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中风后遗症(sequela of apoplexy)是中老年人常见、高发、致残率比较高的疾病,其主要表现在中风发病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日常活动能力障碍、吞咽障碍和认知障碍等[1]。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中风死亡率已经逐渐降低,但致残率仍然很高,给中风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很多苦恼。提高中医康复治疗法,有效降低致残率势在必行。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共收治中风后遗症患者137例,脑出血69例,脑栓塞21例,脑血栓47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51例;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49岁,总年龄数8231,平均年龄60.1岁;病情主要表现为局部瘫痪,全部瘫痪和神志清楚除外;共121例,将这121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1例,其中男患者39例,女患者22例,总年龄3647,平均年龄59.8岁;对照组60例,其中男患者37例,女患者23例,总年龄3569,平均年龄59.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都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病情基本稳定之后,采用中医康复治疗,重要处方有天麻、地龙、黄、钩藤、木瓜、加皮、牛膝、茯苓、伸筋草、川芎各10g,生黄芪30g,僵蚕、甘草各6g,蜈蚣1条,杜仲15g,对于肝阳暴亢患者,随症增减石决明,粉葛根、珍珠母、夏枯草、泽泻等;对于痰热腑实患者,随症增减地龙、竹茹、竹沥、枳实、胆南星、川贝等;对于风痰阻络患者,随症增减法半夏、陈皮、胆南星、川贝、竹沥等;对于气虚血瘀患者,随症增减当归、红花、桃仁、赤芍、桃仁、桂枝、牛膝等;对于阴虚风动患者,随症增减麦冬、丹参、玄参、赤芍等。对照组患者采用常用的西医疗法,对其进行消炎、脱水、护脑治疗、止血、降压。无论是观察组还是对照组,疗程均为2个月,2个月后对其最终效果进行评定[2]。
1.3 疗效评价标准[3](1)基本治愈:患者体征消失肢体有力,能自行行走,语言清晰,生活可以独立。(2)显效:患者四肢运动能力很明显改善,可以辅佐行走,语速慢,但能说清楚,生活可以基本自理。(3)有效:患者肢体由不能运动变为可以慢慢运动,感知力由无变有。(4)无效:治疗前症状与治疗后基本没有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对资料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结果对比[n(%)]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1.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5%,两组在总有效率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基本治愈患者观察组是44.3%,对照组是30%,显著效果比例中观察组是36%,对照组是21.6%,从而可知采用中医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比其他治疗方式有显著的效果,降低了中风后遗症的致残率,有效地缓解了中风后遗症为患者及家庭带来的压力。
在中风后遗症患者护理中,注意观察患者四肢的运动、语言、感觉情况,对于局部偏瘫的患者要经常给予按摩、捶背。对肢体行动不便的患者要特别照顾,注意其安全,防止摔倒。注重患者的饮食情况,忌辛辣、宜清淡,适当增加蔬菜水果,注重营养均衡。对患者要经常组织主动和被动训练,以患者能力所及为宜。中风后遗症患者由于自己的行动不方便,很同意产生焦虑、烦躁、埋怨、不信任的不良情绪,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多与患者沟通,在治疗操作前争取患者的理解与合作,增强患者对治好病的信心。医院还要为中风后遗症患者提供电视、杂志、收音机等,给患者带来生活的乐趣。
通过对中风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和西医康复疗法比较分析,针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不同症状,采用不同的中医汤药疗法,结果显示中医康复治疗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中风后遗症肢体、感觉、语言功能,使患者能够达到生活基本自理,对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有显著效果。中医康复疗法简单可行,效果明显,有效降低了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致残率,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治愈有着重大的意义[4]。
[1]王树生.手法治疗康复半身不遂[J].当代医学,2009.5(28):50-51.
[2]朱化成,苑珍玲,宁志远.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体会[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1):62.
[3]王玉霞,王爱军.补阳还五汤加碱治疗中风后遗症80例[J].河南中医,2006,26(10):77.
[4]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3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