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节能保温的重要性及措施

2012-05-26 13:21:46段小洁DuanXiaojie
住宅科技 2012年11期
关键词:外保温保温材料建筑节能

■ 段小洁 Duan Xiaojie

0 引言

从1986年我国试行第一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至今,我们的建筑节能工作虽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没有全面推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既有房屋建筑面积超过420亿m2,这些房屋建筑大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建造的,其中能够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不到2亿m2,仅占全部建筑面积的0.04%,微乎其微。发达国家对新建的公共建筑及旧有住宅的改造提出了相应的节能标准,外墙普遍采用结构墙体与高效保温材料的复合技术。而我国,绝大多数建筑物的围护结构热性能差,传热系数与我国气候接近的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外墙为他们的3.5~4.5倍,外窗为他们的2~3倍,屋面为他们的3~6倍,门窗的空气渗漏为他们的3~6倍。作为建筑能耗大国,建筑节能工作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住宅能耗与发达国家相比能耗尚处在较低水平,究其原因是受到建筑物围护结构保温水平、体型系数、建筑物的通风换气状况,以及室内温度设定值等种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人均生活能耗和电耗均成加速上升趋势,而建筑能耗的逐年大幅度上升,也必然导致节能型建筑的应运而生。而如何做好建筑节能这项宠大工程,确保低碳和经济将是摆在广大建筑行业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而传统的墙体材料热工性能很难满足节能要求,因此,外墙必须进行保温处理。

1 住宅墙体保温的现状

由于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现有建筑不仅能耗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的发达国家高出2~3倍。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建筑业快速发展期,无论既有建筑面积或新建建筑面积都名列世界之首。这些建筑通过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等,每天都消耗大量的能源。由此可见,我国建筑能耗是巨大的,且建筑能耗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1]。

1.1 住宅建筑节能概念

(1)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每年在新建和改建几千万平方米的建筑需要消耗几十亿t树木、砖石和矿物材料,造成森林的过度砍伐(目前世界森林覆盖率只有22%,而且不均匀),带来土地的破坏,大大破坏了自然环境。

(2)住宅与公共建筑的采暖、空调、照明和家用电器等设施消耗占全球三分之一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燃料是地球经历了数亿万年才形成的,它将在几代人中间消耗殆尽。

1.2 建筑节能的内容

在能源和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的同时,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创造健康、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也是建筑节能的基础和目标,建筑节能应该是:

(1)冬暖夏凉。由于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和采暖空调设备性能愈益优越,建筑环境将更加舒适。

(2)通风良好。空气经过过滤后,新风“扫过”每个房间,换气次数足够,空气清新。

(3)在围护方面,包括建筑物外墙外保温、屋面保温、改善门窗的热性能和密闭性。必要时,还有楼地面保温。

1.3 目前我国既有建筑节能现状

多年来,我国开展了一定规模的建筑节能工作,主要采取了先新建后改造的策略,但到目前为止,建筑节能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房屋建筑中普遍存在着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差,供暖、制冷空调系统效率低下等问题[1]。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耗能建筑比例大,我国每年新建房屋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中,仅4%采取了节能措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

(2)建筑节能状况落后,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研究和推行建筑节能技术,而我国却未予以重视,造成我国建筑外墙的传热系数是发达国家的3~5倍,外窗传热系数为2~3倍,屋面传热系数为3~6倍。

1.4 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缓慢的原因

(1)建筑节能建设成本高,初期投资较大。

(2)房地产开发商追求的是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利润空间。

(3)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等从业人员的建筑节能意识淡薄。

(4)建筑节能材料、施工工艺技术发展缓慢。

(5)国家建筑节能方面的法律、法规配套不全,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

(6)国家及地方对建筑节能的实质性经济鼓励政策支持不够等。

1.5 实施建筑节能的主要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和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5.1 制定完备的建筑节能政策措施

(1)建立完善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体系,使建筑节能工作有法可依。我国地域广阔,应根据我国各个建筑气候区(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中部夏热冬冷地区、南方夏热冬暖地区)以及建筑物的不同类别、功能,逐步完善有关设计、施工方面的建筑节能规范与标准,并列入国家强制性标准。严格加强对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对不按节能标准设计工程图的,施工图审查不予通过;对不按节能标准设计施工的,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不得通过,不得交付使用。严格审查从工程项目的立项、可研、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中各个环节的建筑节能情况,确保建筑节能法律、法规、规范与标准的实施[2]。

