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伊玲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200092)
目前对区域主义的定义有:地理上彼此相连,“在政治、安全、经济和文化联系相对密切的国家和地区”[1];以及“通过政府间的合作和组织机制加强地区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互动意识”[2]。
在不同的领域,区域主义可以是不同现象的描述、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观念。但共同强调区域合作的意识。在空间政治经济学领域,区域主义在20世纪50到60年代兴起,基本等同于区域一体化的涵义。关注的是政治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通过建立政治组织控制宏观冲突,通过微观经济组织追求经济利益,其目标是国际安全与经济发展。
1.2.1 区域地理学的理论发展脉络
(1)地理学的区域传统。区域地理学与景观学的区域研究及经济地理学的区域研究密切相关,在区域地理学中,从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的学科发展脉络,是新区域主义所活跃的众多学科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区域地理学(regional geography)是研究某一特定地区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发展变化,以及区域分异和区际联系的学科,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不仅揭示特定区域的自然特征,而且区域的社会、经济、历史等因素,研究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为人们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等提供理论依据。
(2)从区域方法到新区域主义。“一个‘区域’是一个具有具体位置的地区,在某种方式上与其他地区有差别,并限于这个差别所延伸的范围之内”[3]。这个1950年代末期哈特向所提出的“区域概念”和他所强调“功能区域”划分及研究的“区域方法”,在地理学的“计量与理论革命”、区域科学研究、程式与区域规划研究与实践的共同推动下,构成了“区域主义”的理论范式。
“新区域地理学除了在强调区域差异和地方的独特性研究方面与传统区域地理学拥有相同的观点之外,在区域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上,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新区域地理学的目的是使地理学研究与解决重大的社会问题关联起来”[4]。在新区域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区域地理学从描述性研究向机制研究,从认识性研究向应用性研究发生了转变。
1.2.2 空间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新区域主义
国际经济领域中的“新区域主义”主张建立一种基于国家间经济上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基于霸权稳定、以“中心一边缘”结构为特征的开放式的国家合作模式,体现为一系列范围不一、组织结构机制各异的超国家经贸组织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
1.2.3 新区域主义下的区域规划
目前全球在新区域主义影响下的区域规划实践可分为两种尺度。在超国家尺度上,以欧洲空间发展蓝图ESDP为代表[5]。其中包含的新区域主义思想主要是:提升城市与区域竞争力,培育区域自我增长尤其是持续创新能力,有效的区域性多元管制组织以及灵活的经济手段激励(图1)。
“当今越来越不可能去明确限定一个区域、城市中心或者城市功能区的边界,区域或者中心的出现常常是跨越已有的功能或者行政边界,它的边界是随经济、社会、文化等动态变化的 ”[6]。“区域的空间结构边界和规模是暂时的、模糊的、弹性的,是随时间和突发事件而不断变化和重新被定义的。边缘地带有可能成为中心区,中心区也可能成为边缘地带,因而区域空间规划应该是动态的过程”(Deas,2004)。基于新区域主义所强调的模糊边界与多中心思想,ESDP提出了多中心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模型。在英国的大伦敦空间总体规划、美国的纽约第三次大都市区规划中都可以看到对这种思想的强烈认同。
图1 ESDP目标三角形
大伦敦空间总体规划以ESDP为前提,于2004年颁布。新区域主义认为:“区域的竞争力与活力源于区域内公共机构、私人机构、非营利组织等之间的自发协商和分享,他们之间的合作是自下而上的形成的,而他们各自内部以及它们之间也相互制约,这样有限制的自发过程是区域形成的机制”[7]。新的大伦敦空间总体规划提出,区域规划是非自上而下、非静态的。
纽约第三次大都市区规划中提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3Es”目标:Economy——综合平衡经济增长(经 济 ),Equity——社 会 公 平 (公 正 )和Environment——环境优化(环境),同样也是实现区域增长(Region Growth)的目标。
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导向是“加强区域空间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结合,即由单纯物质性规划走向社会经济综合规划,由控制性规划走向引导发展的规划,由线性、蓝图式规划走向弹性、动态的规划”[8]。在长江三角洲巨型全球城市区,主要的支撑体系涉及快速交流、交通—物流、区域交通、信息化、生态环境保护和能源保护系统。规划体现了新区域主义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另外,我国传统政府管理方式和市场机制结合的区域合作制度也受到了新的挑战,解决区域性公共问题的任务仍然由地方政府承担,如何协调并建立更有效的合作机制也是将要思考的问题。
