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艳涛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进行研究创新:建立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外界内外合力机制、建立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事政治相结合滚动机制、建立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相结合信息机制、建立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相结合必要机制。
[关键词]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然而,目前的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滞后,大多学校往往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亟需改进完善和创新。
什么是机制?机制是指机构的具体实现和运作方式。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构成方式、作用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整体运行方式和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有效调节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内在关系、机理运用、制度规范等四个基本要素。具有目标性、规律性、整合性、层次性、主观性、复杂性、弱结构性、适应性等特性。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构及其运作模式不断变化与调整。这里的创新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包括新的机构设置与相应运作模式的探索。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一、建立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外界内外合力机制
在校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持续性和复杂性,因此,对在校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职责,而且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机制,共同做好在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际教育中,学校内部也存在一些缺陷,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工作教师工作相隔离,也没有完全建立开放的、社会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社会浮躁,部分学生功利性思想严重,思想政治教育欠缺。要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导,通过学生成长所在的学校、社会、家庭三者在教育理念、方式、方法等各方面达到和谐统一和最优化结合,发挥各自作用。
(1)是要形成学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协调机制。
现有的大部分学校,教育、管理、服务部门各司其职,在校生的思想教育不协调,没有完全形成合力,没有厘清教育教学主管部门、行政管理主管部门、生活服务主管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三部门各自为政相隔离,导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教学、管理和服务相脱节。教育教学部门一些任课教师只顾传授专业课知识,上完课即走人,认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及学工干部的事,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部门后勤则是负责学生的食宿,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欠缺。因此,学校内部的教育、管理、服务三部门应相互配合,形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调机制,在做好各自工作基础上应合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置于一方。
(2)是要形成学校与家庭、社会外部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
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长期地系统工程。?涂尔干曾说:“教育是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的过程。”在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单靠学校一方难以把握,需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联动机制,发挥各方面作用。家庭教育具有情感性、亲和性、随意性、补充性,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指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但是长期以来,大多家长重智育轻德育,往往认为只要成绩好,就是好,或是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忽略了对子女的德育教育。另外,社会上良好的教育氛围也至关重要,对在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要研究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方式,并借助或改變这种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易于接受。一方面应以文化为载体,将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融思想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教育和社会文化活动,让思想政治教育扩散到书本课堂之外,更形象生动地被大众接受,使在校生置身于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中,对在校生思想上达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与法制和道德结合起来,法制是他律,道德是自律,思想政治教育与之相结合,就能使在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他律和自律相结合。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曾多次强调要坚持思想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依靠科学的管理,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把所提倡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融入各项管理之中,与人们的日常行为结合起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对在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使学校、家庭、社会联合起来,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加强在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起到良好效果。
二、建立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事政治相结合滚动机制
全球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80、90后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乐于关注时政热点,关心国内外大事,并对时政热点事件有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时政热点事件的发生也在影响着在校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处理和看待时政热点事件至关重要,是做好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时事政治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互作用,一方面时政热点事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凝聚协调和导向作用。如,今年深圳大运会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11年8月12日开幕,口号是:从这里开始(Start Here)。大运会是一项供大学生运动员参加的国际综合性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益活动,大运会上的一些运动精神正是现今大学生所匮乏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抓住这个契机,开展对大运会的评议和紧抓各类体育活动,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追求更高目标的激情、锻炼健康体魄的毅力。另一方面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在校生对时政热点的甄别和分辨能力。如,今年夏季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社会影响大,一些人甚至不敢再坐动车了,没有深入好好看待这件事,只是一味看其负面效应,忽略了万事皆有其两面性,应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观看待这一铁路交通事故,不能人云亦云。也要去看在这次事故中积极的一面,在此次事故中“80”后、“90”后青年纷纷加入照顾伤员的行列,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坚守高尚道德情操,很值得广大同学学习。
建立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事政治相结合滚动机制,各个院系拟定相应规章制度,除了平时的形势与政策课之外,扩大教育范围,丰富教育形式,采取多种形式,把时事政治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引导和鼓励在校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一是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带领同学们开展时政热点事件的讨论,正确分析看待时政热点事件,不至于同学们受一些闲杂歪论所影响;二是在课堂之外,组织同学们对一些时政事件进行辩论,大家各抒己见,分享不同观点和看法;三是一些重大节日,举行演讲比赛,渗透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四是对过去发生的感人历史事件,进行情景模拟,寓教于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同学们易于接受;五是举行时政热点事件系列讲座,紧把时代脉搏,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变以往的枯燥乏味政治课;六是不定期召开时政热点主体班会,让同学们全体参与,密切关注周边发生的社会事件,保持对政治的高度敏感性,坚定不移地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三、建立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相结合信息机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我们要紧跟国家政策步伐,在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世界不同思想文化交流頻繁,我们面临着激烈的文化竞争,如何建设、管理、利用好网络,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相结合信息机制成为时代的要求,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信息传播快、信息公开,人人皆可随时随地浏览等优势,而且在网络的公共平台上,只要是不违反宪法、法律、法规和道德要求的各种信息都可以随时发布。各种信息意见的发布,大家可以随意关注,发表己见,我们应该重视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机制。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机制,就是利用网络互动性强、快捷的特点汇集舆情、处理舆情并将处理的结果适时反馈,从而形成舆情汇集、处理、反馈的工作机制,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目的。
在高校里,网络已很普遍,学生熟练操作运用网络,网络服务于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网络成了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活、个人发展、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困难或向学校提出建议和意见,喜欢在网上得到帮助与答复。他们普遍运用QQ、电子邮件、博客、论坛等方式反映对学校、部门、社会事件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在网上讨论学术问题、生活问题、社会问题倾诉自己的心情等等。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和个人做及时的答复反馈。由于需要,现在许多高校都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收集网上舆情,并有专门人员进行回复。大多老师和学校领导都有个人邮箱,学生有什么问题和意见也可直接发邮件,学生和老师可以直接交流,进行信息互动,老师能够在最短时间解答学生遇到的难题,消除心头疑虑。而按照正常的信息传递,学生-院系-学工部或其他部门-院系-学生,环节多,信息传递慢,效率低下,信息易失真,这都要求我们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因此,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理论功底扎实,老中青结构合理,熟练运用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前提和基础;二是要正确看待网络舆情。要对学生反映的网络信息进行分类、加工、整理、提炼、存储、决策。多浏览学生论坛发帖,多看学生邮件,分类学生所反映的问题,正确引导学生;三是要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一旦有问题,遵循轻重缓急的原则,及时回复解答,防止小道消息传播而产生负面影响。时时关注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和一些与自身利益相关问题,化解学生的困惑疑惑。四是进行网络道德心理教育。一部分学生迷恋网络游戏,旷课逃学,严重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学校相关人员应对该群体进行思想教育、心理开导、行为引导,创建特色网站进行交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05-01-19(1).
[2]余仰涛.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方法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王瑞荪等.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4]余杰.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6][法] 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道德教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