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媚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付家庄医院骨科,116013)
1.1 一般资料 对2010-06—2011-06我院骨科手术患者出院病例随机抽取200例,男性126例,女性74例;年龄6~97岁;平均住院天数10.5 d;开放性四肢骨折55例,闭合性四肢骨折116例,关节置换29例。
1.2 方法
1.2.1 患者资料 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病例号、住院时间、入院诊断、手术名称、切口类别、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切口有无感染等情况。
1.2.2 用药情况 分别记录术前、术中、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及使用时间。
1.2.3 分类统计 将收集到的手术资料分为清洁手术与清洁-污染手术,进行抗菌药物合理性调查。
2.1 不合理用药情况(表1) 在抽查的200例病人中有36例存在用药不合理,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存在选药不当、给药时机不当、使用时间过长、预防使用过度、无指征用药、联合用药不当、Ⅰ类切口预防用药不合理的问题。
表1 不合理用药情况
2.2 抗菌药物的使用排名情况 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前5位的品种分别是美洛西林钠舒巴坦188例次,替硝唑126例次,头孢唑啉钠80例次,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66例次,氨曲南38例次。
从本次调查中发现,我院骨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即预防性用药多,联合用药多,术中用药少,连续用药时间长且范围过大;同时也存在无指征联合用药多,经验性用药多的情况。
1)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制度及监督机制。医务部、感控科定期对医务人员及新上岗的医务人员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知识培训[1],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结合国内外超级细菌及其他新生的耐药菌株的发展趋势,及时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新知识的培训,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自觉性。医院建立抗菌药物的监督机制,通过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频率、使用强度等进行季度统计,并进行讲评及奖惩兑现,督促医务人员不断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2)严格按照《围手术期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标准》,严格把握联合用药指征,对于一般骨科手术不采用联合用药,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即可;对于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一般也不宜联用,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即可。如确需联用,应根据感染细菌种类,目标性治疗联用[2]。
3)不能以经验应用抗菌药物防治感染,更不能依据科室用药习惯,应以目标性治疗为主,因不同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敏感性不同,甚至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有些医生过分强调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价格贵、阳性率低等客观原因,不去深究盲目用药会增加细菌性耐药、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医院感染的风险。因此,应根据细菌培养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为进行目标性抗菌治疗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3]724。
4)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选用药物。因此,骨伤科预防用药可选药物为头孢唑啉钠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药物[3]719。而调查中发现,静脉给药中使用一代头孢的仅占40%,针对该药半衰期短的特点,医生可一日多次给药。对于Ⅰ类切口(清洁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4]。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时间不宜过长,能覆盖感染的危险性即可,原则上不要超过术后72 h,延长用药并不能更有效地降低手术部位的感染程度,反而还会增加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本次调查抗生素使用平均5 d,距小于72 h的要求还有不少距离。
骨科手术中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现状严峻,医生需改变某些不合理的用药习惯,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这样才能使手术预防用药真正合理规范[5]。
[1]李清杰,刘运喜.医院感染防控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8-19.
[2]杨秀,欧志莲,陈俏洁.我院骨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预防应用分析[J].河北医学,2010,16(4);432-433.
[3]石汗平,詹文华.围手术期病理生理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EB/OL].(2009-03-25)[2012-02-10].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 lfiles/mohyzs/s3585/200903/39723.htm.
[5]王连凤.我院骨科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5):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