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来了,没人比我们更能玩”

2012-05-14 16:52万佳欢
中国新闻周刊 2012年28期
关键词:奥林匹克公园火炬手火炬

万佳欢

奥运期间,许多伦敦人会选择去场馆里消磨一下午,就像他们在博物馆、剧院、酒吧或者公园草坪之类的地方一样。

7月28日,伦敦人Carry和女伴坐在温布利体育馆观众席中,边喝啤酒边闲聊。在三个小时的羽毛球比赛时间里,她走出赛场三次,每次都捧回来啤酒、炸鱼和薯条。她们悠闲地谈起各自的工作和假期安排,还不耽误给英国羽毛球运动员加油,不时跟全场一起快速拍巴掌,大喊“英国!”

对大部分英国人来说,奥运会更大的意义似乎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社交场合。头发花白的志愿者在场馆外嚷嚷着“Enjoy the Game(好好享受比赛吧)”,海德公园、维多利亚公园里的直播比赛大屏幕下,聚集着成百上千带着野餐篮、自行车和英国国旗的观众。就是这些人,也许几天前还在抱怨奥运专用道让交通变得一塌糊涂,但真正到了比赛时间,他们又安静下来,专心享受和赞美精彩的比赛。

事实上,在“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欧债阴云笼罩、组织工作负面消息不断的背景下,伦敦奥运注定会成为近年来压力最大的一届奥运会。

“伦敦奥运从北京奥运借鉴了有益的经验,和北京奥运相比,伦敦将举办一届不一样的奥运会,”7月,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对中国新闻社社长刘北宪说,“‘激励一代人的口号也会给英国留下丰厚的遗产。”

而7月27日,伦敦成功地用一种与北京截然不同的方式拉开了奥运会的大幕。导演丹尼·博伊尔俨然把“伦敦碗”变成了一个音乐剧场、电影院和大型派对舞池。

情况不断的伦敦

位于伦敦东部的格林威治公园是奥运会马术比赛的主场地,跟其他几个大公园一样,它也有直播比赛的大屏幕,因此观众蜂拥而至。如此喧闹而拥挤的场景是格林威治小镇居民平素难以想象的。被选为比赛场地之一后,大块景观草坪被围栏和白色帐篷隔得零零落落,景观大不如前,这里也成为伦敦反对奥运会意见和声音最大的地方之一。

奥运会开幕前一周,格林威治公园开始人声鼎沸。7月22日,这里成为 “泰晤士河音乐节”的一个分会场。作为奥运会文化活动之一,音乐节在泰晤士河岸多个地点开唱,其表演者来自于各奥林匹克成员国。而除了舞台旁边两块展板上不大起眼的伦敦奥运会徽,这台音乐会表面上跟奥运拉不上太大关系。

观众们可以免费进入,但入口处必须通过安检人员的开包检查——他们只是简单地扫了一眼,甚至没有翻一下包里的东西,便伸出手做出“请进”的手势。

那一天,街上三三两两的警察比平时多一些,但更显眼的是背着军包、列队行进的一队军人。他们刚刚抵达各奥运场馆,属于英国政府紧急向武装部队搬来的“救兵”。奥运前夕,伦敦奥运私人安保公司G4S忽然“掉了链子”, 该公司本来承诺将提供10400名受许可的安保人员,而实际上仅有4000名保安接受了培训。

英国政府不得不召集3500位从阿富汗服役归来的军人支援奥运安保。加上此前投入的1.35万名士兵,参与伦敦奥运的军人总数达到1.7万人,接近英国在阿富汗驻军总数的两倍。

同样,在承办沙滩排球赛事的皇家骑兵卫队阅兵场等几个市中心的奥运场馆附近,表情严肃的军人们也成群结队。在奥运会前,这样的严肃表情着实不多。

事实上,直至开幕,伦敦都显示出一种相对松弛的状态——伦敦地铁甚至不用安检,这足以让过去四年间去过北京的所有人吃惊。自2008年奥运会起,北京的地铁安检制度一直延续至今。

