为,“90后”大学生对“个性”的理解具有个人化特色,有人认为是外在的物质体现,有人认为是性格上的差异。其实,面对很多事情“90后”大学生都会表现出异质思维,多元表达才是他们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当社会的每一个元素都在高速蜕变时,人们的自我意识也随着社会的进程逐渐觉醒并变化。而这种自我的觉醒在“90后”这一代人身上,更是获得了普遍的体现,他们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我尝试、自我探索。在张安定接触的“90后”身上,他体会到一种强烈的意愿,那就是“我的事情我认定”。
理性与平权
“作为‘90后,我等待‘00后的长大,我等待着肆意谩骂他们……”
这是“90后”众多自我辩护中较为偏激的一条。是的,随便在百度中键入“90后”一词,就可以搜出成千上万条批判“90后”的帖子,因为自从意识到“90后”的存在,他们就以一种夸张的形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他们大多与非主流、叛逆、网络生物、脑残等各式各样的负面标签挂钩。甚至当人们在街头巷尾提起“90后”时,脸上露出的都是一种嘲讽、戏谑的神情。
然而,北京零点公司副总经理张慧在与“90后”接触后“被完全颠覆了”。2010年11月,零点公司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等5个城市抽取了2100个样本,对“90后”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
张慧说:“在跟‘90后接触的时候,最明显感受到的是理性。”
曾经在广州掀起舆论风波的“举牌哥”陈逸华正是这种理性的践行者。年仅16岁的他在反对广州地铁一号线的翻修时,选择了理性、克制的态度。2011年5月,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直言:“谩骂和愤怒起不到任何作用。”
张慧评论说:“在谈论严肃问题的时候,他们是非常理智和成熟的。”
在零点公司的调查中,一个个手拿PS2、看日本动漫、哈日本偶像的“90后”中,却有63.6%的人不喜欢日本。他们说,虽然反感日本,但他们不认同“抵制日货”这样的情绪化行为。在他们看来,日本仍然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在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校园营销研究所的调研中,沈阳的一位大学生对于“网络曝光”的方式发表了如下看法:“确实是曝光了一些社会阴暗面,但是我觉得也侵犯了隐私。而且有时候网民曝的东西不一定是事实的全部,而是被部分夸大了。”
相对于前几代人“细嚼慢咽”式的接受信息方式,“90后”“鲸吞”似的捕食各种信息,他们是公认的视野宽广的一代人。张安定说:“‘90后在中学时期就开始面对互联网,更早地面对一个信息相对对等的世界,所以,他们也在更早地选择‘我是谁。”
正因为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90后”对可能发生的事情早就有了间接经验。面对当下社会的诸多问题,“90后”已经早早表现出了一种自成体系的态度。对于环境保护、贫富差距等这些中国社会当前的热点问题,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并非人云亦云。
在《中国新闻周刊》与新浪网联合发起的调查《“90后”如何看待社会》中,对“现在社会环境”的看法,49.2%的人选择了“存在异议,理智对待,能迅速适应并融入社会”,更有63.1%的人在面对与自己意见完全相反的群体时,选择“尊重对方的存在,但能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
根据调查,张慧认为,“90后”是信奉平权主义的一代。对于权威,中国几代人呈现出鲜明的特点,“60后”“70后”比较尊崇,“80后”开始质疑,有些挑战,“90后”则开始重新构建权威。他们崇尚草根英雄,有28.7%的“90后”的偶像是来自周围的普通人,他们坚持“怀精英之梦想,走草根之大道”,更多地认为成功靠自己的才干和努力可以实现。
(杨向阳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第44期,喻 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