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这个层面上思考,教师对学生应当一视同仁,要“不管怎么样,总是爱他们”,但我后来逐渐认识到,要做到这一点很难。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深深感到,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有限的,教育的对象也不单一,“博爱”不可能没有任何前提或条件;作为教师不可能没有个人的价值标准,也不可能没有是非观和道德判断,他对学生的爱不可能也不应当是“泛爱”——包括爱他们的缺点或是容忍他们的全部行为。我所能做的是:如果今天,我的班上只要有一个学生面有忧色,不管他有什么样的原因,我都会感到不安,我会觉得那应当和我有关,我愿用一些时间去和他沟通,至少要等他说出一句“老师,我没事的”,我才稍稍安心。——我在谈到这一点时,很多同事都表示有类似的经历。这就是所谓的“人之常情”。但如果事涉是非善恶,就可能是另一回事,亲亲贤贤,我也无法做到“一视同仁”了。所谓的“一视同仁”,绝对不是“不管怎么样,总是爱他们”。
现在富裕的人多了,学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每到上学放学,来接送孩子的各种车辆挤满校门前的道路,交通极其混乱,多数人不自觉,也没有人管理。每天,我和同事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避开车流的挤压,进出学校。我多次站在学校门口,劝导开车的家长尽量把道路让出来,因为学生的安全受到威胁。可是这些开车的家长常常置之不理。有次家长竟把车横在大门前,保安劝阻无效,我上前劝说,家长出言不逊,当他发现我是教师时,也仅仅是停止说脏话。值得一说的,这学生还坐在车上,面对我的批评,她一言不发,对家长的不文明言行也没有任何表示。这就让我很吃惊了——她明知这个劝阻者是学校的老教师,却无所顾忌,在自己学校的门口尚且如此,离开学校,还有什么不敢做的?我在说到这件事时,有老师说,现在很多家长只要孩子考试成绩好,其他是不论的,而有些老师竟然也持这种观念。即使到了大学,即使读了很高的学位,也未必愿意为社会做点什么——他连合格的公民都不是,怎么可能为社会服务,为他人服务?钱理群先生谈到“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引起社会震动,其实他的话最早是针对中学教育提出来的。极端的应试教育最可怕的,就是“非人化”——让学生把个人私利置于一切之上,只要能达到目的,可以无所不为、毫无顾忌地挑战道德制约,冲击社会伦理的底线。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学校教育,强调“集体主义”,教材中甚至强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反对“个人主义”,那时,教师主张“保护学生个性”则要挨批甚至被扣上政治帽子的。但也就二十年的时间,来了个大幅摆动,走向另一面,学校教育中,“个人”与“专门利己”竟然混同。在应试教育下,“人的教育”消失了,一味地争夺拼抢,连起码的掩饰也不要。
学生在校受的教育一样,但由于有家庭社会的影响,他们对教育的理解未必一样。我仍然常能看到学生痛陈时弊激浊扬清的文章,并为之振奋为之落泪。我初为教师时,看到中学生抒发爱国情感,多很真诚,看到同胞不觉醒,他们常思奋不顾身的慷慨之情,那种境界和胸怀,让我能更深切地理解谭嗣同的“不走”和陈天华的蹈海。真正的师生之情,常常是在那样的教育中蕴育的。
要“一视同仁”,教师就必须坚持符合社会公义的善恶标准。
【原载2012年10月21日《新民晚报·夜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