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2012-05-11 10:01曹蕾
新高考·高一语文 2012年5期
关键词:反语宅子主义

曹蕾

《拿来主义》这篇文章的诞生,源于一个黑白颠倒的年代,源于一个是非不分的政府,更源于一群毫无生气的人们。试想,凭着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个性,凭着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性格,他将选用什么样的文字作为武器,来与政府较量,让众人清醒?然而,鲁迅先生又有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情操,有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那么,他势必会为国民开出治病的良方,也绝对会为国家指出一条光明大道。让我们走进《拿来主义》,细细品味其语言的特色——

一、 对当权政府的冷嘲热讽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句话,大家都熟悉,它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名言,它的意思也就是说,文章和诗歌的创作,要能反映时事。

本文写于1934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三省之后,又觊觎我国华北地区,面对这样的欺凌侮辱,国民党政府继续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还对革命根据地实行军事“围剿”。同时,蒋介石亲自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妄图以封建的伦理道德来抗拒无产阶级文化的传播,并在文化界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媚外”与“复古”相辅相成,构成了国民党政权及其帮凶文人的基本特点。

如此昏庸的政府,如此混乱的文化观,鲁迅先生在文中,是怎样加以讥讽的?

文章的开端首先提出了两种主义:“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所谓”,体现了先生态度上对“闭关主义”的蔑视。从“枪炮”“碰了一串钉子”可见,所谓的“闭关主义”是被侵略者的枪炮硬生生地给轰开的,由此,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如此的淫威之下,统治者一改往日的封闭、狭隘,变为了“唯外是从”的人。那么,“送去主义”应该是“闭关主义”的一种延续,一种变异。多么形象辛辣的语言,由此,一个唯唯诺诺的政府形象跃然纸上。

接着,鲁迅先生又运用事例,古董到巴黎、古画新画正在欧洲各国的路上、梅博士到苏联,进一步讽刺“送去主义”。这其中,“不知后事如何”,含蓄地揭露了政府的无能,表现出作者的强烈憎恶和愤怒。一个“挂”字和一句“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形象地刻画出叫嚣“发扬国光者”和催进“象征主义者”的可耻嘴脸。这些政府的帮凶,以如此的“国粹”,来“发扬国光”,来博取洋人欢心。他们极度地“自大”,却又奴才般地“谄媚”。由此,一個崇洋媚外的政府形象跃然纸上。

然后,鲁迅先生以“尼采”之事和未来凄凉之景,对当权政府继续嘲讽,来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其实,当时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实力都是薄弱的,“丰富”和“大度”,只不过是某些人为了掩盖自己的媚外卖国行为而采用的一种拙劣的自欺欺人粉饰太平的伎俩,鲁迅先生指出:那些得意忘形吹嘘“中国地大物博”的“自诩”者,正如尼采,可谓一针见血。尼采的结局是发了疯,那么长此以往的中国呢,势必国势日渐衰弱,文化日益贫乏,经济日趋萧条,最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在这世界民族之林,再无取得一席之地的可能,最终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侵略者以主人自居,视中国人为犬马,抛来了一些毫无价值的东西,这不过是一种假慈悲,是一种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侵略手段。由此,一个滑稽可笑的政府形象跃然纸上。

在对当权政府冷嘲热讽的同时,鲁迅先生批判了送去主义,并适时提出了“拿来主义”。这就是杂文常有的构思方式——先破后立。

在这样的政府的奴役之下,人们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的要求也是微乎其微的,尤其对于文化,也基本没有什么期待。这样的民众,本是“拿来主义“的主体,最终却成了“拿来主义”的障碍。那么,试看鲁迅先生如何让自己的文字使他们振聋发聩。

二、 对部分国人的当头棒喝

刚才提到,如果政府一直都是以“假、大、空”来示于世界,那么,我们的子孙只能讨奖赏,而这奖赏,是送来的。在文中,鲁迅先生又给我们分析了“送来”和“拿来”的区别。他说:“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这些“送来的东西”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可以说,正是他们无孔不入的“送入”的侵略,使得中国民生凋敝,丧权失地。因此,“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开始盲目排外。至此,我们能得出,这样的“送来”只能让国人被动接受,无可选择,在此基础上,鲁迅先生再次呼吁,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在接下来的文字中,鲁迅先生极尽其所能,用最形象生动的说法——比喻,指出部分国人的错误做法:

孱头,在大宅子面前,他反对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污染了,徘徊不敢走进门。

昏蛋,在大宅子面前,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

废物,在大宅子面前,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地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

