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部的故事

2012-05-14 16:52杨敏
中国新闻周刊 2012年23期
关键词:郑晓龙王朔葛优

杨敏

1991年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待拍的剧本《编辑部的故事》,呈报到了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待审。

葛优、吕丽萍等演员已陆续定下,香山摄影棚的内景也已经搭好,只等审查通过,即可马上开拍。

剧本也送到了曾任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局长、时任广电局艺术顾问的张永经手中。他看了剧本后,非常兴奋。“故事里这拨人朝气蓬勃,敢作敢为,尤其是他们的创新精神,十分可贵。”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现年85岁的张永经说话笑呵呵,像个老小孩。他离休之后,有时会经不住诱惑去剧组玩票,常莫名其妙地笑场,传染得整个剧组忍俊不禁。

虽然张永经也隐约感觉到,剧本里多有调侃的情节和语言,很可能难以符合领导的要求和部分群众的口味,但他还是没想到,剧本在广电局讨论之后,面临着被枪毙的危险。

干脆拿自己开涮

多位主创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的故事》是为葛优量身定做的。

“电影《顽主》放映之后,我们就想给葛优、梁天和谢园各写一部戏,这部戏就是为葛优写的。”策划兼编剧之一的魏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魏人是海马影视工作室初创时期的主要成员之一。这个大腕云集的松散的民间影视创作团体,由王朔牵头,于1989年初成立。

海马影视工作室先跟中央电视台进行了接触,没有谈成,转而与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合作。主管业务的时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郑晓龙与王朔的交情早已有之,两人曾一起合作编剧《空中小姐》。

郑晓龙目前正在执导《编辑部的故事》续集,续集将于2013年4月与观众见面。拍摄间隙,他抽空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

郑晓龙告诉记者,1989年11月,他召集了海马影视工作室的王朔、魏人、葛小刚、朱晓平和苏雷等人在北京友谊宾馆“侃片子”。

参加的还有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美工冯小刚。“冯小刚跟我说想参与写剧本,他之前跟我合写过《遭遇激情》,有一些功底。我说来吧,写得好就用。后来发现他模仿王朔模仿得非常好。”郑晓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彼时,北京政治风波刚过不久,大街上人都很少,社会气氛非常沉闷。郑晓龙先给这个片子定了调:写喜剧,反映社会生活。

“那会儿不能拿工农兵、老干部调侃,我们就干脆拿自己开涮,调侃知识分子,我们最熟悉的是编辑部。”《编辑部的故事》的另一位策划兼编剧葛小刚笑着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这些人都有在编辑部工作的经历。郑晓龙在上大学之前曾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当过记者,王朔曾在《解放军文艺》工作,魏人在《啄木鸟》,葛小刚在中国戏剧出版社,苏雷在《戏剧电影报》任编辑。朱晓平则在中国作家协会工作。

“侃片子”的第一步是确定人物和相互关系。

最先定下的人物是冷幽默、“谁拿他开涮都不在乎,一不留神还就把你装进去”的男编辑李冬宝和伶牙俐齿、得理不饶人的女编辑戈玲。两人互相帮衬,关系有点儿暧昧,但又不停各自与人相亲。

“当时编辑部多是新老交替,经历过文革时期的老人都在,于是得有一个思想僵化的‘马列主义老太太,还有一个自私、爱打小报告的刘书友。当时是商品经济时期吧,得有一个跑江湖的余德利。还有一个老干部,就是左右逢源、形象正面的张主编。”葛小刚说。

定下人物后,接着侃故事,寻找社会流行的、矛盾集中的话题。

先由各位编剧自报:“我有一个什么故事......”然后大家一起补充、丰富,朱晓平作记录。这样一共侃出了将近40个故事来,后来精选出30集。

分工时,朱晓平认领了4集,王朔6集,苏雷6集,冯小刚6集,葛小刚2集,魏人1集,海马影视工作室的另外两位成员傅绪文和马未都,分别领走4集和1集。

“我们的剧本就是照你写的”

几个月后,剧本汇总到郑晓龙手上,风格各异,质量参差不齐。

“王朔的是最好的,朱晓平的有点陕西味。其他有的喜感强,有的喜感弱。有的格调高,幽默风趣;有的格调低点,玩笑有点低级。各有各的感觉,很不一样。”郑晓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不巧,正逢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搬家,其间剧本不慎遗失。王朔只好带着冯小刚,按照原来的印象重写了一遍。王朔写了13集,冯小刚9集。

后来冯小刚向郑晓龙提出,他的剧本同时署王朔的名,王朔的也署他的名。“我说没问题,大家都是集体创作嘛,跟王朔一说,他也说可以。”郑晓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所以,王朔与冯小刚所写的22集,最后都是合署的两人的名字。