2001年,加利福尼亚区域领导中心(California Center for Regional Leadership,简称 CCRL)用“新区域主义”来形容一种基于经济、环境、社会系统相互联系的,涉及多个地理尺度的全面的空间规划方法。在2007年的区域发展报告中,CCRL以一种“3P”方法在规划中追求“3E”目标下的区域成果,即落实到具体空间中的场所“Place”、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繁荣“Prosperity”和以人为本的人文“People”(图2)。
1.3.1 经济地理学意义上
图2 CCRL的“3P”方法
在经济地理学中,以区域经济的复兴为视角、以生产的技术和组织变化为基础、以提高区域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为目标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方法和政策导向,构成了新区域主义的基本内涵[9]。
1.3.2 区域规划意义上
在区域规划领域,新区域主义是是区域主义实践的“新浪潮”,是在信息通讯技术及网络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及新的国际产业分工广泛推进的形势下产生的。“它采用实地考察与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区域,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关注城市、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新区域主义尝试将社会学研究的成果与区域发展规划、区域空间规划结合起来,坚持综合平衡区域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经济增长的发展目标”[10]。
在形成机制与内部网络结构上,新区域主义更强调不同部门在横向协商合作中自发地开放性地形成区域本身。
在区域规划的目标上,新区域主义的特点是:“关注区域特性,研究方法注重系统分析与实地调研;直面区域和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综合平衡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经济增长的发展目标;重视物质规划以及不同层次物质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之间的密切配合”[11]。
在世界对环境生态问题的反思、世界政治局势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的背景下,新区域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真正兴起。在区域主义关心的政治和经济之外,环境、生态、文化等现实问题和矛盾成为新区域主义所关心的议题;在区域尺度协调这些要素成为新区域主义的重要理念之一。引入了新的区域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新区域主义也在各种尺度的区域规划中有了相当的实践。
各学科对“新区域主义”的概念界定并没有达成共识,它没有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甚至没有清晰的空间范畴界定,代表的是当前出于区域协调发展和一体化追求的一系列运动的总合,内容涉及多种尺度的区域空间规划、区域经济地理、社会发展以及区域联合管治,针对区域特性,强调多种区域战略的密切联系和综合[12,13]。
新区域主义的重要特点在于对区域特性的高度关注,对区域(城市)内各种社会问题的管理和对抗,对经济增长与社会、环境发展目标的综合平衡。区域的形成是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的、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区域空间是模糊边界和多中心的。这也对新的区域规划产生了导向作用:新的区域规划应该是动态灵活的,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目标的。
在全球化、多极化背景下的多学科、多议题倾向的新区域主义对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领域的风景区域规划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
2.1.1 新区域主义视角下的“区域”
新区域主义认为区域是完全不同于自然地理特质的空间概念,是“不同尺度的制度、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功能空间”。因此,“在许多新区域主义学者看来,区域主要是关系空间、过程空问、政策空间”[14]。
区域是一种充满机遇的、开放的、动态的网络。目前,这种认识已经成为区域研究的基本点。根据新区域主义的观点,风景区域的“区域”不完全是物质与自然意义上的空间概念,而是一个综合了经济、社会、文化要素进行构建的功能空间。识别风景区域中的机遇和动态变化机制,是研究风景区域的重点。
2.1.2 风景区域
借鉴新区域主义下新产业空间的概念,风景区域可以界定为“某一类型或某几个类型风景资源在空间上集中并具有独特性,且具有鲜明而同质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区域”。
此外,现有行政区划也应当并不是风景区域的界定依据。风景区域应该依据风景资源之间的关系及地域分布、相应的社会经济背景,有“次行政区划”与“超行政区划”的地域空间。这也对风景区域的管治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3 风景区域规划
在新区域主义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在地方的经验规模(地域体Locality)上各种功能空间结构和资本重组是1980年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鉴于此,风景区域规划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在地方经验规模(区域)层面,进行风景空间结构和资源的重组。
风景区域规划应强调区域的风景价值独特性,并解决区域内最突出的问题:资源保护利用和与城市的关系优化。风景区域规划的导向,应该是可持续的,协调发展的。因此,风景区域规划更是一种控制大于战略的规划,这是它与传统城市区域规划最大的区别。