至少在三周前,就连伦敦奥林匹克公园的安保也还称不上严格。中国留学生李金龙是伦敦奥运会的交通引导志愿者,他当时拿着自己的志愿者证件来到奥林匹克公园,安保人员居然把他放了进去——他的上岗地点是一个国际奥委会和各国奥委会官员下榻的酒店,其权限本应无法进入奥林匹克公园。

他惊讶地走进公园,又发现就连“伦敦碗”门口的查证方式也是如此,而当时里面正在进行开幕式彩排。直到开幕前一周,奥林匹克公园安保人员的查证情况才有所改变。

即便如此,投入巨资的安保还在不断受到舆论的指责。希斯罗机场海关人员未遵循安检程序而导致恐怖分子嫌疑人入境的新闻尚未平息,7月30日竟然又传出消息,温布利大球场的一串重要钥匙“离奇丢失”。

安保仅是人们诟病伦敦奥运的话题之一。此外,来自伦敦的负面消息还包括门票滞销、交通堵塞,奥运通勤巴士起火烧毁、女足比赛中朝鲜队被错配成韩国国旗,以及此起彼伏的十余次罢工或威胁罢工。甚至开幕式当天,奥林匹克公园和海德公园附近还发生了地铁清洁工人和出租车司机的抗议示威。

“英国人把自己当成要发钱的大人”

虽然负面消息频传,但伦敦还是为奥运会付出了很多努力。最为人称道的便是颇费苦心地将奥林匹克公园建在位于东伦敦斯特拉特福德的垃圾场和废弃工地上。他们没有简单地把被污染的土壤运走,而是做出了一个看似不可思议的决定:给脏土“洗澡”——即用生物降解法对2万吨遭受过近两百年严重工业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彻底清洁。

东伦敦本是伦敦经济最差、环境最糟、民众最贫困的地方。而由于奥运的带动,这里已经大为改观。开幕式上,国家健康服务节目中的孩子基本上都选于东伦敦的学校,而演绎现代爱情故事的黑人男青年汉瑞卡曾在东伦敦做过一段时间垃圾工人,因为呼吸系统出了问题而放弃了工作,他的父亲也是当地一位垃圾车司机。

有趣的是,伦敦本地人对奥运引发的交通问题牢骚颇多,但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清洗土壤一事。另一些人认为,奥运会的机遇的确能够帮助伦敦某一部分落后地区发展起来,“但只是很小一部分的伦敦人,其他地区的居民并不能从奥运会中获利太多,”20岁的英国女孩Roz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本科女生 Freya则很想跟很多朋友一样在奥运期间逃离伦敦,但因为工作,“出逃计划”只能泡汤。

33岁的Carry是英国的二代移民,她对奥运很有热情,自己买了好几张比赛门票,但她对奥运的印象是“花了好多纳税人的钱”。“短期的热情和疯狂很容易,但我比较关心奥运会之后会怎样。政府会因此负债吗?会提升国家经济吗?会让英国在全世界的地位提高吗?” 在温布利体育馆,她一边看羽毛球赛、狂热地为英国选手加油,一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Carry承认,自己压根不知道伦敦奥运有一个口号叫“激励一代人”。

几个小时后,Carry和朋友离开位于伦敦西北的温布利体育馆,回到泰晤士河以南的住所。她家附近没有奥运场馆,没有一点奥运气息。的确,离开赛场和新闻中心,没有任何气氛证明着伦敦正在举办一场如此盛大的体育盛会,但Carry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奥运毕竟跟生活无关”。她说。

事实上,多数伦敦人对奥运的态度纠结而矛盾,他们既对这场“烧钱”的大型活动保持警惕,但又热衷于谈论开幕式和体育赛事,表达自己对英国队的支持。总体而言,奥运会对他们来说只是一项热闹的活动,就连当地媒体也没有那么明显地把奥运与政治和国家形象等话题联系起来。