“孱头、昏蛋、废物”,可以说,鲁迅先生在此处已经是愤怒到了极点,也厌恶到了极点,他想用犀利直接的文字,使这些人清醒。文章讨论的就是“文化”这一话题,那么,如何面对文化就显得相当的重要。此处,作者把“文化”比喻成一所大宅子,而且是因为“祖上的阴功”而得的大宅子,那么,这个“文化”就可以再把它限定在一个范围,即“文化遗产”,鲁迅先生把面对文化遗产时因态度的不同而划分出的三类人物分别类比成孱头、昏蛋和废物。

作认真的阅读,联系课文的背景,我们就不难得出:

孱头,就指那类在面对文化遗产时,犹豫不决,彷徨不知所为的,想要逃避,害怕接受的逃避主义者。昏蛋,就是在面对文化遗产时,认为它无可取之处,一无是处,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废物,则是指在面对文化遗产时,不管不顾,不加辨别,全盘接受的投降主义者。

“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鲁迅先生运用比喻,生动又形象地刻画出在文化遗产面前畏首畏尾的“孱头”,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性”而故意毁灭遗产的“昏蛋”以及毫无原则可言的“废物”。这样的比喻,贴切自然,不仅显示了作者的文学才能,更显示出作者深厚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斗争经验。在作者的心里,对这些人的形象,再熟悉不过,再厌恶不过,胸中有竹便能下笔有神,所以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形象呼之欲出。对于这三类人,鲁迅先生运用比喻,由表层到深层,把这些人的本质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之前否定了“送去主义”,提出了“拿来主义”,之后又否定了“拿来主义”的错误做法,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拿来主义呢?鲁迅先生在文章的末尾,继续用生动的比喻以及颇具气势的语言来为国民指路。

三、 对所有国民的苦口婆心

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这所大宅子呢?在文末两段中,我们可以关注几个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占有”“挑选”“使用”“存放”“毁灭”等。在正式阐述观点态度时,鲁迅先生仍使用比喻,把大宅子内的诸多东西,都用来作了喻体,以此告诫所有国民,在面对文化遗产时,该持有的正确态度,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鱼翅:只要有养料,就和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鸦片:不当众摔在茅厕里,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

烟灯烟枪:送一点进博物馆,其他毁掉

姨太太:各自走散

鱼翅,是对人民有益的,要“拿来”,要“使用”,它指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鸦片,既有毒又有用,应该一分为二地对待,它指文化中既有精华又含有糟粕的部分;烟灯、烟枪,有害无益,除了少量保存,引以为鉴之外,多数必须销毁;姨太太,毫无价值的封建事物,则须除恶务尽,此二者,可指文化中的糟粕部分。通过这样生动的比喻,先生告诉国人,在文化遗产面前,要在“占有”之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鲁迅先生对于怎样实行真正的“拿来主义”的比喻,可谓煞费苦心。

在一番论说之后,鲁迅先生掷地有声地道出:“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宣告了真正的“拿来主义”的益处。

从整篇文章来看,可以说,鲁迅先生正是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反语的修辞手法,从而使其杂文的形象性大大增强。

不管阅读什么文体的文章,我们的第一感觉肯定是对文章语言的感觉。而鲁迅先生的这篇《拿来主义》,初读可能会感觉先生的话似乎言外有意,但又云里雾里,不明所指,而一旦关注到“反语”和“比喻”,那么,很多的难解句都会迎刃而解。

一、 反语

反语又称“反辞”,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即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

运用反语可以增强语言的战斗力,鲜明地表现说话人的态度,正如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此句的背景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而先生所写的“文明人”和“伟绩”竟使历史上血淋淋的事件都相形见绌了。由此看出,“文明人”就是“野蛮人”,“伟大”就是“卑鄙”,“伟绩”和“武功”就是“血债”。这些反话猛烈地抨击了北洋政府的残暴行为,表达了鲁迅先生的愤怒之情。

二、 比喻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即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这种修辞手法在散文中,称为比喻;在议论文中,称为比喻论证。

运用比喻既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使文章刻画的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也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比如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把文化遗产比喻成大宅子,可以看出,先生在整体的比喻上下足了功夫。“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自不必说,更有“孱头”“昏蛋”“废物”之类的喻体,足见先生在每一个局部的比喻上也是匠心独运。

我们自己在作文时,为了能使文章生动形象,也可以有意识地使用比喻,但要切记构成比喻内容上的三个要素:一是甲事物,即思想的对象,称为本体;二是乙事物,即另外的事物,称喻体;三是两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在议论文中,这样以小见大、就近取譬,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比喻阐明一个抽象的、深刻的道理,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模仿的。

猜你喜欢
反语宅子主义
老宅子的梦(外一首)
老爸的宅子
新经典主义
我就爱“反”着来
都是主义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关联理论视角下《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语探析
冬日 新碰撞主义
影壁墙的秘密
儿童反语语用功能知觉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