(2)加强政府引导和采取必要的经济刺激措施,大力推广节能建筑。比如:政府出台相关规定“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节能规范、标准”等;对生产节能建材的厂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等。

(3)加强建筑节能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节能意识,提高参与建设活动各方管理人员的节能意识和技术水平。

1.5.2 加强建筑节能研究

1.5.2.1 认真做好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提高节能效果

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应从建筑物选址、分区、建筑物和道路布局走向、建筑物方位朝向、建筑体型、建筑间距、夏冬季季风主导方向、太阳辐射、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构成等方面进行建筑节能研究,以提高节能效果。

1.5.2.2 重视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节能

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节能主要是要提高建筑物的墙体、门窗及屋顶等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1)墙体。①加强新型墙体材料的研发力度,优先采用具有保温、隔热、轻质、高强、施工效率高、改善建筑功能、增加房屋使用面积等优点的绿色墙体新材料;②合理选择外墙保温隔热方式,优先选用外墙外保温技术;③推广使用新型外墙保温隔热材料,如保温材料可采用聚苯板或聚苯颗粒等。

(2)门窗。①合理控制窗墙比;②采用新型节能玻璃,增强玻璃的保温隔热性能。比如,采用低辐射Low-E中空玻璃;③注重门窗的细部施工质量,确保门窗结构的气密性;④优选新型门、窗框型材,比如:选择断热铝合金型材,对窗框进行隔热断桥处理等。

(3)屋面。①选用密度及吸水率较小、导热系数较低的保温材料;②大力推广使用新型节能保温隔热材料,比如将膨胀型泡沫聚苯板等高效保温材料应用于屋面。

1.5.2.3 制定科学的照明节能措施

近年来,全国用电量及电负荷增长较快,已有三分之二的省(区、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电甚至拉闸限电现象,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照明节电已成为节能的重要方面。实行照明节能的办法主要有:①选择节能光源;②选择节能的照明电器配件;③科学的节能照明设计,包括合理的选择照明线路、控制开关、照明方式、照度值以及充分利用天然光等。

1.5.2.4 加强采暖系统的节能

对位于建筑气候区为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建筑物,做好建筑物室内采暖保温工作尤为重要,同时采暖耗能也是建筑物使用能耗的“大户”,是建筑节能的工作重点,其主要措施有:①合理规划采暖管网,尽量缩短室外管道的长度,加强管道的保温,提高室外管道的输送效率;②优选采暖设备,改善采暖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③优化采暖供热方式,优先考虑集中供热,以最大限度地节省燃料消耗;④改革现有采暖供热收费制度,逐步实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

1.5.2.5 合理使用空调系统

对位于建筑气候区为中部夏热冬冷地区和南方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物,空调能耗是建筑物使用能耗的“大户”,是当前建筑节能的重要一环。因此,建议空调系统节能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合理选择温度参数。在进行空调设计和使用时,合理选择室内温度参数,避免夏季过低或冬季过高;②优选空调制冷设备,提高制冷系统的效率,对空调制冷设备优先采用变频控制节能技术,对制冷空调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使空调设备或系统以合理的方式运行,提高空调设备的运行效率,最大限度的减少运行能耗;推广采用空调新技术,如采用冰蓄冷技术或地热能空调技术等。

1.5.2.6 大力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新型能源

对位于建筑气候区为日照时间长的地区,可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比如:城市的公共照明使用太阳能路灯,包括街道、公园和住宅小区等;居民生活热水可采用太阳能热水器等。

2 墙体保温材料与技术构造

2.1 我国外保温材料与技术

目前我国墙体保温有外保温和内保温两种技术。面对上海火灾发生后对外保温的质疑声,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北方的墙体保温实践经验表明,由于存在“热桥”、“结露”和二次装修破坏等致命问题。而外墙外保温体系是保温材料放在墙体外侧,热阻很大的保温材料可有效组织夏季室外热流,降低了墙体内表面温度并达到节能的目的(与采用同样厚度保温材料的墙体相比,夏天外保温要比内保温低1.5℃),因此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现在也应积极采用并推广墙体外保温技术[3]。

