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对我国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

2012-05-18 02:55
关键词:投资率消费率城市化

徐 敏

(长春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深刻意识到扩大内需的重要性。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内需主要是指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因此,扩大内需主要就是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我国正进入一个加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城市化率的提高必然对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产生重大影响。

一、我国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现状

一般用投资率、消费率来衡量一国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大小,投资率是整个社会的资本形成总额与支出法GDP 的比值,消费率是整个社会的最终消费与支出法GDP 的比值。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1978年到2011年我国投资率不断攀升,消费率不断下降。1978年以来我国投资率、消费率变动趋势见表1。

表1 1978年以来我国投资率、消费率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1 的数据可知,虽然在1978年到2011 的状态年间我国的投资率、消费率呈现不规则变化的状态,但总体上投资率不断攀升、消费率不断下降。其中投资率从1978年的38.2%上升到2011年的48.3%,上升10.1 个百分点;消费率则从1978年的62.1%下降到2011年49.1%,下降13 个百分点。

根据钱纳里—赛尔昆标准模型,最不发达国家的投资率在13.6% ~15.8%之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消费率在85.7% ~89.8%之间;中等发达国家的投资率在18.8% ~22%之间,中等发达国家消费率在76.5% ~82%之间;最发达国家投资率在23.4% ~24%之间,最发达国家的消费率约为76.5%。1978年以来我国逐渐从不发达国家演变为中等发达国家,但是我国的投资率却一直高于31.9%,而消费率一直低于67.1%,即1978年以来我国投资率始终比最发达国家的投资率还高,而消费率始终比最不发达国家的消费率还低。从总体上来看,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格局。这种高投资、低消费的国民经济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严重影响了我国宏观调控的成效。

二、城市化对我国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影响

按照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二元经济结构就是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和农村落后的传统农业并存的经济结构,但是城乡之间在劳动生产效率和居民收入上的差异会使得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直到最后城乡之间在劳动生产率和居民收入上没有差异。这就是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整个社会的需求水平会不断扩大。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城市化率不断提高,1978年我国人口城市化率为17.92%,至2011年我国的人口城市化率已经高达51.27%,30 多年间我国的人口城市化率提高了33.35 个百分点。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都大幅度增长。1978年以来我国城市化率、投资率、消费率的变化趋势如图1 所示:

图1 1978年以来我国城市化率、投资率、消费率变动趋势

从图1 可见,1978年以来,我国城市化率几乎呈直线式上升状态,而投资率和消费率则呈现不规则变化。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投资率是上升的,而消费率是下降的。1978年以来,我国城市化率提高了33.35 个百分点,投资率上升10.1 个百分点,消费率则下降13 个百分点。这说明1978年以来我国城市化对投资需求有正向带动作用,而对消费需求有负向带动作用。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模式是投资驱动型的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城市化进程必然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规模的扩大,从而带动相关领域的投资需求扩大。因此,城市化推动投资率的提高是在预期范围内的。更何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模式是投资驱动型的,即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通过拆迁老城区,或者通过合并城市周边农村的办法来扩大城市空间,这必然导致在基础设施领域和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增加,从而带动我国投资需求增长。李通屏、成金华的研究也表明:1990—2000年,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投资率提高0.25 个百分点,而消费率的提高不足0.1 个百分点。1980—2004年,投资弹性和消费弹性分别为1.97 和1.49,即每增加1 万城市人口,相应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97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1.49 亿元。[1](P65-69)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对消费需求的带动作用较小

总体上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模式是投资驱动型的,这必然导致我国投资率不断提高而消费率则不断降低。范剑平、向书坚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使消费水平较高的城镇居民消费份额相应提高,城市化对提高居民消费率的贡献几乎为零。[1](P35-38)当然,投资驱动型城市化模式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投资率攀升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开放之初的投资驱动型城市化模式是适合中国的国情的。但是,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化模式始终是投资驱动型的,不断攀升的投资率和城市化率并没有发挥对消费的带动作用,这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投资消费失衡。投资消费失衡发展到今天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三、基于投资消费比例关系合理化的城市化健康发展策略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继续推进城市化是顺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举措,因此城市化是“十二五”甚至是今后更长时期我国的主要工作。城市化的继续推进将在更大程度上对我国的投资消费比例关系产生深远影响。我国当前投资消费已经失衡,因此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切不可为城市化而城市化,更不能继续推行当前投资驱动型城市化模式,而是要合理控制城市化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积极推进人口城市化向更高层次的城市化转变,最终促进我国城市化模式由投资驱动型向消费型驱动转变。