“中国人对奥运比当地人要兴奋多了,普遍来说,伦敦人对奥运没什么感觉,” 在伦敦做了好几年销售工作的中国人席蕊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她参加了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出,并专门为此调整了自己的工作时间。她在媒体上曾看到一句话,深以为然,“对待奥运,中国人就像一个小孩子想要压岁钱,而英国人则把自己当成要发钱的大人。”

游戏精神

7月,定居伦敦的中国人李鹏(化名)从社区网站上知道了奥运火炬要路过自己社区的消息。他清晨7点出门,发现从附近溜达过来看火炬传递的居民们已经高兴地聚集在狭窄的街边。

封路工作只提前了20分钟,火炬手就跑了过来。人们愉快地挥舞着小米字旗,看他们迅速跑过。即便火炬传递活动如此短暂,他们还是自发组织了一个社区party,大家凑在一起烧烤、喝酒,庆祝今天看到了奥运圣火。

伦敦奥运的火炬传递是从5月开始的,由英国最西南部的兰兹角起,沿着海岸线走遍全英1000多个社区。他们有一个口号,“让火炬经过你家楼下”,95%的英国人可以在离家不到10英里的地方见到圣火。

除了警察,火炬手们一路上还有很多“同伴”:偶尔跟着火炬跑的市民,身后骑自行车的跟随者。曼切斯特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王旭东和胡冠华曾跟着火炬传递骑行了20天,“多好玩啊,两边的人都朝你招手,就像自己也在传递一样。”王旭东说。

整个火炬传递给他留下的印象是“十分随意”,就连一边的警察也在“闹着玩,不严肃”。他们帮市民拍照,甚至会跟场边的观众互动,比如朝举着DIY火炬的围观小孩大吼一声“墙上的小孩!”等小孩吓一跳,警察才又笑着说:“我喜欢你的火炬!”

英国社区道路大都十分狭窄,两边的观众离火炬手特别近,又没有护栏或安全绳,观众们完全可以与火炬手近距离接触,“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王旭东说。碰到这种情况,维护秩序的警察通常只是十分绅士地提醒大家“请往旁边站一站”。

一次,王旭东正跟随火炬骑行,忽然发现旁边一个黄头发的年轻小伙子猛伸出手,一下子把火炬抢了过去。还没等火炬手有所反应,那个小伙子便塞给他一个相机,“帮我拍个照。”火炬手愣了愣,真的给他拍了一张相片。一旁的观众大声欢呼起来,警察拦了一下,见状也只能罢手。拍毕,火炬又被还给火炬手,后者接着向前跑,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自从开始传递以来,伦敦奥运火炬已经数次传出被抢的新闻,而组委会和英国人似乎也没有觉得这件事“丢脸”,只是将它们当作有趣的小插曲。

作为大多数现代运动及其正式规则的起源地,英国人喜欢把运动和游戏作为社交工具,他们不仅深谙其中的规则精神,更具有“玩得起”的游戏精神。

留学生张遨在开幕式中担任摇滚串烧节目中上世纪70年代的舞蹈演员,他必须在表演时戴上一个爆炸头假发。第一次开幕式彩排时,这个假发忽然不争气地掉落在地,让他的现代短发在一群爆炸头中颇为醒目。张遨自己觉得沮丧,但想不到竟然没人在事后责问这件事。他们只是让他先回去,“工作人员会帮你找假发”。

正如同开幕式中憨豆先生和女王跳伞桥段拿权威开涮,英国人对奥运也一直有一种调侃和游戏精神,面对奥运,他们调皮、散漫。虽然每个人都在对组委会提出批评,但用伦敦媒体的一句话说,“真正当奥运会来的时候,没有人比我们更能玩。”

(实习生蒲媛对本文亦有贡献)

猜你喜欢
奥林匹克公园火炬手火炬
传递火炬
大庆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场馆运营风险管理分析
《小火炬》“我是插画王”大赛
《小火炬》“我是插画王”大赛
完美火炬手
我也成了火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