常用的节能保温材料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种。因为上海此次发生火灾的居民楼所用的正是聚氨酯这种易燃的有机材料,业界呼吁淘汰泡沫聚苯、泡沫聚氨酯等有机保温材料,用矿岩棉等无机材料代替。其实不然,作为一个好的外保温系统,应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效率、长久的使用寿命、以及良好的承重性和防火性[4]。今后外墙保温的发展趋势是“将有机保温材料和无机保温材料相结合,开发生产优质高效的无机保温材料,例如呼声较高的泡沫混凝土。随着历史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以无机材料取代有机材料进行建筑保温将是必然趋势。

2.2 国外的外保温材料与构造

近年来,各国在新型建筑保温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在20世纪90年代初才刚刚启动,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可以通过借鉴国外建筑节能的经验,更好更快地发展。

在世界发达国家,外墙外保温的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并已形成多达几十种应用体系。最早有德国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ETICS一Expanded Thermal Insulation Composite System Based on Expanded Polystyrene),然后是德国Sto AG开发的“Sto经典”外墙外保温体系[5]。在美洲,主要有美国开发的科博斯、专威特与易而富(EIFS)等外墙外保温体系。国外的外保温体系主要采用在外墙上黏贴聚苯板的施工工艺,必要时采用锚栓辅助联接,其墙体构造由内到外依次为:基层墙体、黏结剂、保温层、抹灰层、饰面层。在进行多种保温系统研发、应用的同时,其相应材料及辅助件的试验方法及检验标准也逐渐确立。美国在1975年第一次颁布了ASHRAE美国采暖、制冷及空调工程协会标准《新建筑物设计节能》(90-75)。以此为基础,1977年12月官方正式颁布了《新建筑物结构中的节能法规》,并在45个州内收到很明显的节能效果。美国国家能源局、标准局及全国建筑法规和标准大会,不断地在建筑节能设计等方面提出新的内容,每5年便对ASHRAE标准进行一次修订。发达国家对建筑节能的重视和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使整个国家的建筑能耗大幅度下降。如丹麦1985年比1972年采暖面积增加了30%,但采暖能耗却减少了318万t标准煤,采暖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重,也由39%下降为28%。美国自从制定和执行一部节能标准至今己节约了大量资金耗费,估计到2011年,在此基础上又节约430亿美元。由此可见,国外的建筑节能法规30多年来取得了多么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6]。

外保温的节能效果与其材料和构造有直接关系。在保温材料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于保温系统和绝热材料有严格的防火要求,一般都要求作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试验,尤其是对于重要建筑、高层建筑。建筑防火的要求因系统和材料等级的不同,范围也不同。欧美国家对含有防火隔离带等构造的系统,要进行大尺寸模型火试验以评价其有效性。EPS板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由于防火问题,在美、英、德、韩、澳等国都已被禁止或限制使用。但是,EPS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目前在我国正在被大规模推广,国外的经验应对此有所启示。

酚醛作为新一代的保温防火材料,被称为保温材料之王,因其不燃烧,遇火只炭化不收缩,无烟无毒的特性成为现代高消防要求建筑的首选。“日本的法规中规定,将酚醛泡沫作为公共建筑的标准耐燃物,而且耐燃烧性能低于酚醛泡沫的,不允许在公共建筑上使用。”

在我国酚醛泡沫仅用在一些高档公共建筑的施工中。此外,岩棉和玻璃棉在国际市场目前被广泛采用,德国出台法律,外墙及屋面的保温大部分使用岩棉,在瑞典及芬兰等西欧国家,岩棉制品的80%以上用于建筑节能。

在构造方面,欧洲国家无论在设计还是施工阶段,都很强调外保温系统的整体性,以及高质量的施工。例如外保温构造中的薄抹灰层总厚度都满足3mm以上,而国内施工常常直接在防护层上刷涂料,厚度却不能保证2mm,这样的结果导致了即便是实验室测试报告通过了其抗撞击强度,与施工后的结果仍相去甚远。

