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新型检测系统产品加速引入中国结核病诊断市场
2012年10月,在杭州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2年学术大会”上,在全国200余位结核病诊断、预防、治疗专家的见证下,美国BD公司成功地召开了新产品(BACTECTMMGITTM320全自动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系统)正式在中国上市的发布会。
BACTECTMMGITTM320全自动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系统于2010年首先在美国上市,随后BD便迅速引入中国市场,希望借此提升中国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水平。
BD中国诊断系统总监童晖透露,随着中国医疗改革的深入开展,医疗服务水平正在迅速提升,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推广创造了最佳的机会。从其他欧美医疗设备巨头处获悉,大家都在积极将全球最新的产品引入中国,一场技术革新引发的检测市场争夺战就此拉开大幕。
“70%的临床决策依赖于实验室检测结果,临床检验已成为现代医学的一部分。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高达120亿美元,且以每年18%的比例逐年递增;而欧洲体外诊断市场仅为130亿美元,增长率不到5%。”不久前举行的一次国际科学研讨会上,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IFCC)主席格瑞姆·彼斯托教授给出的一组数字,充分体现了检验在临床中的重要作用,快速发展的中国检验医学已得到了世界的关注。
专家表示,目前医生越来越依靠专业的检测结果来准确诊断疾病,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医院产品换代的步伐,由此催生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以结核病诊断为例,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是结核病防控的基础。结核病实验室的病原学检测具有非常高的特异性和正确性,是肺结核诊断最可靠的依据。
然而,目前我国常用的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方法,如痰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固体培养不能满足及早、准确发现结核病患者的要求,涂片染色法灵敏度低,只能检出50%~60%的结核病患者;固体培养虽然检出率可达到70%~80%,但耗时很长,培养阳性平均报告时间为27~31 d,培养阴性报告时间为56 d;利用固体培养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实验,其报告周期也很长,需要28 d。
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BACTECTMMGITTM320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快速检测能力:由于采用更快速的液体培养技术,BACTECTMMGITTM320系统培养阳性报告时间平均为12 d,药敏检测时间平均为11 d,较固体培养的27 d和29 d共缩短33 d。
2.提供抗结核一线药和二线药药敏检测方案:与BACTECTMMGITTM320系统配套,共用5种一线药物的检测试剂盒;同时,BACTECTMMGITTM320是一个开放性的药敏检测系统,具备抗结核二线药物的药敏实验功能,此功能已被多家结核病实验室证明,并有多篇文献为证。
3.经济型容量设计:BACTECTMMGITTM320系统可同时容纳320个培养管的检测,适用于月标本量230个即日标本量10个左右的中型结核病实验室,包括CDC、专科医院及大型综合性医院的结核病实验室均可适用。因此,BACTECTMMGITTM320系统的上市使更大范围的实验室可以应用到MGIT优秀的技术。
以上特点,使应用该系统的结核病实验室可以更加早期、准确地向临床提供培养及药敏报告,从而在结核病的防控中发挥作用。
同时以BD BACTECTMMGITTM产品为代表的液体培养方法较固体培养方法其阳性检出率将提高10%,培养阳性及药敏结果报告时间较固体培养方法缩短1个月,在2007年即成为WHO推荐的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方法,因此在欧美市场很快得到普及。
结核病被列为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根据WHO的统计,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球27个耐多药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130万,占全球发病的14.3%,位居全球第2位。国家“十二五”计划已经把结核病的防治作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核心环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