1.合理控制城市化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

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最主要的就是要把握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其中发展规模主要是指城市化率,而发展速度则指城市化率的增长速度。城市化率过高或者过低、城市化发展过快或者过慢都不利于经济发展,因此理论上有一个合意城市化率和合意城市化率增长速度,而且合意城市化率和合意城市化率增长速度也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王铮、王露曾经指出:合意城市化率是指在达到社会公平,消除社会中存在的二元结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并保持农业规模不下降时所达到的城市化率……中国合意城市化率为63%。[3](P56-64)按照这个标准,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率是较低的。钱纳里1975年的著作《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中曾经给出不同人均GDP 下城市化率的变动趋势,但是钱纳里是以人口1000 万为基础,而且所使用的货币单位是1964年美元,因此没办法直接套用。事实上,国内目前并没有在合意城市化率上达成一致,官方也没有就此给出任何定论。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城市化是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合理健康的城市化应顺应这一趋势,而不能为城市化而城市化,更不能一味追求较高的城市化率和较快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必须合理控制城市化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尽量让城市化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

2.促进人口城市化向更高层次城市化的转变

城市化是包括人口、地域、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结构转变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含义:(1)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此时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即实现了人口城市化。(2)城市化是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非农产业不断向城市聚集的过程,此时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转变。(3)城市化是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逐步转化的过程,及城乡地域空间结构的演化。(4)城市化是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的城市社会逐步转变的过程。[4](P13)因此,城市化的过程既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非农产业不断向城市聚集的过程,也是城乡地域空间结构发生演变的过程,又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化率在不断提高,目前超过一半的人口是城市人口,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1.27%。从产业结构的演变来看,198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结构为30.1:48.5:21.4,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结构演变为4.6:51.6:43.7,即经过30 多年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已经由以工业和农业为主演变为以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目前仅占4.6%。至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经历了一个人口向城市集中和经济结构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我国城乡之间的一些藩篱并没有被彻底打破,城乡地域结构的空间演变特别是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还没有彻底完成。因此,中国在未来会经历一个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城市化进程不仅伴随着人口的城市化,还伴随着产业结构、地域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演变,必然对我国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文贯中认为,城乡人口结构变化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导致的城市化滞后带来的服务业发展失衡,是我国国内需求不振的重要原因。[5](P17-27)因此,有必要推进城市化从人口城市化向更高层次的城市化推进,即在推动人口城市化的进程中,还应同时推进产业结构、社会结构、文明结构的演变,推进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发展,促进工业社会和城市社会的形成。

3.促进城市化由投资型向消费型转换

要合理控制城市化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要促进城市化由人口城市化向更高层次的城市化转变,关键是要促进城市化由投资型向消费型转变。诺瑟姆将城市化划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城市化率为30% ~70%时,城市化进入中期阶段。按照这个分析,我国当前正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城市化还有加速的可能。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要推动城市化由投资型向消费型转换,这将决定中国城市化的成败,决定中国未来投资消费比例关系的协调,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

要促进我国城市化由投资型向消费型转换,关键是要能发挥城市化对消费增长的带动作用。扩大消费,应在推动城市化的同时,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同时改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而按照马克思的消费理论,整个社会消费率还受收入分配的影响。这就意味着,在推动城市化的过程中必须同步推动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只有这样,城市化才能由投资型向消费型转变。

如果能做好以上工作,城市化将能获得合理发展,而城市化的合理发展不仅有利于我国投资消费比例关系的调整,还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将最终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李通屏,成金华﹒城市化驱动投资与消费效应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5(5)﹒

[2]范剑平,向书坚﹒我国城乡人口二元社会结构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J].管理世界,1999(5)﹒

[3]王铮,王露﹒中国合意城市化率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0(2)﹒

[4]盛广耀.城市化模式及其转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

[5]文贯中.结构性失衡、内需不振、过时的土地制度和走出困局之路[J].南开经济研究,2010(2)﹒

猜你喜欢
投资率消费率城市化
资本价值与宏观投资率:应用包含调整成本的拉姆齐模型的研究
我国经济消费率问题探析
经济动态效率视角下的省际最优消费率研究
我国的投资率是否应当大幅度降低?
从持续性角度剖析中国投资率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叶檀:中国投资率过高在自掘陷阱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基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中国居民消费率分析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