3 住宅建筑节能应采取措施

3.1发展外保温的必要性

从长远观点来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能耗的相对值和绝对值都将持续增长,建筑节能将成为节能工作的重点。建筑节能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低碳经济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建筑发展的大潮流、大趋势。推广实施建筑节能可以减少空调及采暖能耗,实现我国节能工作的目标。

外墙内保温的保温层构造位置使得建筑物的外墙与内墙分别处于两个不同的温度环境。内墙及楼板处于室内的温度环境,其年温度差的变化会在60~80℃的范围,使建筑结构长年不得安定。这种永远不安定的建筑结构会导致多处墙面产生裂缝,并破坏外墙和屋面防水,引起地下室渗漏等。同样这种不同温度环境会产生不同变形的原理,也会发生在那些夹心保温和保温层表面的刚性厚抹灰层上,保温层上湿贴石材等做法上。外墙外保温的保温材料保护了主体结构防止风吹雨淋和风化以及碱骨料的反应等对主体外墙的侵蚀,相对延长了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尽管外保温的工程造价要略高于保温,大量工程实践证实外保温的性价比优于内保温,应被大力推广。

3.2 我国发展外保温之路的挑战

由于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起步较晚,外墙外保温技术还不成熟,目前还没有很好地解决施工难度大、影响外装修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仍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应学习国外成熟的做法和经验,研制符合中国国情的材料,建立中国式建筑保温节能体系。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市场的逐步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以及节能意识的逐步提高,性能更优良的保温绝热材料必将在我国的建筑节能市场上被广泛应用。

3.3 外墙外保温技术七大优势

外保温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种建筑保温节能技术。外保温与内保温相比,技术合理,有其明显的优越性,使用同样规格、同样尺寸和性能的保温材料,外保温比内保温的效果好。外保温技术适用范围广,技术含量高,不仅适用于新建的结构工程,也适用于旧楼改造;外保温包在主体结构的外侧,能够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的寿命;有效减少了建筑结构的热桥,增加建筑的有效空间;同时消除了冷凝,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

3.3.1 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寿命

对消费者而言,房屋拥有70年的产权,买房基本上是一次性投入,如果建筑物质量受损,大修的花费相当可观。若采用外保温技术,由于保温层置于建筑物围护结构外侧,缓冲了因温度变化导致结构变形产生的应力,避免了雨、雪、冻、融、干、湿循环造成的结构破坏,减少了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紫外线对围护结构的侵蚀。事实证明,只要墙体和屋面保温隔热材料选材适当,厚度合理,外保温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墙体和屋面的温度变形,有效地消除常见的斜裂缝或八字裂缝。因此外保温有效地提高了主体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长期维修费用。

3.3.2 基本消除“热桥”的影响

“热桥”是在内外墙交界处、构造柱、框架梁、门窗洞等部位,形成的散热的主要渠道。对内保温而言,“热桥”是难以避免的,而外保温既可以防止“热桥”部位产生结露,又可以消除“热桥”造成的热损失。热损失减少了,每个采暖季的支出自然就下降了。

3.3.3 使墙体潮湿情况得到改善

一般情况下,内保温须设置隔汽层,而采用外保温时,由于蒸汽渗透性高的主体结构材料处于保温层的内侧,只要保温材料选材适当,在墙体内部一般不会发生冷凝现象,故无需设置隔汽层。同时采取外保温措施后,结构层的整个墙身温度提高了,降低了它的含湿量,因而进一步改善了墙体的保温性能。

3.3.4 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

家中如果有老人或小孩,温差较大,常常使抵抗力弱的老人小孩患病,而外保温墙体由于蓄热能力较大的结构层在墙体内侧,当室内受到不稳定热作用时,室内空气温度上升或下降,墙体结构层能够吸引或释放热量,故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

3.3.5 便于旧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

以前的建筑物一般都不能满足节能的要求,因此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已提上议事日程,与内保温相比,采用外保温方式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最大的优点是无需临时搬迁,基本不影响用户的室内生活和正常生活。

