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明,唐世君
(1.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北京 100082;2.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北京 100088)
近年来,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重要技术政策和长远发展战略,也是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基础和核心,更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顺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土地占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纺织品生产和使用大国,每年废旧纺织品的产生量超过2 600万t,综合利用率不足0.1%,而发达国家如英国、日本、德国等,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率达到了16%以上。同时,我国也是制服生产和消耗大国,每年解放军、武警、公安退役的被装物资可达7万t。近年来,我国在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领域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主要代表是我国浙江苍南地区。该地区每年处理的纺织废料达几十万吨,业已成为全国闻名的纺织废料回收利用基地(图1)。再生纤维被广泛应用于家具装饰、服装、家纺、玩具和汽车工业等各个行业领域。比如,将再生棉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制作纱支较粗的牛仔布等。对于长度较短的不能纺纱的再生纤维,可用来制作工业用非织造布,用于汽车的隔热保温和沙发坐垫等方面。此外,再生纤维经处理后还可以用作复合材料的骨架材料。另外,湖南安江纺织厂、海拉尔针织厂、湖北荆州市纺织机械厂、黑龙江牡丹江市非织造布厂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图1苍南地区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企业
以上海市和广州市为代表,两市主要借助政府力量,由专业回收公司将废旧衣物环保回收箱按独立垃圾分类模式投放到居民小区,每个箱体能容纳大概60~100 kg衣物,按每500户左右放一个旧衣物回收箱,每个回收箱每月能回收100~200 kg旧衣物,回收公司定时回收衣物运回仓库进行分类整理,将其中符合救助标准的旧衣服送往民政部和慈善机构济贫帮困,或者将符合出口部分压缩打包运往菲律宾或新加坡等地,剩余部分跟其他企业合作进行废物综合利用,制成棉纱、地拖、无纺布、路基布、粗布地毡、石油催化剂、橡塑产品原料等。废旧衣物回收利用流程见图2,图3。
图2 主要城市废旧衣物回收利用流程图
图3 上海市废旧衣物回收箱
图4 广州市废旧衣物回收箱
解放军为解决废旧军服出口难题,开展了废旧军服回收利用技术研究,探索各种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方案,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如真空开棉技术、脱气熔融技术、再聚合工艺及设备、半醇解技术、涤棉分离技术等,研制了部分关键设备,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目前,与富润集团合作,在浙江诸暨建立了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基地,如图5。采用研发的真空开棉和增黏纺丝新技术,将废旧涤棉服装,通过破碎、开棉等工艺,变成涤棉短纤维;采用研发的脱气熔融技术和再聚合(增黏)工艺,将涤纶服装,通过破碎、熔融、聚合、造粒等工艺,变成涤纶切片,可以纺制成长丝;采用毛涤再生技术,将毛涤面料变成涤毛短纤维。
图5 废旧军服回收生产基地
低是指再生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小是指企业规模小,一直都是个体经营,没有形成规模;散是指企业布局分散,存在安全隐患,也存在无序竞争等现象。
回收企业各自为战,小而分散。浙江省慈溪、苍南等地已经形成废旧纺织品集中地,但是没有主管部门牵头建立规范、有序、区域性的集散中心,规范该行业的交易行为。
从事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企业一般均是小型个体企业,或者部分纺织企业的一个部门参与小规模回收,用于自产自用。目前尚没有一家大型的龙头企业从事大规模、高值化、资源化的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
受利益机制的影响,传统的回收经营企业已经退出纺织废料的回收经营业务。因此缺少了培育行业龙头企业的市场基础,小而散的个体企业再生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不高。因此,没有形成纺织品再生利用的上下游的产业链,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
我国目前与经济发达国家在宣传教育和群众接受程度方面差距巨大,甚至救灾服装和家用纺织品也停止旧产品捐献,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领域还缺乏政府的积极引导、宣传教育和政策扶持。
鉴于我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的总体情况,“十二五”期间,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实施步骤如图6所示,同时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图6 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实施步骤图
充分借助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社区或街道居委会、专业回收公司3条渠道的力量,因地制宜进行定时定点回收,从军警服回收、职业装及制服回收和民用纺织品回收3个领域探索建立废旧纺织品回收体系。
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拓宽大宗利用和高附加值利用途径,开发、引进、推广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确定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图,形成废旧纺织品梯级利用技术支撑体系,培育具有成套处理装备和工业化生产能力的企业,形成分拣、拆解、加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完整的产业链条,鼓励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企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在全国重点区域建立若干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基地。
借鉴国外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研究制定我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优惠政策、鼓励措施和管理办法,从政策法规、宏观管理、市场环境、价格体制、标准建设等方面入手,为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企业提供政策扶持和产业化指导。
开拓再生利用产品的种类,鼓励废旧纺织品在纺织、建材、汽车、农业等行业的利用;通过军品和民品相结合,政府采购和市场行为相结合,扩大再生产品销售渠道;同时,积极与民政、妇联、红十字会等部门和组织沟通协调,探索再生产品在抗震救灾和慈善等领域的应用。
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必须紧紧围绕“合理规划、分类回收、技术保障、市场拓展、政策引导、舆论宣传、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指导方针,通过社会各界的充分重视和共同努力,长期而系统的开展工作,最终实现行业规范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健康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