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市新区防洪排涝对策研究

2012-05-18 06:15
海峡科学 2012年10期
关键词:闽江内河水闸

郑 明

长乐市新区防洪排涝对策研究

郑 明

长乐市水利局

长乐新区位于闽江支流上洞江流域,随着新区城镇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区域内洪涝问题日益突出。该文通过洪涝灾害现状调查,分析灾害成因,提出防治对策,选定可行的工程措施,并对工程实施的原则、步骤及相关事项提出建议。

长乐市新区 防洪排涝 对策研究

1 概况

长乐市地处闽江口南岸,东濒东海,北沿闽江,南毗福清,西界闽侯,土地总面积723.56km2,辖12镇、2乡、4街道,2009年底总人口67.3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65亿元。新区位于首占镇和营前街道,北至营前恩顶山,南至京福铁路,东至董奉山山脚,西至营前洞头村和闽江沿岸,规划面积20.38km2,其中建设用地14.99km2,现人口3.45万人,规划人口18万人。上洞江从南面流向新区,并从这里汇入闽江。

2 洪涝水分析

2.1 流域情况

上洞江是闽江的支流,发源于长乐市玉田镇大溪赤岩山,流经玉田、首占、营前等乡镇,于营前水闸汇入闽江下游。上洞江主河道长29.82km,平均坡降2.34‰,流域面积109km2,主要支流有茶山溪、龙玉溪、东渡溪等,中下游区域内河网密布。上洞江下游河道受闽江水位和潮水影响,上洞江流域水系见图1。

图1 上洞江流域水系图

2.2 洪涝情况

上洞江上游支流多,河流短促,下游河道受闽江水位影响,每年5~6月份的雨季高潮以及7~9月份的台风季节,洪水来势凶猛,暴涨暴落,极易造成洪涝灾害。

新区在治理洪涝灾害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新区周边为低山、丘陵,主要洪水来自山洪,上洞江出口处山洪面积占70%,上游河道坡降陡、汇流快,产生的山洪峰高量大,下游新区河道坡降缓,易受闽江洪潮水顶托,造成新区内严重涝灾。

(2)上洞江流域内基本无防洪排涝基础设施,流域内现有水库控制集雨面积较小,无法调控上洞江洪水;上洞江河口的营前水闸老化严重,闸顶高程偏低,当闽江水位较高时,洪水会翻越闸顶进入新区。

(3)新区河道过水断面较小,河道宽度较窄,目前排涝标准大都只有1~2年一遇,已经不能满足现有排涝标准要求。

(4)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区项目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大,使不透水地面的面积大大增加,造成单位面积的产流量剧增,同时原作为滞洪区的低洼地区(如池塘、河沟等)被填,使得调蓄能力减小,加重内涝。

(5)长期以来,上洞江流域河道缺乏全面、长远的规划,部分桥梁及违章搭盖等形成卡口,影响河道行洪。

2.3 洪涝水分析计算

对于上洞江流域内汇水面积在10km2以上的溪流采用推理公式法和地区综合法进行计算,经比较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成果;对于上洞江流域内汇水面积在10km2以下的溪流(截洪沟)采用推理公式法、华东地区特小流域推理公式法进行计算,经比较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成果。上洞江干流及支流洪水计算成果见表1。

表1 上洞江干流及主要支流设计流量计算成果表

城区各片区涝水采用华东地区特小流域推理公式法计算成果,设计涝水成果见表2。

表2 新区内河涝水最大流量计算成果(10%)及规划最小河宽表

经分析,洪涝水设计成果合理,符合地区暴雨洪水特性。

3 防治对策研究

通过长乐新区防洪排涝设施形状和区域内洪涝灾害情况调查,勘测工程地点的自然地理地质条件,分析成灾原因,研究流域洪水、涝水、山洪等发生规律,提出可行的防治对策:防洪堤挡河道洪水,截洪沟泄山坡洪水,内河及滞洪区汇集新区涝水,水闸自行排放涝水。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新区防御闽江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各片区采用10年一遇涝水不漫溢排涝标准。

(1)上洞江干流从营前水闸至屿后段进行疏浚和拓宽,最小河宽按101m控制。

(2)根据新区总体规划,对营前片区8条内河和首占片区8条内河进行科学规划(见图2),各条内河规划最小河宽见表2。

图2 新区内河水系图

(3)设置滞洪区:结合新区总体规划,利用景观湖泊、绿化带及上洞江流域中部水域(首占片区上游至圣峰大桥)组成“点、线、面”系统滞洪,总滞洪区面积达2.5 km2以上。