此外,魏人写了《小保姆》(马晓晴饰),苏雷写了《胖子的烦恼》(梁冠华饰),葛小刚与王朔合写了《无中生有》(濮存昕饰)。其他人则未署 “编剧”的名,只署“策划”。

搞剧本创作的同时,找演员的工作也在进行。

在郑晓龙的授意下,冯小刚去找葛优谈。他和王朔在葛优家楼下等了一两个小时,葛优才回来。

“穿一件咖啡色的风衣,戴一顶帽子,人看上去很瘦,所以显得风衣特别的肥大,走起路来踢哩突噜。”这是冯小刚第一次见到葛优真人的印象。

冯小刚说明了来意之后,葛优表示,已经答应了另一部戏。冯小刚问是主角还是配角。葛优说,是配角。冯小刚说,我们的剧本就是照你写的。

得知经过后,郑晓龙跟冯小刚开玩笑说:他要不上咱们的戏,咱就封杀他。

其时吕丽萍刚拍完冯小刚和郑晓龙联合编剧的电影《遭遇激情》。她后来回忆:“完事儿他俩就说找到‘编辑部的女主角了。我当时看完剧本后并没觉得自己特别像戈玲,但我觉得葛优特别合适李冬宝。”

剧本写就,演员到位,摄影棚也已搭好。万事俱备,但剧本送到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后,却未获审查通过。

老局长的“花招”

一天,广电局的一位负责人来约请曾任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局长、时任广电局艺术顾问的张永经,一起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宣布下马的命令。

“我玩了个花招,对他说‘这几天我不舒服,等下周再说吧。”张永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张永经连夜选了3集剧本,包括劝说人们不要传谣、信谣的《飞来的星星》、揭露产品质量的《甜蜜的腐蚀》等,急送主管宣传、文化和思想工作的北京市委副书记王光和宣传部长李志坚手中,并附上了亲笔信。张永经与李志坚在解放初期曾一起在石景山发电厂搞青年团的工作,一直保持着很好的私人关系。

信中说:“这是中国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很新颖别致,老百姓从没见过,拍成后一定会受到欢迎,关于内容、手法,有些不恰当,有些调侃过分,我来负责和编剧一起修改。我建议不要轻易把它否了。现送上几集样本,并请将审阅意见从速告我。”

不到一周,张永经收到了二人的回信,肯定了这部戏,但也提出了一些意见。

宣传部长李志坚说:“轻喜剧是一个品种,如果能早一点拍出来,北京尽早占领这块地盘,从大局看是有利的。”

市委副书记王光则提出了具体要求:“严肃、敏感的政治问题不要作为调侃题材。”“力避格调不高的语言、动作和情节。”

有了市委领导的“尚方宝剑”,《编辑部的故事》在北京广播电视局顺利通过了审查。

火了,也挨批了

张永经亲自抓剧本的修改工作。其时,郑晓龙正在纽约筹拍《北京人在纽约》,改剧本的工作,落在了冯小刚头上。

“冯小刚几次到我家,就坐我的书桌旁,我们两人逐字逐句对其中两三集进行了修改。”张永经指着家中书桌旁放杂志的小方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比如里面有一句‘民主党派是花瓶,装点门面,显然不妥,怎么能这样写呢?都是些类似的问题。”

1991年5月,电视剧开拍。在拍摄过程中,剧本仍时有改动。

时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创作室主任、《编辑部的故事》的策划和责任编辑李晓明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剧本开拍之后,张永经又毙掉了其中“格调低、思想比较消极”的几集。

在艺术中心的一间小屋里,冯小刚、李晓明和导演赵宝刚用了一个下午,绞尽脑汁,重新编出了几集,包括反映社会对有志残疾人的关怀的《歌星双双》、抗震救灾的《人民帮人民一把》等。

这年10月,拍摄完成。12月,25集的《编辑部的故事》在北京电视台首播,火了。

片子在中央电视台重播时,魏人的《小保姆》又遇到麻烦,马晓晴饰演的小保姆反仆为主,被认为有讽刺弱势群体、“丑化现实”之嫌。但经过沟通后,顺利播出。

全国各地的电视台争相播出这部片子。年轻人开始痴迷京味儿调侃,电视台常常收到群众来信,问冬宝和戈玲到底好上了没。低调腼腆的葛优练起了签名,中年走红的侯耀华被称为“新升起的影视明星”。

电视剧是火了,但批评也来势凶猛。《北京晚报》曾搞了一个征文——《编辑部》大家谈,10多天收到来稿3000件,赞扬与贬斥泾渭分明。该报连续20多天刊发了争论文章。

张永经就曾接到一个老同学的电话,认为剧里有些内容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拿政策开玩笑,是一棵大毒草。还有人还善意地劝告他:“老张,要注意晚节啊!”

1992年春节前夕,张永经应邀去中央电视台参观春节联欢晚会的彩排。坐在他前面的是时任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艾知生和外交部长助理李肇星。

艾知生忽然回头问张永经:《编辑部的故事》反应如何?