3.3.6 可以避免装修对保温层的破坏

不管是买新房还是买二手房,消费者一般都需要按照自己喜好进行装修,在装修中,内保温层容易遭到破坏,外保温则可以避免发生这种问题。

3.3.7 增加房屋使用面积

消费者买房最关心的就是房屋的使用面积,由于外保温技术保温材料贴在墙体的外侧,其保温、隔热效果优于内保温,故可使主体结构墙体减薄,从而增加每户的使用面积。据统计,以北京、沈阳、哈尔滨、兰州的塔式建筑为例,当主体结构为实心砖墙时,每户使用面积分别可增1.2、2.4、4.2和1.3m2,可见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3.4 材料创新

目前我国保温材料的种类虽多,但档次不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在材料的改良及新材料的研究方面相对滞后。目前国家推荐的新型节能保温材料EPS、XPS和PU,都有极其优良的保温性能。但是,如果这些有机保温材料只是简单地添加阻燃剂,没有经过阻燃和降烟、毒气的改性处理,仍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根据现有的技术措施来分析,外保温材料还是要以创新发展高效的绝热保温材料为主,把外保温作为首选,而防火性能问题则主要靠防火构造来进行有效弥补”,比如防火隔离带的做法。

3.5 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

影响外墙外保温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与材料和构造设计等因素都直接相关,但在外保温工作中最多的质量问题是因施工操作原因造成的。规范施工操作工艺,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是保证外保温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此外,应严格按照我国颁布的有关施工以及验收的强制性条文进行施工验收。

3.6 完善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是建筑节能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有利于从源头上杜绝能源的浪费。

3.6.1 整体及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建筑整体及外部环境设计是在分析建筑周围气候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选址、规划、外部环境和体型朝向等设计,使建筑获得一个良好的外部微气候环境,达到节能的目的。

3.6.1.1 合理选址

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建筑设计中,既要使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适宜的微气候环境,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3.6.1.2 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

在建筑选址确定之后,应研究其微气候特征。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建筑节能的有利环境,主要方法为:①在建筑周围布置树木、植被,既能有效地遮挡风沙、净化空气,还能遮阳、降噪;②创造人工自然环境,如在建筑附近设置水面,利用水来平衡环境温度、降风沙及收集雨水等。

3.6.2 合理的规划和体型设计

合理的建筑规划和体型设计能有效地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它包括对建筑整体体量、建筑体型及建筑形体组合、建筑日照及朝向等方面的确定。像蒙古包的圆形平面,圆锥形屋顶能有效地适应草原的恶劣气候,起到减少建筑的散热面积、抵抗风沙的效果;对于沿海湿热地区,引入自然通风对节能非常重要,在规划布局上,可以通过建筑的向阳面和背阴面形成不同的气压,即使在无风时也能形成通风,在建筑体型设计上形成风洞,使自然风在其中回旋,得到良好的通风效果,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日照及朝向选择的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尽量减少太阳辐射。然而建筑的朝向、方位以及建筑总平面的设计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建筑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地形、城市规划、道路、环境等条件的制约,要想使建筑物的朝向同时满足夏季防热和冬季保温通常是困难的,因此,只能权衡各个因素之间的得失,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出适合这一地区气候环境的最佳朝向和较好朝向。

3.6.3 单体的节能设计

单体的节能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建筑各部分的构造节能设计、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分隔设计,以及一些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和设备的设计与选择等,来更好地利用既有的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以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效果。

3.6.3.1 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

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主要是在满足其作为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功能的同时,通过对各部位(屋顶、楼板、墙体、门窗等)的造型、结构、材料等方面加以进一步设计,充分利用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效果。

屋顶的节能设计。屋顶是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节能措施为:①采用坡屋顶;②加强屋面保温措施; ③根据需要,设置保温隔热屋面(架空隔热屋面、蓄水屋面、种植屋面等)。