(4)改扩建营前水闸,使其能防御闽江50年一遇洪水,并可排泄上洞江设计洪水。

4 水面线推算与调蓄计算

4.1 防洪堤水面线推算

4.1.1 河道断面设定

上洞江干流长22km,共布设69个河道横断面;茶山溪长1.16km,共布设9个河道横断面;龙玉河和东渡溪长5.36km,共布设52个河道横断面;新区内河水面线推算断面布设原则上150m布设一个,桥涵及拐弯处加密。

4.1.2 河道糙率选定

由于上洞江河道现状洪水时漫滩,其洪痕与规划整治河道归槽后情况不一致,无法根据洪痕反推糙率,因此,根据河道特性(地形地貌、河槽组成以及水流条件等)进行确定:上洞江流域平原河道整治前河道糙率取0.032,整治后取0.028;齐天大圣宫以上山区性河道,河床多为卵石、块石,两岸长有杂草、树木等,因此该河段糙率取0.05~0.08。各涝片内河整治后取0.028。

4.1.3 起始断面与起始水位

上洞江干流水面线推算起始断面为营前水闸上游,起始水位——营前水闸上游水位通过调蓄计算而得,起始水位为2.75m(见表3)。上洞江各支流起始断面水位:通过上洞江河道水面线推算而得。

4.1.4 水面线计算方法

采用伯努力公式:

4.1.5 桥梁壅高计算

采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编制的《水力计算手册》公式:

4.2 蓄排涝计算

本次蓄排涝计算,内外水采用较不利遭遇,即设计最大涝水遭遇年最高潮位平均值(相当于二年一遇高潮位)进行蓄排涝计算。计算得上洞江营前闸内蓄排涝计算成果,见表3。

表3 上洞江营前闸内蓄排涝计算成果(p=10%)

5 工程措施研究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本工程的工程等别为Ⅳ等工程,其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

新区防洪排涝工程主要有上洞江干流防洪堤工程、营前片区内河排涝工程、首占片区内河排涝工程、首占片区截洪沟工程、东西岱湖滞洪区工程、营前水闸等组成。

5.1 防洪堤工程

上洞江干流营前水闸至屿后段两岸总长18270m,营前片区内河8条,两岸总长13602m,首占片区内河8条,两岸总长29380m。

5.2 截洪沟工程

首占片区截洪沟1沿南进城路向东北约300m后向东,沿公路线约750m后进入下洞江水系,长1019m。截洪沟2其中一个分支的起点与截洪沟1相同,沿公路线向西进入勤政河;另一分支从勤政河与莲心溪的汇合口开始,向东北沿山脚经后山镇,在怡香亭处与从善仁堂开始的河道汇合,最后向西汇入莲心溪,长1586m。

5.3 滞洪区工程

东岱湖位于首占片区中心,与勤政河和首占河联通,面积8.8万m2;西岱湖位于首占河中部,面积4.5万m2;首占片区上游至圣峰大桥的鱼塘及港道等现状水域作为滞洪区;上洞江干流两岸各50m绿化带,总面积2.5km2以上。

5.4 水闸工程

扩建营前水闸,原水闸9孔,每孔净宽5m,总净宽45m,扩建为总净宽91m。

6 建议

本研究涉及的防洪排涝工程措施较多,涉及面广,工程实施应按照“统一规划、远近结合、区别缓急、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的原则进行。首先结合城市规划,划定防洪排涝规划用地,保障河道宽度、滞洪要求的绿化带和水域。第二,新区防洪排涝工程应先于或与城市建设同步实施,城市雨水排水工程规划应与治涝规划衔接,城市道路规划应尽可能与防洪排涝规划的堤防结合。第三,在进行河道整治的同时,应同步启动营前水闸和河道上卡脖子桥梁的整治,以保证河道整治效益的发挥。

[1] 福建省水利规划院.长乐市上洞江流域防洪排涝规划报告[R].福州, 2009.

猜你喜欢
闽江内河水闸
闽江雨情
沈葆桢题闽江仰止亭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如何提高内河船舶应急部署执行有效性
2016年河南省已建成水闸数量
全省已建成水闸数量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河南省2014年已建成水闸数量
内河搜救风险评估模型
基于模糊规则库和证据推理的内河通航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