“我说有截然不同的意见,并问他意见如何?他笑而不答。过了一会问:真有那么一个编辑部,不写稿发稿,整天议论热点问题的吗?我当即说,如果我们按实际情况,编辑记者成天都在写稿发稿看稿,这样写成剧,群众还爱看吗?”张永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这时李肇星忽然转头对张永经说:“这部戏,我们家里人都看疯了。你们能不能给我家一套带子,让我们看周全?”张永经很高兴,当即答应下来。

“三天后,他给我打电话,说,老张,我来取带子。我说我给你送去,他说不用,我亲自来取。不一会儿,就到我家来取走了带子,还送了我一套画册。”张永经笑道。

但老朋友的忠告,还是让张永经在一周的时间里辗转反侧,不能安眠。

“我都已经离休了,难道又犯了个大错误?这部戏只是很尖锐地反映了一些社会问题,有些言语可能过了点,但那是善意的啊。反过来,我又想,反右斗争、文化大革命那些严重的斗争都经历了,难道还会怕把右派分子的帽子重新给我戴上,怎么可能呢?”

李瑞环的点评

由于电视剧播出后争议不断,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负责人奉命去向中共北京市委汇报情况。张永经和冯小刚都参加了这次汇报。

听取汇报的是北京市委副书记王光、宣传部长李志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局长李庭之在座。

王光高度评价了《编辑部的故事》,称它是一部“善意地针砭时弊,反映人民群众喜怒哀乐,颂扬真善美”的喜剧作品,并且当众表态,如果此剧在政治上有任何问题,他负全责。

李志坚、李庭之和艺术中心负责人也纷纷表态,愿意承担全部责任。

一旁的张永经听了很激动,说,谁都不要争了,我非常喜欢这部戏,也为它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一些意见也是冲着我来的,就让我为它负责吧。说到哪儿去,我也认为这件事情没有错。

这次汇报后,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主任李牧和冯小刚等人合计,呈送了一套《编辑部的故事》的录相带给当时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局常委李瑞环。“他们都是聪明人,尤其是冯小刚,是个鬼心眼特多、鬼点子还不少的人。他很会耍贫嘴,有一次对我说:‘张局长,您就是我们亲爸爸!”张永经笑着说。

1992年春节前,李瑞环要下基层单位视察,并给文艺工作者拜年。北京市委宣传部列出了10个文艺团体,供他挑选,其中有北京人艺、崇文区文化馆、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等。一年前,李瑞环曾在中南海接见过《渴望》剧组,对北视中心不陌生,最后,他选中了北视中心。

腊月二十八(2月1日)上午,中央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政治局委员李铁映、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长王丙乾在北京市委领导王光、李志坚等人的陪同下,乘面包车来到位于西三环路上的北京电视艺术中心。

那时的北视中心租借在四季青公社的两排平房里办公,院子十分狭小,连个配有抽水马桶的厕所都没有,冬天烧锅炉的煤块狼狈地堆放在两排破平房之间的过道上。

不到10分钟,李瑞环就走遍了全场。他惊讶地问:就这些地儿吗?众人点头。

中心负责人简要地汇报了发展情况后,冯小刚站起来向李瑞环抛出了关键的问题:瑞环同志,您看了我们的《编辑部的故事》了吗?

冯小刚后来解释,虽然北京市委、广播局和北视中心的各级领导都在,但提这样的问题还是创作人员最适合。提错了,或是中央领导不想回答,也不会有什么不妥当。

“我听见冯小刚这个鬼精灵问他,感觉特逗。但李瑞环当时没反应。”张永经笑着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张永经注意到,李瑞环先是谈了一些别的事情,然后又回到这个话题。他说:“《编辑部的故事》我都看了。听说引起很大轰动,也引起不同的争论。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部很成功的作品,对电视剧来讲,是一次突破。人们爱好不同,我个人喜欢京剧,但决不能说其他剧种就不好。你们工作条件不好,依靠艰苦奋斗,连年拍出了这么多的好戏。我们就是为了鼓励扶植你们而来的。”

最后他对财政部长王丙乾说,看他们这么困难,怎么样?支持一下吧?

王丙乾当即表态:给300万,由北京市上交中央的款项中扣除。

就这样,随着李瑞环的表态,对《编辑部的故事》长达一年之久的争论灰飞烟灭。

1993年,《编辑部的故事》获飞天奖、金鹰奖和“五个一工程”等8项大奖,成为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获奖最多的电视剧。

猜你喜欢
郑晓龙王朔葛优
“葛优躺”让葛优赚大了
葛优一句话怼空谈者
郑晓龙夫妇:斗出精彩,吵出恩爱
金庸坦然面对王朔批评
我的剧本你来导
郑晓龙:成就我的不是甄嬛,也不是芈月
《芈月传》导演郑晓龙:遇到精彩的女人
和葛优吃饭
如果王朔遇上韩乔生
当二锅头VS彝家米酒——王朔玩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