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醉,书香浓

2012-05-17 09:40刘茜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2年16期
关键词:四君子香浓莫让

刘茜

红漆的书桌上,端放着一杯清香淡雅的茉莉花茶,手捧一本书,在寂寞中醉闻墨香,体味迁客骚人之情怀,感悟人生世事之真谛。

品读书本,能够修身养性。

“读书足以怡情”,喜爱读书的人即使独处幽居也不失生活的情趣:一本书,一盏台灯,在这里,我们可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悠然自得;可以像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飘逸洒脱;抑或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温婉简约。

古人谓竹兰梅菊为四君子。微黄的宣纸上散发淡淡墨香,竹兰梅菊,跃然纸上。而今对“四君子”重新定义:有潇洒自如,如兰草气质的范曾;有如老梅般愈纠结愈绽放的贾平凹;有如菊般愈到天寒木凋之时,开得愈欢的王蒙;还有如淡竹高洁的冯骥才。这不能不说是对读书人的肯定!对知识的肯定!

品读书本,开启心智之窗。

在犹太人家里,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在上面点一滴蜂蜜,让孩子去吻《圣经》,使他们明白:书是甜的。历史上犹太人虽不断遭到迫害,但正是因为他们爱读书,拥有智慧,才将沙漠变成绿洲,顽强地生存下来。

品读书本,体验墨香醉,书香浓。

墨香醉,书香浓。应用心品味书本,如宝石矿床上的苦工,把矿渣滤去,只留下纯净的宝石。

古人能有头悬梁锥刺骨的毅力;有映月读书、囊萤映雪的恒心……然而,随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到来,邮件成了交往的工具,互联网也成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些青少年开始追求“轻阅读”,追求阅读的轻松化,甚至于抛经弃典,追求时尚。但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轻阅读”唯美背后的虚无,时尚背后的苍白。无论什么时候,厚重的经典和传统文学的质朴和开阔,对人的心灵世界都是不可或缺的。若少了经典,就缺乏一种厚重,莫让阅读成为飞跃的瞬间,莫让经典成为记忆,要品读书本,体验墨香醉,书香浓;享受读书,品味书里书外的人生。

殷墟的甲骨,秦朝的竹简,汉代的宣纸,无不承载着历史的烙印,让我们从秦文中学会犀利,从汉赋里学会汪洋恣肆,从唐诗中学会激情飞扬,从宋词里学会哲理与缠绵,从元曲里学会一唱三叹。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品读书本,体会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惬意。“捧一帧书册,烂漫史事五千,品一壶清茗,行通途八百。无须走马塞上,便可看楚汉交兵;无须程门立雪,便可听师之谆谆教诲”。

古雅的书桌上,文房四宝俱全,龙飞凤舞的行书,淡淡的墨香,此处书意正浓。独自一人,捧一杯花茶,读遍天下诗书,赏尽人间美画。其乐无穷!

猜你喜欢
四君子香浓莫让
卜算子·秋
生查子·秋夕
褚玥莹作品
浣溪沙·六安行吟
花中四君子 中国传统文化与法式染色布花工艺
漫画
国画之美
中国花鸟画之“四君子”
采桑子.园丁颂
莫让“对不起”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