楼板层的节能设计。主要是利用其结构中空空间,以及对楼板吊顶造型加以设计。如将循环水管布置在其中,夏季可以利用冷水循环降低室内温度,冬季利用热水循环取暖。

建筑外围护墙体的节能设计。墙体的节能设计除了适应气候条件做好保温、防潮、隔热等措施以外,还应体现在能够改善微气候环境条件的特殊构造上,如寒冷地区的夹心墙体设计、被动式太阳房中各种蓄热墙体(如水墙)设计。巴格达地区为了适应当地干热气候条件在墙体中做风口设计等;而在马来西亚,杨经文设计的槟榔屿州MennaruUmno大厦外墙中,则外加了一种“捕风墙”的特殊构造设计,在建筑两侧设阳台开口,开口两侧外墙上布置两片挡风墙,使两通风墙形成喇叭状的口袋, 将风捕捉到阳台内,然后通过阳台门的开口大小控制进风量,形成“空气锁”,可以有效地控制室内通风。

建筑门窗的节能设计。据统计资料, 在我国既有的高耗能建筑有40%的耗能是通过门窗散失的。因此,解决好门窗节能问题相当重要。

建筑物围护结构细部的节能设计。细部的节能设计对于建筑物的整体节能也非常重要,应从以下各部位着手:①热桥部位应采取可靠的保温与“断桥”措施;②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如阳台、雨罩、靠外墙阳台栏板、空调室外机搁板、附壁柱、凸窗、装饰线等均应采取隔断热桥和保温措施;③窗口外侧四周墙面,应进行保温处理;④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填堵;⑤门、窗框四周与抹灰层之间的缝隙,宜采用保温材料和嵌缝密封膏密封,避免不同材料界面开裂, 影响门、窗的热工性能;⑥采用全玻璃幕墙时,隔墙、楼板或梁与幕墙之间的间隙, 应填充保温材料。

3.6.3.2 合理的建筑空间设计

合理的空间设计是在充分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分隔(平面分隔和竖向分隔),以改善室内保温、通风、采光等微气候条件,达到节能目的。

3.6.3.3 选用建筑节能材料

合理选用建筑节能材料也是全面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材料的选择应遵循健康、高效、经济、节能的原则。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新型高效材料不断被研制并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去,更好地起到节能效果。如新型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在墙体屋顶中的应用,达到了更好的保温防潮效果;新型透光隔热玻璃(如 Low-E玻璃等)在门窗中的应用,起到了更好的透光隔热效果;采用可调节的铝材遮阳板,达到遮阳的目的。

4 几点建议

(1)必须重视外墙保温对于开展节能工作的必要性,夏热冬冷地区也应该做好墙体的保温,而且应大力推广外墙外保温体系,实施多途径、多方法、创新性思考。

(2)当前我国的外墙外保温体系,应该完善有机保温材料的构造施工,在材料技术保证和稳定造价的前提下,通过构造的设计提高整个保温系统的安全性、防火性,并应加强施工期间的监管和施工后的维护工作。

(3)中国建筑节能应借鉴国外在保温方面的成熟经验,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保温节能体系的新路。

(4)应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和节能观念,对材料本身进行创新性研究来提高防火安全性,从根本上改善外保温的安全性,新材料应结合环保要求,向无卤化、低烟、低毒、绿色泡沫方向发展的研究。除材料创新外,还应进一步大力开展外保温整体的防火构造研究。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住宅建筑节能产业的发展,外墙外保温技术将有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说,一个国家保温节能墙体的发展客观上反映了这个国家建筑节能的情况。因此,要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创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外墙外保温体系的新天地。

[1]龙惟定,马素贞,白玮.我国住宅建筑节能潜力分析一除供暖外的住宅建筑能耗[J].暖通空调,2007,37(5):47.

[2] 为什么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也积极推广应用外墙外保温. http://www.lgmi.com/.

[3]简洁,杨进朝.建筑保温材料优劣浅析[J].科技信息,2007(19).

[4]季广其.浅谈我国外保温防火的技术途径[J].建筑科技,2008(18).

[5]杨宗焜,杨玉楠,华校生.从TVCC火灾看中国建筑节能工程中的严重火灾隐患和防火安全的误区及对策[J].建筑节能,2009,37(5).

[6]张碧如茹.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常见误区[J].建筑节能,2007,35(7):33.

猜你喜欢
外保温保温材料建筑节能
神奇的纳米保温材料
科学大众(2022年9期)2022-06-05 07:27:32
超厚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技术应用
房屋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探究
高层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体系施工工艺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外墙外保温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浅谈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的检测
外墙XR新型保温材料的施工
2015年建筑节能实施的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