2.2.1 新加坡河区域规划
1991年,城建局对新加坡河进行了概念规划。规划在“以河道为主轴,面向河道发展”的思路下提出了“一轴三区,外环内网”的整体空间结构。规划目标涉及了建筑风貌控制、土地利用和旅游设施的考虑,并且非常重视河流风景特色的突出。
2006年,易道为新加坡旅游局做了新加坡河区域总体规划,其目标是以旅游为主导的城市再生。规划延续了90年代对河流的三个分区理念,同时也将河流作为整体考虑其风景效应向城市的延伸,规划试图探索非沿河地区的灵活使用。
新加坡河区域规划始终以河流风景为核心,无论是最初的环境整治还是90年代以后的城市更新与旅游主题,都显示出对风景区域的整体性考虑及风景区域与相应城市功能转变、城市旅游规划的协调,以及风景效应在区域尺度的充分利用。
2.2.2 杭州西湖区域规划
杭州西湖始终没有提出过明确的“风景区域”概念,但围绕西湖风景区、协调控制周边城市地带的各种规划和思考从未停止,尤其在城市与风景关系的协调上进行了非常积极的实践。
1996年的湖滨地区改建控制性详细规划最先从城市与风景的关系角度对西湖及其湖滨地区这一风景区域进行了规划实践。规划主要从城市景观控制规划、用地调整规划和交通组织规划三个角度展开。其中,城市景观控制规划考虑了从风景区向城市的视觉景观,以几个视线发出点为圆心、主要视线方向的交点为半径产生几道城市建筑高度控制的圆弧。在用地调整规划中调整了周边用地第三产业的比例,增加了城市对风景区的服务功能。在交通组织规划中,通过截流等手段既保障城市交通的效率和流畅性,又保证景区的相对独立和可达性。
2006年,在杭州建设休闲城市的背景下,以城景交融、相得益彰为目标,进行了西湖自然风貌区的改造。这一改造范围突破了西湖风景区的边界,以城市街区或自然肌理为基本空间范围依据,在一个“自然风貌区”的尺度解决问题。规划提出“城市自然风貌区”的概念,并罗列了它的4个特征:包括经典性;原生态的风景和丰富的地貌;可达性和开敞性;人文历史性。这些特征正是风景区域所应具备的特征。
通过几个案例的分析,关于风景区域的尺度可以进行如下假设:水域类型的风景区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区(包括水域和滨水区)、直接影响区(附近以相应城市尺度划分的社区或功能直接相关的街区)和间接辐射区(相联水系的流域尺度)。在不同尺度上,通过风景区总规、城市滨水区控规等规划手段来实现对风景区域的控制和改善目标。虽然在已有的实践中,并没有明确提出“风景区域规划”的概念,也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划方法体系;但在城市滨水区控规中,实际上是超越了规划范围本身去进行分析的,而风景区的规划也不能抛开周边城市地带。因此,第一,一种“风景区域”是考虑和解决风景及城市现有问题的正确尺度和角度;第二,视觉风貌、土地利用、交通组织、生态以及空间结构的协调都是风景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
在新区域导向下的风景区域规划,有待形成一种方法体系——新区域主义风景规划方法(New Regionalism Landscape Planning Approach)。这种方法应该基于对区域形成及运作机制动态性和自发性的承认;应该涵盖对环境和社会及经济议题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考虑;应该对边界模糊的、多中心的区域有时空上的灵活对策。
在后景观都市时代,城市中的风景与城市关系的协调、风景在城市中的位置甚至风景规划与城市及区域规划的关系,都是新的突出问题。在新区域主义之下,如果存在一种风景区域主义,那么其重要内涵就是以风景区域规划为手段解决新时代的城市与风景问题。正如其英文“New Regionalism Landscape Planning Approach”的双重含义,虽然新区域主义风景区域规划方法的具体制定还有待更多的实践,但它首先是一种途径。
[1]苏 浩.东亚的区域主义与朝鲜半岛的统一进程[J].外交学院学报,2001(1):11~17.
[2]阳国亮.开放的区域主义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创新[J].桂海论丛,2005,21(2):41 ~44.
[3]R哈特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苗长虹.从区域地理学到新区域主义:20世纪西方地理学区域主义的发展脉络[J].经济地理,2005,25(5):593 ~599.
[5]Albrechts,L,Healey P.Kunzmann K R.Strategic spatial planning and regional governance in Europe[J].Journal of America Planning Association,2003,69(2):113~129.
[6]Raimo V yrynen.Regionalism:Old and New[J].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2003(1):25~51.
[7]高 涵.“新区域主义”及其对(泛)长三角区域规划的启示[J].河南科技,2010(10):82~83.
[8]杨 滔.新区域主义在新大伦敦空间总体规划中的诠释[J].城市规划,2007,31(2):19 ~23.
[9]吴 超,魏清泉.“新区域主义”与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J].经济地理,2004,24(1):2 ~7.
[10]王 珺,周均清.“新区域主义”对城市群空间构建的启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7,24(2):67~69.
[11]殷为华,沈玉芳,杨万钟,等.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我国区域规划转型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5):12 ~15,47.
[12]朱寿庆.新加坡河滨水区域规划建设的启示[J].城市,2011,(7):39~41.
[13]汪志明,朱子瑜.杭州湖滨地区旧城改建规划与西湖景观保护[J].城市规划,1996(3):69 ~71.
[14]方 晔,杨 敏,王 卡,等.城景交融相得益彰--杭州“休闲城市”理念下西湖景区城景互动的优化策略研究[J].华中建筑,2006,24(6):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